网络社会·人·教育

网络社会·人·教育

ID:13066168

大小:4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20

网络社会·人·教育_第1页
网络社会·人·教育_第2页
网络社会·人·教育_第3页
网络社会·人·教育_第4页
网络社会·人·教育_第5页
资源描述:

《网络社会·人·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网络社会·人·教育当今之世,一个联系上亿人的因特网已进入了我们的生活。网络,这个开始用之于军事作战计划的产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初仅仅是一个规模很小的分析系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中形成了当今的因特网(INTERNET)。在之后的20年不到的时间,作为一种信息高速公路雏形的因特网取得令人震惊的发展。截至1998年全世界已有186个国家、地区,1亿多人使用,并且正在以典型指数增长的方式发展,其主机数和联入网络数大约每10个月翻一番。我国虽然入网较迟,但网上用户发展也十分迅速,1997年上半年已增至400万,1999年底将近1

2、000万。据有的专家预测,到2013年我国网民将达到3000万。进入20世纪80-90年代,原来只为军事、科研、教育服务的因特网,开始广泛渗入到社会各个领域,引起整个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开始形成了人的第二生存空间——“网络社会”。也即是构筑起了一个全球性、开放性、全方位的“相互联系的人们总体”。这是一个与现实社会相对应的“虚拟社会”。人们在这个社会中所面对的世界不是一个由原子所构成的物理世界,而是由没有颜色、重量、长度的比特(bit信息最小单位)所组成的信息世界。现时代的人既生存在一个现实的社会中,同样不可避免地也要生存于网络社

3、会之中。这两种社会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网络社会永远不能脱离现实社会而单独存在,而现实社会正越来越依赖于网络社会,甚至已经到达离开网络社会就会陷入瘫痪的状态。在我国这个网络社会也正在形成之中。人类第二个生存社会、生存空间的出现,这是有史以来人的生存方式的一次最巨大变革。   一、网络社会:生存方式的巨大变革我们说,网络社会引起了人的生存方式的巨大变革。它之所以具有如此之威力,是由它的如下的特征的所决定的。   (一)网络社会的主要资源:信息网络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网络就是信息资源的网络,在这个社会中所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是一种

4、信息交流与交往的关系。   信息化,首先是指信息资源是网络社会的主要资源;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能力的发展是网络社会发展的主要体现。正是网络社会的这一特征使它不仅大大提高了人的改造世界、改造自然的能力,而且它还将根本改变有史以来的物质资源为主的人的生存方式,也既改变了人的生产、工作、生活方式。同时,这种信息资源又构成了一个遍及全球的交互系统——互连网,在这个交互系统中信息得以相互交流,形成为一个统一的信息空间。俄国信息专家格莉米扎说:“在全世界组建全球性的信息网络,并将它们联成统一的信息信息空间,简要地说,建设将世界上所有贮存的信息变成每个

5、人的财富的人类共同体——就是信息化。”由此可以说网络社会也就是人类的一个信息共同体,它所实现的是信息的共享。这种“共享”,有可能突破表现在物质资源上的私有、独占、垄断等等的行为模式、生存方式和生存观念。再是,信息化还表现为网络社会中信息资源的超时空传递、交流消除了跨地域沟通的“时滞”,同时,它还能使处于地球任何一个角落的人在同一时刻通过网络进行面对面的工作。这种信息沟通正如加拿大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所预言的:整个世界将成为一个“地球村”。美国天体物理学家拉里·斯马尔认为人与人之间这种沟通方式的变革“是自古滕堡(西方发明印刷机者)以来所发生

6、的最根本的变化,这种相互连结的网络基本上是时空的破坏者,把距离和时间缩小到零。”   可以预见:在网络社会中所实现的信息化,不仅会影响人们的经济生活,而且由它所引起的如此规模、如此深刻的变化,必将使整个人类社会转变为一种全新的人类社会。   (二)网络社会的人与人关系:普遍交往网络社会是一个普遍交往的社会。存在于网络社会的普遍交往掀开了人类交往史新的一页。网络社会使以往的交往模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使得世界性普遍交往成为一种现实的可能。也使得“交往”成为现时代的一个主题,成为人和社会的普遍存在方式。正是网络社会所具有的普遍交往特征,有人甚至

7、认为“当代社会的本质是全球化交往的社会。”   网络社会中的交往所发生的深刻变化,表现为:   1.超时空性:网络社会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新的称之为Cyberspace的交往空间。在这个空间中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和身处其他地区网络之中的任何他人发生交往关系,既可以定向与某一个人联系交往,也可以同时与多个人联系交往,而这种交往行为可以在几秒钟之内发生和完成。交往具有了普遍性和无限性,交往走向了世界。每个个体都可能最广泛地参与到社会交往活动中去,从而“作为地球人,世界公民的基础感觉正在不自觉地形成”,同样地也体验到了“天涯若比邻”“四海皆兄弟”的感觉

8、。   2.新型共同体:由网络交往所形成的是一种以前所没有的新共同体,有人称之为“电子共同体”或者“地图上没有的共同体”。日本社会心理学家池田谦一在《电子网络的社会心理》一书中,曾经分析说: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