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2.3《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学案(3)(新人教版选修1)

生物:2.3《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学案(3)(新人教版选修1)

ID:1306725

大小:155.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7-11-10

生物:2.3《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学案(3)(新人教版选修1)_第1页
生物:2.3《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学案(3)(新人教版选修1)_第2页
生物:2.3《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学案(3)(新人教版选修1)_第3页
生物:2.3《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学案(3)(新人教版选修1)_第4页
生物:2.3《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学案(3)(新人教版选修1)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物:2.3《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学案(3)(新人教版选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题3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考点要求1.能简述纤维素酶的种类及作用,2.能从土壤中分离出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了解这类微生物的应用。3.能掌握从土壤中分离某种特定微生物的操作技术。双基过关一、纤维素与纤维素酶1.纤维素的化学组成:三种元素,是一种糖。2.纤维素的分布:是自然界中纤维素含量最高的天然产物,此外,木材、作物秸秆等也富含纤维素。3.纤维素酶的作用:纤维素酶是一种,一般认为它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即酶、酶酶,前两种酶使纤维素分解成,第三种酶将纤维二糖分解成。二、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1.筛选方法:染色法。2.筛选原

2、理:刚果红可以与像纤维素这样的多糖物质形成,但并不和水解后的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发生这种反应,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红色复合物无法形成,出现以为中心的透明圈,我们可以通过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三、试验设计土壤中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的实验方案: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的试验流程、、、、1.土壤取样:采集土样时,应选择富含的环境。2.选择培养:阅读资料二“选择培养基”,回答以下三个问题:〖思考1〗纤维素分解菌选择培养基属于培养基,原因是什么?。〖思考2〗培养基选择作用机制是什么?〖思考3〗若设置一个对照实验说明选择培养的作

3、用,应控制的变量是什么?(1)目的: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以确保能够从样品中分离到所需要的微生物。(2)制备选择培养基:参照课本旁栏中的比例配制。(3)选择培养:称取土样20g,在无菌条件下加入装有30mL培养基的锥形瓶中,将锥形瓶固定在上,在一定温度下振荡培养1~2d,直至培养液变。也可重复选择培养。(4)梯度稀释:依次将培养液稀释101~107倍。思考是如何操作的?(5).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1>制备培养基:参照课本旁栏中的比例。<2>倒平板操作。<3>涂布平板:将稀释度为104~106的菌悬

4、液各取0.1mL涂布在平板培养基上,30℃倒置培养。(6).刚果红染色法:挑选产生的菌落,一般即为分解纤维素的菌落。〖思考4〗本实验流程与尿素分解菌的分离实验流程有哪些异同?[来源:学

5、科

6、网]3刚果红染色法:常用的刚果红染色法有两种即。阅读资料三“刚果红染色法”,填表比较两种染色法的各自的优缺点染色法优点缺点方法一方法二是、。阅读资料三“刚果红染色法”,填表比较两种染色法的各自的优缺点:〖思考5〗为什么选择培养能够“浓缩”所需的微生物?四:结果分析与评价1为了确定分离得到的是纤维素分解菌,还需要进行实验,纤维素酶

7、的发酵方法有发酵和发酵。2纤维素酶测定方法是对纤维素酶分解滤纸等纤维素所产生的含量进行定量测定。典例精析类型一纤维素酶的作用【例1】纤维素酶可以将下列哪种物质分解…………()A.牛肉片B.鱼片C.滤纸条D.塑料条类型二纤维素分解菌筛选的原理【例2】在加入刚果红的培养基中出现透明圈的菌落是……………………()A.分解尿素的细菌B.硝化细菌C.分解纤维素的细菌D.乳酸菌类型三选择培养基【例3】本实验关于选择培养目的叙述正确的是…()A.可以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B.可以减少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C.所用培养基是固体培养基D

8、.所用培养基是平板培养基基础自测一、选择题1.下列材料中纤维素含量最高的是()A.杨树B.小麦C.玉米D.棉花2.纤维素酶能够分解()A.纤维素的微生物B.淀粉的微生物C.纤维素D.淀粉3.刚果红能与哪项物质形成红色复合物()[来源:学_科_网]A.纤维二糖B.纤维素C.葡萄糖D.麦芽糖4.寻找纤维素分解菌应到…()A.湿润的环境中B.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C.富含无机盐的环境中D.池塘中5.纤维素分解菌的选择培养基有选择作用,原因在于其含有…()A.NaNO3B.KClC.酵母膏D.纤维素粉6.下列哪种生物能产生纤维

9、素酶()A纤维素分解菌B.牛C.羊D.兔7.选择培养时应将锥形瓶固定在()A.桌子上B.温箱里C.窗台上D.摇床8.选择培养的结果:培养液变…()A.清澈B.浑浊C.红色D.产生透明圈9.刚果红染色时,加入刚果红可在……()①制备培养基时②梯度稀释时③倒平板时④涂布时⑤培养基上长出菌落时A.①③B.②⑤C.③⑤D.④⑤10.两种刚果红染色法的结果是()A.均会出现透明圈B均不会出现透明圈C方法一出现方法二不出现D方法一不出现方法二出11.下面是弗来明对青霉素的早期研究过程:发现问题:在培养细菌的器具中发现一种青霉菌

10、,在这种青霉菌的周围有没有其它细菌生存?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在液体中培养青霉菌后,考察这种液体对细菌增殖的影响。实验结果:培养液使细菌的增殖停止。结论:下面几项最适合作为该实验假设的是A.青霉菌与细菌之间是共生关系B.青霉菌污染了细菌生存的环境C.青霉菌产生了对人体有益的物质D.青霉菌能产生抑制细菌增殖的物质12.培养流感病毒时,应选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