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百家讲坛》

透析《百家讲坛》

ID:13068034

大小:68.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20

透析《百家讲坛》_第1页
透析《百家讲坛》_第2页
透析《百家讲坛》_第3页
透析《百家讲坛》_第4页
透析《百家讲坛》_第5页
资源描述:

《透析《百家讲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透析《百家讲坛》——兼论经典文化的电视媒介传播文:陈小奇钱丹丹   时间:2008-8-8    论文提要:《百家讲坛》开播以来,以在学者和大众之间搭起桥梁的功能,让学术借助大众传媒走近了大众,受到观众的欢迎。在节目成功的同时,《百家讲坛》更是显现出了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和市场号召力,掀开了中国经典文化所蕴涵的品牌价值,为经典文化打开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市场。而关于“百家讲坛”现象的探讨也为人们认识和了解以《百家讲坛》为代表的电视讲座节目理清了思路,更为电视人的节目制作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与借鉴。但从总体上看,

2、国内关于“百家讲坛”现象的研究或是泛化性的,或是单角度、单侧面的,缺少有针对性课题的全面研究。本文即由此缘引,欲对《百家讲坛》的社会背景、衍变策略、文化意义和由其引发的热点问题等进行深入分析。并以此研究为基本材料,进一步探索电视媒介如何更好地进行经典文化的再传播。关键词:百家讲坛 经典文化 电视媒介 传播 传承   一、研究的缘起    近年来,一档电视讲座节目火爆荧屏,并在中国电视节目榜上一度跃居年度节目黑马,这就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的《百家讲坛》。这是一档时长43分钟、具有学术性质的电视讲座类节目。

3、该节目迅速窜红并持续升温。    自2001年7月开播伊始,《百家讲坛》便是中央电视台最具文化品位的栏目之一,演讲者大多是蜚声海内外的学者,都是各自研究领域卓有建树的专家。从2004年开始,《百家讲坛》的内容定位开始转向传播中国经典文化,从阎崇年讲《清十二帝疑案》、《明亡清兴六十年》到易中天讲《汉代风云人物》,《百家讲坛》的影响逐渐扩大。2005年邀请作家刘心武讲《揭谜〈红楼梦〉》,《百家讲坛》的受众迅速增加,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收视率大幅度提高。《百家讲坛》以0.57%的收视率成为CCTV-10最受关

4、注与喜爱的栏目。2006年易中天《品三国》在《百家讲坛》播出,收视率一路飚升。继易中天《品三国》之后,又有于丹讲《论语》、《庄子》心得,王立群读《史记》等等,兴起了一波又一波的经典文化高潮。    从起初的学术性过强、内容过于零散导致的节目收视率异常惨淡,到后来的紧紧抓住观众感兴趣的中国经典文化展开话题并获得成功,《百家讲坛》走过了一个优秀电视节目所必须经历的生长、挣扎、成熟、壮大的阶段。在节目成功的同时,《百家讲坛》更是显现出了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和市场号召力,展示了中国经典文化所蕴涵的品牌价值,为经典文

5、化打开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其宗旨“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从而达到普及中国经典文化的目的。而随着《百家讲坛》的“火”,赞美之声纷至沓来,质疑之声也不绝于耳,“国学热”、“学术明星”等字眼,更与《百家讲坛》纠结在一起,呈现出一种众说纷纭的文化景观。本文即由此缘引,欲从《百家讲坛》的社会背景、衍变策略、文化意义和由其引发的热点问题等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并以此研究为基本材料,进一步探索电视媒介如何更好地进行经典文化的再传播。   二、研究综述    《百家讲坛》开播以来,以在学者和大众之间搭

6、起桥梁的功能,让学者借助大众传媒走近了大众,受到了观众的欢迎。一个个主讲人成了“学术明星”,带动了相关图书的出版,形成了独特的“百家讲坛”现象,也引起了电视研究者、社会心理学家、传媒理论家和大众文化专家的高度关注。而通过进一步对期刊和网文的检视及分析,笔者发现,其中有关电视学术文化的探讨也相当热烈。归纳整理后,大体有以下两个方面的探讨:    一种观点认为,近年来,中国电视媒介泛娱乐化现象严重,公共文化呈现低俗化发展的趋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电视学术文化的出现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电视讲座对营建雅俗共赏的

7、文化生态弥足珍贵。其次,现代社会人们面临传统缺失的困境,电视讲座类的节目可以承担起传统价值观再造的职能。    另一种观点以学者葛红兵为代表,他提出“大众化不等于娱乐化,把历史、文化娱乐化不是普及文化的好思路。”亦有学者认为这样把学术与电视嫁接在一起,是一种光怪陆离的现象,很难避免学术会被电视异化的窘境。还有学者对以《百家讲坛》为代表的电视“学术论坛”热进行了冷思考,认为电视文化的本质是大众文化,所谓高雅文化也只是大众化的高雅文化,仍然有它结构性的缺陷。电视学术文化同样也成为缺乏营养的快餐,它所起的思想

8、启蒙意义也因此大打折扣。这些观点一致地假定:学术通过电视进行传播后将导致“学术贬值”。    除此之外,还有对《百家讲坛》引发的“易中天现象”、“于丹热”等“百家讲坛”现象进行了各个不同侧面的研究。如《赢者输与颠倒的经济——于丹现象解读》(陶东风,人民网,2007年4月9日)、《关于于丹“心得”的心得——兼评〈百家讲坛〉及媒介体制》(启之,社会科学论坛,2007年09期)等。    从上文看出,近年来关于“百家讲坛”现象的探讨,为人们认识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