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主要经验和启示

试述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主要经验和启示

ID:13076115

大小:2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0

试述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主要经验和启示_第1页
试述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主要经验和启示_第2页
试述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主要经验和启示_第3页
试述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主要经验和启示_第4页
资源描述:

《试述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主要经验和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试述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主要经验和启示为了扭转“大跃进”失误带来的严重经济困难,我国于1961—1965年经历了五年国民经济调整。这是一次包括增长速度、产业结构、城乡关系、经济体制的全方位调整。在调整期间,中共中央提倡调查研究和实事求是作风,再次创造了恢复发展的奇迹,使国民经济在3年内走出困境。到1965年,整体水平超过了历史上最好的1957年,创造了一些好的效益指标。这次调整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积累的丰富经验,值得汲取和总结。一、主要经验(一)经济工作要尊重客观经济规律,要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要看条件求发展;不看条件,主观地要求一个高速

2、度,来个高指标,只能是助长弄虚作假,以致不仅实现不了高速度,而且会由于破坏比例关系而搞成低速度或倒速度。(二)经济工作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单全国,仅一个地区,也是情况千差万别,不可能完全一样,所以具体方针政策的制定必须要联系具体情况,同当地群众商量,有分别地制定。如果决定问题,不调查研究;进行工作,乱提高指标,说空话,瞎指挥,不同群众商量,凭“想当然”办事,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结果必然是把事情弄糟,给国家、党、人民造成很大的损害。4(三)经济工作中要有什么倾向就反什么倾向,不能只反“右”不反“左”。左右

3、两种倾向都要防止。另外不能把经济建设中的一些具体问题,例如指标、具体数字,以及生产技术的问题,联系到“左”倾或右倾上去。反倾向不能自上而下地来个普遍化。普遍化地进行反倾向斗争,往往造成扩大化错误,这是“左”的错误长期难以制止的一个重要原因。建国以来,我们在工作中虽犯过右的错误,但更多的是犯“左”的错误。后来的十年“文革”更是“左”的错误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进行拨乱反正,主要就是拨“左”倾错误之乱。(四)经济工作要不断地调整,只有经常地不断地进行小的调整才能避免大的调整。要使国民经济能顺利地发展,就必须树立和贯彻科

4、学的发展观,使各方面经常地保持相对的平衡。经济发展不可能设想走一条笔直的路,不断进行小的调整这是正常的。学术界一致认为,这次国民经济调整基本上是成功的,表现在:“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市场供应得到改善,财政收支达到平衡,全国物价稳定,市场繁荣。”[1]二、主要启示(一)20世纪60年代的这次调整是在“左”倾错误没有得到认真清理的情况下进行的。在调整过程中,特别是在八届十中全会确立“以阶级斗争为纲”以后,“左”4倾错误在经济工作中也有某些发展。在一些问题上,把已经不属于阶级斗争的问题仍然看作是阶级斗争,把有利于社会主义的措施看成是发

5、展资本主义。在农村工作中,批判了适合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包产到户等形式的生产责任制。把商业贸易同资本主义联系甚至等同起来,如对长途贩运加以打击,不允许农村社、队和社员个人从事商业活动,在大中城市有计划、有步骤地排挤个体商贩。三线建设也由于对敌情估计得不够确切,在缺乏严密科学的计划和安排的情况下,仓促集中大批人力物力财力一轰而上,造成了很大的浪费。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持续发展。但是在总体上,调整时期在经济工作中采取的政策和措施是实事求是、合理的。不仅国民经济整体恢复到历史最好水平,工业建设取得重大成绩,形成了电子工业、石

6、油化工等新兴工业部门,经济效益也很突出。社会主义建设又逐渐地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使我国能够重新站在正常和迅速发展的起跑线上。1962-1965年的调整,成为我国经济史上光彩夺目的时期之一。(二)4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趋势和国内外历史经验,意味着在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政府对经济的调控不能偃旗息鼓。即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也是如此。2004年以来的宏观调控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要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必须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为了今

7、后采用更合适、更有效的宏观政策,延续经济增长的良好势头,有必要反思历史上调整的经济教训。这对于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的经验和教训。学者们一致认为这次国民经济调整是在肯定“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前提下进行的调整,调整不彻底是注定了的。另外“经济调整没有摆脱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实现工业化的根本指导方针,只是为了在特殊条件下实现这一方针而采取的暂时性‘补救’措施。它是沿着原来轨道由挫折到继续前进的过渡阶段,不是依据适合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确定的、以经济结构合理化为中心实现工业化的新道路的尝试。”为什么造成

8、这种局面?“其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彻底纠正‘左’倾错误在经济工作中的指导思想,固守优先发展重工业是社会主义国家实现工业化的普遍规律这一教条,继续坚持不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2]中共党史研究生班(半脱产)学员:张维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