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科技信息检索实习题孙华昀

网上科技信息检索实习题孙华昀

ID:1308511

大小:91.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7-11-10

网上科技信息检索实习题孙华昀_第1页
网上科技信息检索实习题孙华昀_第2页
网上科技信息检索实习题孙华昀_第3页
网上科技信息检索实习题孙华昀_第4页
网上科技信息检索实习题孙华昀_第5页
资源描述:

《网上科技信息检索实习题孙华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案21)第三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加深(基本线索:1901—1919)Ⅰ、帝国主义侵略和中国反动政府的统治▲特点:中国社会两大矛盾汇流,反动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的工具一、 帝国主义侵略1、 军事侵略:日俄争夺东北、日本侵占山东、俄国侵入外蒙古、英国入侵西藏2、 干涉内政:干涉革命:扶植代理:3、 经济侵略:资本、商品输出:控制财政经济:二、 清政府统治危机和灭亡1、挽救危机的努力:“新政”:“预备立宪”:2、清朝统治的结束:1912三、 北洋军阀的统治(前期:1912—1919)1、袁世凯的独裁与复辟:(

2、1912—1916)①袁世凯建立北洋政府:②复辟帝制及卖国活动:2、皖系军阀的统治:(1916—1920)①   段祺瑞操纵北京政府:②   府院之争和张勋复辟:③   军阀混战和勾结:Ⅱ、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1895—1919)一、 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1、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1895—19052、 革命形势的发展:1905—19113、 辛亥革命的成功:1911—19124、 胜利果实的失落:1912二、 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反对北洋军阀统治)1、 反对袁世凯的斗争:①

3、议会斗争:1912-1913②二次革命:1913③护国运动:1915-19162、 反对张勋复辟:1917夏3、 反对皖系军阀的斗争:护法运动1917秋Ⅲ、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1、20世纪初民族工业的发展2、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1912—1919)(学案22)第一节: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Ⅰ、知识结构、要点一、          历史背景1、帝国主义侵略进入新阶段:①、军事争夺:日俄战争1904②、干涉内政:③、经济侵略:④、影响:2、清政府的“新政”:1901①、原因:②、内容:③、结果:3、民族工业

4、的发展:4、反帝反封建运动开展:二、          兴中会的成立和广州起义1、 兴中会成立:18942、 广州起义:1895三、          革命思想的传播和革命团体的建立1、革命思想的传播:①、条件:②、思想内容:③、刊物、中心:④、人物:章炳麟邹容陈天华2、革命团体的广泛建立:①、华兴会:②、光复会:③、日知会:④、结论:Ⅱ、思考与训练1、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原因:2、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目的:直接目的:3、“新政”的评价:4、清政府的三次“新政”:Ⅲ、探究·反馈·讨论1、2、(学案

5、23)第二节:同盟会的建立和革命形势的发展Ⅰ、知识结构、要点一、          同盟会的建立及其政治纲领(一)、同盟会成立1905、81、背景、条件(增)①、可能性:革命思想传播、革命团体建立、革命活动发展②、必要性:分散起义失败2、成立:3、纲领、刊物:4、性质:5、意义:(二)、三民主义1、内容(增)①民族:“驱”,推翻清朝(帝国主义走狗)→打击帝国主义②民权:“创”,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夺取政权,建立政权)是三民主义核心③民生:“平”,核定地价,现价归原主,增价国有。是资本主义土地纲领2、评价①性

6、质:②进步性:③局限性:二、          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1、保皇派2、论战内容3、 影响三、          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1、萍浏醴起义19062、浙皖起义3、镇南关起义4、黄花岗起义1911、4Ⅱ、思考与训练1、革命派与保皇派论战的实质:2、团体与政党的区别:3、各资产阶级团体、政党先后顺序:Ⅲ、探究·反馈·讨论1、2、3、(学案24)第三节:清朝统治危机的加深和辛亥革命爆发Ⅰ、知识结构、要点一、          “预备立宪”和立宪派1、目的:2、过程:①出洋考察宪政:1905②

7、“预备仿行立宪”和《钦定宪法大纲》:▲立宪派:主张:③设立责任内阁:1911实质:3、影响:二、          保路运动:19111、背景原因:①商办铁路:②“铁路国有”:2、概况:①请愿:②起义:3、影响:三、          武昌起义和湖北军政府的成立1、起义成功的条件(增)①资产阶级壮大:②群众基础:③宣传组织:2、起义爆发:1911、10、103、湖北军政府成立:4、各省响应:(图)Ⅱ、思考与训练1、预备立宪的性质:2、保路运动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原因:3、如何看待立宪派、旧官僚投机革命:4、比较

8、区别维新派:保皇派:立宪派:Ⅲ、探究·反馈·讨论1、2、(学案25)第四节:中华民国的成立和清朝的覆亡Ⅰ、知识结构、要点一、“严守中立”和“南北议和”1、公开干涉:2、“严守中立”:3、袁世凯掌权:4、“南北和谈”:二、南京临时政府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南京临时政府:1912、1、1①成立:②性质:③内政:④外交:2、《临时约法》1912春①内容:②目的:③性质:④意义:三、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1、原因:2、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