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学史简编重点

文献学史简编重点

ID:1308759

大小:191.32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7-11-10

文献学史简编重点_第1页
文献学史简编重点_第2页
文献学史简编重点_第3页
文献学史简编重点_第4页
文献学史简编重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献学史简编重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古代文献学史简编重点1、古文献学定义:有关古代文献典籍阅读、搜集、整理、研究、利用的学问。是一门综合性边缘学科。内容包括文字、音韵、训诂、名物、典制、天文、地理、算法、乐律、思想义理的剖析等知识,包括目录、版本、校勘、标点、注释、辨伪、辑佚、编纂等环节。2、文献学史的特点:以经学史为中心,随着古文献的产生、流传和积累而不断发展。分为考据和义理两个学派。传统上将典籍分为经史子集四部。3、文献学史的六个分期:①先秦:初创期;②两汉:成熟期。经今文学派主义理,经古文学派主考据;③魏晋南北朝:北继承汉代考据学之余绪,南方收到玄学的影响,出现义疏之学,喜义理

2、;④隋唐:集南北朝之大成,因循集成,少有开创;⑤宋元明:疑辩思潮兴起,以理学为代表的义理之学成为主导;⑥清:集前代考据之大成,形成以小学为中心的朴学。4、孔子与六经古文学家认为孔子对六经进行了校释和整理,认为“六经皆史”;今文学家认为孔子作六经,六经当中贯穿着孔子的思想观点。①《周易》:《周易》是占筮之书,今传本包括本经和易传。本经包括四十八卦卦象以及卦辞、爻辞。易传包括彖(上下)、象(上下)、繫辞(上下)、文言、序卦、说卦、杂卦。《汉书·艺文志》有孔子作易传之说;皮锡瑞认为孔子作易传、卦辞、爻辞;从宋代开始怀疑易传不是孔子所作,持此观点的有欧阳修、陈

3、振孙、赵汝谈、姚际恒、崔述②《尚书》:是上古时候誓、诰、命、谟等记言的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的著作的汇编。现行的《十三经注疏》本的《尚书》是《今文尚书》和《伪古文尚书》的合编。有孔子“序《尚书》”之说,目前存疑。洪迈、朱熹、顾炎武证明今传的《尚书》大序、小序都是后人伪作的。《史记》:“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可信,但是孔子是否系统的整理过《尚书》仍然存疑。③《诗经》: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三百零五篇,另有六篇有目无诗,称为笙诗。传统有“删诗”说(《史记·孔子世家》、《汉书·艺文志》),不可信。东汉郑玄不取删诗说,宋代的叶适反驳之,后人王士祯

4、、朱彝尊、江永、崔述、魏源等附和④《礼记》:后儒汇集而成的孔子及其后学传述礼制、论说礼义的著作。先秦时多散篇,约西汉前期汇集补撰成书。今传的小戴《礼记》共四十九篇。为儒家书,出自孔门后学之手。⑤《春秋》: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记载了鲁隐公元年(前722)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共十二公242年的史事。《春秋》本为鲁国史书,孔子对其进行了整理和修订,整理的时候取其义以行褒贬,所以在春秋中可以看到孔子的立场与爱憎,这就是“微言大义”。《孟子·滕文公下》:“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

5、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⑥《乐经》:礼乐相配,孔子既然传诗,就通乐。孔子整理过乐章,通晓其结构,并且能够欣赏。“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述而》5、孔子整理文献典籍的观点和方法①多闻阙疑,择善而从,无征不信②崇尚平实,排斥虚妄③为我所用,开儒家穿凿附会之先河6、孔门“四门十哲”①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②政事:冉有、子路③言语:宰我、子贡④文学:子游(言偃)、子夏(卜商)7、校书四法①对校:利用本书不同的版本互相校勘②

6、本校:根据本书中前后相关的部分互证③他校:利用他书与本书相关的资料进行校勘④理校:根据本书文字、音韵、训诂、名物、典制、史实等加以考证推理以断是非8、孟子的文献学思想①在训释上反对“以文害辞,以辞害志”,主张“以意逆志”。开“六经注我”之歪曲文献为我所用之先河②研究、整理古文献要紧密联系原作者,知人论世③提出“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对文献主张要审慎,强调怀疑和辨伪④自觉的把整理古文献服从于政治目的,发展了孔子的“攻乎异端,斯害也已”的思想,把古文献的整理作为捍卫先王、孔子之道,排斥扬、墨、法异端学派的斗争阵地9、秦始皇焚书禁毁情况①“博士官所职”,即官方

7、所藏的《诗》、《书》、诸子书不在烧毁之列②医药、卜筮、种树、法家、兵家之书不在禁毁之列③各国的史记禁绝尤甚,损失严重④民间所藏的诗、书以及诸子书损失严重,但是远未烧绝,所以汉代屡有古代文书发现10、秦始皇焚书正确评价①起因是博士淳于越颂古非今,反对郡县制主张分封;儒生道古害今,惑乱黔首。采用了李斯的建言,加以禁绝,用以巩固封建制度,具有一定的进步的历史意义②做法片面、简单、残暴③对思想上的反对派残暴杀绝,方法简单并且不得人心11、官方定书①西汉宣帝刘询甘露三年(前51),博征群儒论定五经于石渠阁,成《石渠议奏》②东汉章帝刘炟建初四年(79),仿照石渠就

8、使,会群儒讨论经义的异同,成《白虎通义》③东汉灵帝熹平四年(175),诏群儒正定经书文字,刊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