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日语专业《综合日语》考试改革研究.doc

关于日语专业《综合日语》考试改革研究.doc

ID:13093466

大小:27.5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7-20

关于日语专业《综合日语》考试改革研究.doc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关于日语专业《综合日语》考试改革研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日语专业《综合日语》考试改革研究  论文关键词:考试改革知识能力应用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当前课程考试现状的分析,结合考试改革的实施,探索出一套新型的综合日语考试方法,并且改革考试内容、考试形式及考核方法等,将过去由教师为主体的课程改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强化和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  高等职业教育是针对职业岗位群的需要,以培养高等技能型或应用型专门人才为主要目标的教育。因此高职考试的目的和指向也应该是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强化能力、技能考核,通过考试建立正确的教育教学导向,更充分地发挥好考试在培养一线技能性、应用型人才方面的功能和作

2、用。实践证明,为了把考试真正变成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成为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途径之一,就必须对目前《综合日语》考试内容、方法和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进行改革。    一、原有的考试中存在的问题    1.考试内容重知识轻能力。  考试内容主要局限于教材和课堂教学中教师讲授的范围,题型标准化、内容教材化,侧重于考核知识点的识记和掌握,而不够注重知识的迁移和综合应用;重知识考核,轻技能和能力考核。  2.考试形式和方法单一。  考试形式主要为“背诵+笔试(闭卷)”。考试是闭卷多、开卷少,笔试多、口试少,选择等客观题型多、综合应用等主观试题少,虽

3、然有短文背诵,但死记硬背仍然反映不出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考试方法的单一,不利于全面真实地考核学生的知识、技能与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考试工作重结果轻过程。  虽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强调平时学习的重要性,但很多学生受高中或中职阶段教育的影响,再加上学校对期末考试工作的重视,使得学生仍然认为期末考试才是一学期最重要的考试,而忽视或放松了平时的学习。    二、考试改革与措施    以上存在的问题不仅不符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的,而且已经影响到了教学。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综合日语课程进行改革,改革原有的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点的理解和掌

4、握,更要关注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语言的能力;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  1.考试形式。  改革前,综合日语考试形式主要是由“背诵+笔试(闭卷)”构成,形式单一老套,而改革后形式则更多样化,由“口试+听力+笔试(闭卷)”构成。  2.考试内容与范围。3  改革前,考试主要以检查词汇、语法知识的掌握为主,题型也以客观选择题唱主角。背诵部分则是事先由教师指定范围,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熟记,考试时教师任选一篇让学生机械性地背诵,没有根据短文内容进行针对性的提问,学生只要死记硬背就能完成任务,根本体现不出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而改革后,更侧重检查学

5、生的语言应用能力,题型也更多样化,主观题的比例也有所增加。再加上口试和听力的考核,更突出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3.考试评价标准。  虽然改革前后的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构成比例相同,都是各占50%,但除了期末考试的内容和题型做了修改外,平时成绩的评价标准更是进行了很大的改革。原来的平时成绩由学习态度、课堂表现(10%)+平时测验(20%)+书面作业(10%)+背诵课文(10%)四大项构成,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学生的听说应用能力也无法准确地检验。而改革后平时成绩则由学习态度(5%)+课堂表现(15%)+听力10%

6、+口笔试小测验(20%)+口头、书面作业(10%)五大项构成。课堂表现主要考查学生是否专心听讲,能否积极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以及与其他同学在语言活动中的表现及配合情况等。口试则有小演讲、课堂辩论、情景会话、访谈等几种形式。从平时成绩的构成可以看出,改革后的综合日语考试进一步加强了对学生平时学习的考查,用教学全程考核来评定学生的成绩;弱化了学生对期末考试的依赖,使学生投入更多精力进行创造性学习。从改革后的内容也可以看出,我们更注重学生的听说能力的培养,这也符合高职院校外语专业学生听说领先、以能力为中心的教学原则。    三、考试改革后的效果    1.促进教师转变观念,

7、积极进行教学改革。  改革前,大多数教师以课堂讲授为主,学生则被动地接受知识,授课方式往往容易流于讲解词义、诠释语法、操练句型这一模式中。结果,因为教学内容枯燥、形式呆板、课堂气氛沉闷,致使教学效果不尽人意。改革后,绝大部分教师都积极调整了课堂角色,他们由原来的知识的传授者转变到了课堂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参加者,课堂教学变成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师生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活动。不仅如此,教师还利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互连网、影音资料来丰富教学手段。调查表明,学生对角色灵活多样的教师的满意度明显高于课堂角色传统单一的教师。  2.建立了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