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

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

ID:13093543

大小:304.50 KB

页数:33页

时间:2018-07-20

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_第1页
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_第2页
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_第3页
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_第4页
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贵州黔越矿业有限公司贞丰县挽澜乡正大煤矿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设计:审核:项目负责:贞丰县正大煤矿二〇一七年五月33目录1、粉尘危害及防尘措施31.1粉尘的种类31.2游离二氧化硅含量31.3煤尘的爆炸性41.4粉(煤)尘的危害性42、防尘措施的确定42.1综合防尘措施43、井下消防、洒水(给水)系统113.1水源、用水量、水质及水压113.2井下消防、洒水管路144、粉尘监测及个体防护设备154.1粉尘检测154.2个体防护设备175、防爆措施175.1防尘降尘措施171、防尘降尘措施173、撒布岩粉措施204、防止火源引起煤尘爆炸的措施205、隔爆水棚226、隔爆岩粉棚29

2、7、其它隔爆措施296、矿井地面生产系统防尘306.1、地面生产系统防尘306.2、矸石防尘系统316.3矿井粉尘检测类仪器、设备配置32331、粉尘危害及防尘措施1.1粉尘的种类(1)井下主要尘源及产尘机制煤矿井下粉尘产生于采掘、运输等工艺及设备移动、运行的过程中,其中采掘工作面、工作面装载点、溜煤眼是井下粉尘的主要来源。采煤工作面主要产生煤尘,产尘工序主要有放炮落煤、风镐落煤、攉煤、装煤、运输转载、支柱及移架等,产尘原因一般分为摩擦和抛落两种,前者产生大颗粒粉尘较多,为主要方式,后者产生呼吸性粉尘较多;掘进工作面主要产生岩尘,产尘工序主要有凿岩打眼、爆破、装岩、煤矸运输

3、转载及支护等;其它产尘工序主要有巷道维修、煤矸石装载及运输等,尤其是煤炭转运点的瞬时粉尘浓度每立方米高达数千毫克。(2)地面主要尘源及产尘机制矿井地面生产系统,如原煤及矸石装、运、转载及其它工作场所会产生大量的粉尘,主要为岩尘和煤尘;地面锅炉房的燃煤会产生大量的粉尘,主要为烟尘。1.2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该区可采煤层呈黑色、灰黑色,似金刚光泽,丝绢光泽,鳞片状及粉末状结构,层状、似层状构造,平坦状,参差状断口,裂隙发育,性脆易碎,莫氏硬度2~4,该煤层在开采的过程中较易产生粉尘。矿井现有地质资料未提及井下巷道掘进时风流中游离SiO2的含量及浓度。根据《煤矿安全规程》(2010)

4、第七百四十条的规定,矿方应在扩建后生产过程中对生产性粉尘进行监测,并严格按照《煤矿井下粉尘防治技术规范》及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标准执行,详见表 5-1-1。33表5-1-1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标准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最高允许浓度(mg/m3)总粉尘呼吸性粉尘<10103.510≤~<502150≤~<8020.5≥8020.31.3煤尘的爆炸性根据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2014年1月提交的贞丰县正大煤矿K4、K3煤层的《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本矿区K3、K4煤层的煤尘均有爆炸性。1.4粉(煤)尘的危害性粉尘在矿井广泛分布,长期接触有粉尘的工作环境,对工人健康危害

5、很大。粉尘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刺激眼膜,引起角膜炎,造成视力下降;刺激呼吸系统,引起上呼吸道炎症;污染作业环境,造成作业人员视线不清、感觉不适等,从而降低工作效率并引发工伤事故;危及作业人员的健康、引发各种职业病,如煤肺病、硅肺病、皮肤病、肺结核等。因此应对其引起足够的重视,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防范。2、防尘措施的确定2.1综合防尘措施该矿产生粉尘的尘源地点主要是:1)采掘工作面;2)采煤工作面的进、回风巷;333)装载点及卸载点;4)主平硐、副斜井、采区煤仓;5)水平运输大巷、二采区运输下山;6)地面;要将空气中的矿尘浓度降到安全标准以下,矿井必须采取综合防尘措施,并以风、水

6、为主,包括通风防尘、湿式作业、净化风流和个体防护等措施,建立完善的防尘洒水管路系统。2.1.1、综合防尘措施中各种方法的具体要求(1)利用副斜井后面的山上现有的+1570m标高处的250m³一座高位水池。敷设DN80二趟至井下,向井下供水,井下初期最高用水点标高+1297m,几何高差为273m,大于35m,因此,以静压供水方式向井下供水。井下消防与防尘洒水管网以DN80焊接钢管从副斜井接入井下,井下支管为DN50焊接钢管;在井下机电硐室入口、掘进巷道入口、采煤工作面进、回风巷口等处设置一个规格为DN50消防与防尘洒水栓;在回采工作面运输巷每隔50m设置一个规格为DN50消防

7、与防尘洒水栓;采面回风巷、掘进工作面等其他巷道每100m设置一个规格为DN50消防与防尘洒水栓。(2)掘进井巷和硐室时,必须采取湿式钻眼、冲洗井壁巷帮、水炮泥、爆破喷雾、装岩(煤)洒水和净化风流等综合防尘措施。在距掘进工作面迎头20m处,设置水幕以净化掘进头放炮后的空气,并且各掘进头配备湿式除尘风机。(3)在采掘工作面、装载点、转载点、提升运输等井下作业地点,均设喷雾洒水装置,以控制各产尘点的粉尘。该方法简单方便、经济、有效,降尘率可达30~60%。33(4)风流净化:在各含尘量较大的进风巷中每50m设置水幕一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