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烧穿事故应急预案

高炉烧穿事故应急预案

ID:13103479

大小:7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20

高炉烧穿事故应急预案_第1页
高炉烧穿事故应急预案_第2页
高炉烧穿事故应急预案_第3页
高炉烧穿事故应急预案_第4页
高炉烧穿事故应急预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炉烧穿事故应急预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QJ/LT103.12GL04—2006高炉烧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炼铁厂基本状况概述攀钢炼铁厂位于川滇交界的四川省攀枝花市,是采用普通大型高炉冶炼高钛型钒钛磁铁矿的钢铁企业。目前拥有1200m3高炉3座,1350m3高炉1座,2000m3高炉1座,总容积6950m3。带式烧结机6台,总有效烧结面积853.6m2。共有设备2821台套,总重量4.8万吨。固定资产20亿元。具备年产烧结矿880万吨,生铁600万吨的规模。主要产品有生铁、渣、烧结矿、高炉煤气和瓦斯灰等。2高炉工序概况2.1高炉车间生产工艺流程简介将各种炉料由矿槽经过筛称量后卸入沟下皮带,进入料车或皮带,由料车、皮带装入炉顶大、小钟之

2、间或料罐,炉料从炉喉进入炉内。煤粉经喷吹站送入高炉与焦碳作为炉内燃料,氧气、热风送入炉内助燃。冶炼后得到的铁水、炉渣经铁口、渣口从高炉排出。铁水送往炼钢厂,炉渣送至排渣场存放。高炉尾气经除尘后得到的洁净煤气送往其他用户。除尘得到的瓦斯灰用作它用。高炉车间生产工艺流程见图:除尘器净煤气焦炭烧结矿矿槽卷扬铁水炉渣炉前鼓风机喷吹站热风炉制粉间煤高炉杂矿氧气高炉车间生产工艺流程图2.2高炉重点部位结构简介高炉是用于冶炼液态铁水的主要设备。其横断面为圆形的炼铁竖炉,用钢板作炉壳,里面砌耐火砖内衬。高炉本体自上而下分为炉喉、炉身、炉腰、炉腹、炉缸五部分。炉喉之上设置装料设备,炉缸上部沿圆周均匀设风口,热风

3、通过热风围管、支管和弯管、直吹管,由风口鼓入炉内,风口平面之下有出渣口和出铁口。2.2.1高炉炉壳:高炉使用焊接的钢板炉壳。炉壳的作用是固定冷却设备,保证高炉砌体牢固,7密封炉体,承受炉顶载荷,还要承受热应力和内部的煤气压力,有时要抵抗崩料、坐料甚至可能发生的煤气爆炸的突然冲击,因此要有足够的强度。炉壳外形尺寸应与高炉内型、炉体各部厚度、冷却设备结构形式相适应。QJ/LT103.12GL04—20062.2.2炉身:高炉铁矿石间接还原的主要区域,呈圆锥台简称圆台形,由上向下逐渐扩大,用以使炉料在遇热发生体积膨胀后不致形成料拱,并减小炉料下降阻力。炉身角的大小对炉料下降和煤气流分布有很大影响。2

4、.2.3炉腰:高炉直径最大的部位。它使炉身和炉腹得以合理过渡。由于在炉腰部位有炉渣形成,并且粘稠的初成渣会使炉料透气性恶化,为减小煤气流的阻力,在渣量大时可适当扩大炉腰直径,但仍要使它和其他部位尺寸保持合适的比例关系,比值以取上限为宜。炉腰高度对高炉冶炼过程影响不很显著,一般只在很小范围内变动。2.2.4炉腹:高炉熔化和造渣的主要区段,呈倒锥台形。为适应炉料熔化后体积收缩的特点,其直径自上而下逐渐缩小,形成一定的炉腹角。炉腹的存在,使燃烧带处于合适位置,有利于气流均匀分布。炉腹高度随高炉容积大小而定,但不能过高或过低,一般为3.0~3.6m。炉腹角一般为79~82度;过大,不利于煤气流分布;过

5、小,则不利于炉料顺行。2.2.5炉缸:高炉燃料燃烧、渣铁反应和贮存及排放区域,呈圆筒形。出铁口、渣口和风口都设在炉缸部位,因此它也是承受高温煤气及渣铁物理和化学侵蚀最剧烈的部位,对高炉煤气的初始分布、热制度、生铁质量和品种都有极重要的影响。2.2.6炉底:高炉炉底砌体不仅要承受炉料、渣液及铁水的静压力,而且受到1400~1500℃的高温、机械和化学侵蚀;其侵蚀程度决定着高炉的一代寿命。只有砌体表面温度降低到它所接触的渣铁凝固温度,并且表面生成渣皮(或铁壳),才能阻止其进一步受到侵蚀,所以必需对炉底进行冷却。高炉一般采用碳砖及粘土砖综合炉底,并采用水冷方式,大大改善了炉底的散热能力。2.2.7高

6、炉冷却装置:高炉炉衬内部温度高达1400℃,一般耐火砖都要软化和变形。高炉冷却装置是为延长砖衬寿命而设置的,用以使炉衬内的热量传递出,并在高炉下部使炉渣在炉衬上冷凝成一层保护性渣皮。高炉采用镶砖冷却壁和冷却水箱的冷却方式。3指挥机构与职责:(指挥机构图见附录1)成立厂应急处理指挥部,下设生产抢险组和后勤组,由厂长、相关副厂长及生产技术科、设备科、技改办公室、厂办公室、人力资源科、工会、政工科、保卫科及各车间的主要负责人组成,指挥部设在生产技术科调度室,负责指挥、协调、抢险、抢修、处理重大事故。相关单位在厂指挥部领导下按各自的职责迅速开展有序的工作。动员职工积极参与,紧急处置,上下结合,协调落实

7、,从实际出发减少事故损失。3.1指挥机构3.1.1成立事故应急处理指挥部,厂长任总指挥,相关副厂长任副总指挥,负责全厂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和指挥,指挥部设在生产调度室。如厂长不在厂,由副厂长任总指挥,生产技术科、设备科科长7任副总指挥,全权负责应急救援工作。QJ/LT103.12GL04—20063.1.2成立生产抢险组,组长:生产、设备副厂长及助理;成员单位:生产技术科、设备科、技改办公室、保卫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