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太乙隐仙派秘传寒暑铁布衣功

武当太乙隐仙派秘传寒暑铁布衣功

ID:13107675

大小:47.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20

武当太乙隐仙派秘传寒暑铁布衣功_第1页
武当太乙隐仙派秘传寒暑铁布衣功_第2页
武当太乙隐仙派秘传寒暑铁布衣功_第3页
武当太乙隐仙派秘传寒暑铁布衣功_第4页
武当太乙隐仙派秘传寒暑铁布衣功_第5页
资源描述:

《武当太乙隐仙派秘传寒暑铁布衣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武当太乙隐仙派秘传----寒暑铁布衣功这门功夫无论对于练武和普通人来说,都是极为神奇的功夫。功法极为简单实用,即使寻常未练过武功的普通人,每天只要技法修炼十五分钟,一个月后便可达到"寒暑不侵"之境,可单衣在零下10°至零上40°间的环境内活动自如,并且全身可不畏拳打足踢、两个月后,周身可任棍棒击打不伤,并可数日不食,真气溢满为大无穷。其实,这门功夫是修道之人所应必修的基础功夫。在古史记载中,武当派祖师张三丰经常不妙不食达数月之久,寒暑唯一蓑一衲,大概就是得益于这门功夫的奥妙神奇。修道之人没有固定的

2、生活来源,尤其为了锻炼心性和身体,经常游方行脚遍天下,以化缘乞食为生,因此有一个好身体以应付气候的恶劣变化及人情的冷暖,如恶奴野犬的袭击实属必要。如果能练成这门功夫,则足以应付这些来自人类社会及自然界的无常变化和意外袭击。因此,这套功夫实为入道修行的必修课。当世武当山紫霄宫进人朱诚德便精通此功,可达不畏寒暑,长力致远及辟谷不食之境界。其功法也十分简便易行。无论有无又化根基,只要师傅点破迷津,均可修炼成功。古人说,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诚哉斯言!对于普通人来说,不畏寒暑及铁布衫抗击打是无限神秘的

3、,可是这门功夫的道理却几句话就可点透。有多少练武老,为了追求这一成就,勤苦追求,每天披星戴月的苦练也无法达到这一境界,本人也曾是其中之一。自从追随两位裴锡荣、金子弢恩师习艺后,得受此千古奇艺,始知平淡之中蕴天真之理。从此以后,有不知感冒风寒为何物,寒暑均可一件布衣,数日下饮不食也属寻常事。这套功夫的根本就在于一个"气'字。这个"气"也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个神秘奇特的"恭,更不是所谓内功中的真气,而是每个人生来就有的普通呼吸之气,其关键就在于如何操作这口"气"、锤炼这口"气"而已!所以,修炼这套功夫不

4、需要任何武功根基,从12岁少年到80岁老人无分男女,只要精神与身体都正常,都可以按功法修炼成功。功法歌赞如下:寒暑铁布衣,奇功世间稀。三丰祖师传,后学应谨记。阴阳合于心,寒暑两无碍。男女有别法,修炼要注意。一气先和合,九九须抟聚。再以息贯之,鼓荡不可泄。息行百十二,哼受丹无力。更将金刚柞.毛穴可封闭,自可辟五谷,又可却宿疾。手足力无穷,身披铁布衣。言行依道理,动静可如意。2、上身保持不动,双脚再以脚尖为轴脚跟向外(两侧)横撇,变成两脚脚尖朝前直放。3、凝神定气,两手同时由确前向上缓缓抬起,掌心向下

5、,高与肩平。4、座腕亮掌,变成两掌心向前手腕下折,掌心向前有凸意,但不可用力,全身仍保持放松状态,尤其肩部松垂。5、身缓缓下坐,同时双掌缓缓随身体下按至小错前,双掌仍掌心向下,虎口相对,五指自然分开。此势即为"大乙七返桩"定势,注意下蹲不可太低,不可太高,膝盖弯处约成120角即可,身体保持中正,脊柱竖直不可尾闾骨前顶。两胯根处微有向两侧的横撑之意,使阴部两睾丸及阴茎都保持自然松垂。女性也需要横撑胯根,并意念阴部阴道口子宫口微微开张。两手不可有丝毫用力,意念双脚与大地粘在一起,并越粘越紧,牢不可拔。

6、6、现在开始调呼吸。其实所有的内功都是由呼吸炼成的,此处也不例外。注意,缓缓地吸气,意念大地阴冷冰凉,而地心处却涌动着炽热的地火,我的吸气便是把地心处的地人热气吸上来,沿着我的两足心"涌泉穴"吸入骨髓中,再沿着骨髓向上升,在"会阴穴"(在前后阴之间,阴囊与肛门之间)处融而为一,再沿身体之中线向上升,直升到脑部中的"泥九宫"。"泥丸宫"在眉心与后脑之间,意为一空窍为神灵所在之地。路线由"会阴"向上经丹田,再经过膻中穴,向上经脖颈中管过"鹊桥",再向上进入"泥丸宫"。此时眼可微闭,中间留一缝恰巧照住双

7、掌中的空间。耳不外听,上下牙齿轻合,小腹内收,此为一吸气。吸气过程中,随小腹内收可用意念向阴部向上向内抽吸。但下可太勉强用力。只要有微动感觉即可;女性则意念向阴道内缩紧子宫口封闭。吸气完成后,即转为呼气,呼时全身放松,气由"泥丸宫"经"膻中窍"、"丹田"向下到"会阴穴"仍分为两股入两腿骨内,再向下经脚心"涌泉穴"深入地底回归地火之中,此为一呼气。注意:呼吸用鼻,口唇闭紧。呼时全身自然松垂,小腹复原,阴部松沉胯根仍撑开。一吸一呼为"一息",心中默数,共七吸七呼为第一遍。呼吸之间用意不用力,力求自然,

8、一定要缓慢悠长。口中慢慢的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吸时数,呼时松气即可,再数二、二、三、口、五、六、七,一至数到七、二、三、四、五、六、七为第一轮。如果为业余练功者,练完第一轮即可停止,然去接练"大乙九还桩",如此,日日练习久久自成。如果有时间,再加练第二肝、第三轮,但最多不可超过第七轮.而且练几轮"七返桩",就必须接练"九还桩"。所以必须自己掌握,以循序渐进为好3.太乙九还桩:接"七运桩"之架,身体不动,只是缓缓地将两手由内向外翻转成手心向上,仍置于小腹前,五指分开略撑,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