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

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

ID:13118137

大小:3.53 MB

页数:20页

时间:2018-07-20

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_第1页
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_第2页
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_第3页
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_第4页
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_第5页
资源描述:

《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运动起因19世纪中,随着太平天国、捻军、一次、二次鸦片战争的打击,清政府第一次感到了生存危机,面对这种局面,以总理衙门大臣奕欣、两江总督曾国藩、闽浙总督左宗棠、直隶总督李鸿章等为代表的新洋务派提出为抵御外侮维护清廷的统治地位,应当抛弃陈腐的“祖宗之法”,转而引进西洋先进技术,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运动前期主体洋务运动一开始的目标是巩固国防创办“自强新政”以“求强”,具体表现在开办近代军事工业、创建新式军队、购买国外新式武器1862年(同治元年)清廷下令都司以下军官一律开始学习

2、西洋武操,各省防军开始更换新式武器,同年曾国藩在安庆设军械所,李鸿章在上海设制炮所,中国的近代军事工业的建设由此拉开序幕:1864年李鸿章在苏州设立西洋炮局,1865年江南制造总局成立,1866年左宗棠在福建设立福建船政,1867年三口通商大臣崇厚在天津开办天津机器制造局,1887年丁葆祯在成都设立四川机器局求富洋务派在兴建军事工业的同时,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为此“百方罗掘”但仍“不足用”,洋务派领导人李鸿章认为泰西各国是以工商致富,由富而强,认为“求富”是“求强”的先决条件。于是洋务派开始将工业

3、范围扩大,兴办民用工业以“兴商务,竣饷源,图自强”。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开办轮船招商局,开始了“求富”之路,在此后的十余年间,煤矿、铁厂、缫丝厂、电厂、自来水厂、织布厂、电报、铁路相继建设,这些民用工业的创办打破了西方资本在中国的垄断,为国家回收了大量的白银,并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洋务运动自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开始,历经30余年,在洋务派的努力下,这三十年使得中国社会和中国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使中国一度有机会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但随着甲午战争的硝烟散去,中国被落后小国日本打败

4、,清廷面对来自朝野内外的责问不得不找出一个替罪羊来,于是洋务派和洋务运动变成为了甲午战败的罪魁祸首,打开的国门再次重重的关上,从此原本和中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日本一跃成为世界一流强国,而中国则自甲午以来一蹶不振至今。退出历史舞台明治维新背景德川时代(1603—1867年)的日本是一个封建制的国家。在德川幕府统治的初期,日本仍然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18世纪中叶起日本农村的自然经济开始向商品经济转化,并逐渐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倒幕运动的原因在德川时期,占统治地位的是

5、幕藩领主土地所有制。幕府禁止土地买卖,新兴地主的土地所有权无法得到法律的承认在德川时期,日本在选拔和任用官吏方面,实行的是世袭门阀制。幕府和诸藩的各种官职,均依武士等级身份的高低来分配。“权门武士”把持了政府要职,一些门第较低而富有才干的下级武士则无缘获得较高的职位对门阀制早已怀有不满情绪的下级武士,由于经济地位的急剧恶化而“恨主如仇”。这就使武士等级内部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对上层武士产生了强烈的不满情绪,幕府统治时期的日本国际方面的压力1954年3月幕府被迫在神奈川同培里举行谈判,签订了《日美和好

6、条约》。这是日本同外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1856年8月,美国任命的驻日本总领事来到下田,同幕府进行谈判。他利用英、法在中国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进行恫吓,终于迫使幕府于1857年6月签订了《日美友好通商条约》同年,英、法、俄、美也同日本缔结了通商条约。因为这些条约均签订于安政五年,通称“安政五国条约”从1859年7月起,日本据约正式开港通商,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供应地,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倒幕运动“安政大狱””和“樱田门之变”“下关战争”和“八一八政变”“禁门之变“戊辰战争

7、”明治政府的资产阶级改革“奉还版籍”和“废藩置县”废除封建身分制度和取消武士特权土地改革殖产兴业制定宪法和召开国会同样是自救运动,明治维新运动使日本迅速走上了近代化的道路,而洋务运动却并未使中国摆脱不幸的命运。正如左宗棠所说,明治维新是“操舟跨骏”,洋务运动则是“结筏骑驴”。为什么两次运动会有如此巨大的差距呢?背景比较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初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起义中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兴起的。当时清政府的统治可以说是岌岌可危了。国内局势动荡不安,国外又有西方列强残酷的侵略与剥削,而相比之下,

8、明治维新前的日本和当时许多亚洲国家一样,依然是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封建社会,腐朽的封建统治以及长达二百多年的“锁国政策”使日本生产落后,人民穷困不堪,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同时,日本被迫“开国”,同西方列强缔结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同中国一样,日本也陷入了严重的民族危机之中。运动的具体改革内容比较日本的明治维新运动实行了全面的,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他们不仅在器物技艺的层次上向西方学习,进行变革,而且在政治制度、经济组织、社会结构、教育制度、财政制度及文化思想等方面,也同样进行了全盘性的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