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小学语文第八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专家评课

全国小学语文第八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专家评课

ID:13120757

大小:78.50 KB

页数:33页

时间:2018-07-20

全国小学语文第八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专家评课_第1页
全国小学语文第八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专家评课_第2页
全国小学语文第八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专家评课_第3页
全国小学语文第八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专家评课_第4页
全国小学语文第八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专家评课_第5页
资源描述:

《全国小学语文第八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专家评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全国小学语文第八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专家评课(摘录)杨屹校长评课实录(会场一)【杨屹:特级教师,现任山东省青岛市实验小学校长】各位代表大家好,非常珍视能有这么一个宝贵的机会,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同仁来分享我的心得。  两年一度的全国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是从事语文教学同仁们心中期盼的盛会。回顾着全国小语会多年来教学改革的探索之路,思索着上课教师展示的研究成果,不禁想起贾平凹先生的《一只贝》。一只贝,因痛苦磨制而成长为一种永恒的美丽;一节课,因用心研磨而散发出无限的魅力;一位教师,因丰富的磨砺而让生命绽放绚丽的光彩;一群执着教育的人,因对信念的追求与坚守而为孩子们撑起一

2、片蔚蓝的天空。    一、问题提出   第八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的研究主题是从“教会知识”转向“教会学习”。从以知识为中心组织教学,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展开学习;从依据认知规律,进行知识认知,转向帮助掌握主动获取知识,认知未知世界的方法。问题的提出基于我们多年的研究进程及时代发展需求,是一次语文教学从观念到行为的变革式探索。   (一)研究进程    每次阅读教学观摩活动,都围绕我们面临的热点、难点问题,以任务为驱动,以课例为载体,交流探讨、反思总结,其研究成果已起到推进小学语文教学改革里程碑式的作用。    2002年第四届观摩活动,正值课改初期,肩负着将新的课程理念落实于

3、教学实践的责任,会议研讨主题是:体现先进的课程理念,实现教学目标三维整合,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开发课程资源。    2004年第五届观摩活动,正值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由实验阶段转入推广阶段的重要时刻。会议以“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为主题,进一步明确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方向,在继承语文教育优秀传统的基础上着力创新。   2006年第六届观摩活动,立足语文学科的特性,针对“得意而忘言” 的失衡做法,关注“怎样更好地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如何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力图准确把握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   2008年第七届观摩活动,继续关注语文本体的回归,将

4、“进一步优化语文教学,提高教学实效性”确定为研讨主题。    在研究进程不断向纵深推进的历程中,我们共同迎来了本次研讨活动。我们将审视语文教学的视角由“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从关注教师怎样教好,到思考学生怎样学好。   (二)时代背景    这是在课程改革进行到第九年的今天,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进入学习实施阶段,在中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进程中,提出的一个重要命题。这个命题更加高屋建瓴、审时度势,它站在国家未来发展的高度,在教育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视野下,明晰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我们深知,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仅仅依靠已经掌握的知识,

5、就能赢得竞争的可能性越来越小。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已成为真正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只有具备知识更新能力的人,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具备运用知识和创新知识能力的人,才能够在未来社会立于不败之地。正如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所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教育应该较少地致力于传递和储存知识,而应该更努力寻找获得知识的方法。”可见,学会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策略已成为人类在未来社会生存发展的必备素质。二、课例启示(一)学什么    从生命活动的视角来看,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传授与学习的过程,而且还是教师与学生共同进行生命活动的过程。生命无

6、价,童年只有一个,我们用孩子有限的童年时光,用获取知识、增长技能的黄金时 段去交换低效低质的课堂学习,是否为等值交换?   1.学需知   用宝贵的40分钟,去学习孩子们应该学到的东西。教师按照课程标准,落实各学段教学目标。值得注意的是:要高效达成每课时教学目标,必须保证课时教学质量,做到省时、高效。   2.学未知   学习的本质是创造最近发展区,教学的本质是引发最近发展区,是唤醒和启发。我们应关注学生最近发展区,将珍贵的时间用在解决学生困惑点及学习难点上。   从认知发展维度看教学,有下限和上限之分。在学生已有的发展水平基础上进行教学,是定向于学生已经成熟的认知水平的教学设

7、计,即使设计得再巧妙,也只能属于下限的教学。上限的教学着眼于学生未来可能的发展。《石榴》一课关注学情,基于学生的预习起点和理解起点,有效点拨提升,给予我们很好的启示。   (二)怎样学   1.扎扎实实地学    读书时间比较充裕。这是本届观摩活动本会场课例的普遍现象,相对前几届观摩活动而言,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让学生有安静的时 间,潜心阅读,是阅读教学效果的最重要的保障。《匆匆》等多个课例出现了连续5分钟乃至更长时间,让学生静静地读、默默地想,拿着笔批注式的阅读。这显然加深了阅读理解的程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