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自然概况

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自然概况

ID:13126923

大小:3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20

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自然概况_第1页
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自然概况_第2页
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自然概况_第3页
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自然概况_第4页
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自然概况_第5页
资源描述:

《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自然概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自然概况阿巴嘎旗地处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中北部,东经113°27′~116°11′,北纬43°04′~45°26′。东与东乌旗、锡林浩特市为邻;南与正蓝旗接壤;西与苏尼特左旗毗连;北与蒙古国交界,国境线长175公里。全境南北长约260公里,东西宽约110公里,总面积27494平方公里。至2005年底总人口43038人,其中蒙古族占总人口的55.2%;牧业人口2.1万人、占总人口的47.9%。由蒙、汉、回、满等9个民族组成。  旗人民政府驻别力古台镇,邮编:011400。代码:152522。区号:0479。拼音:AbagaQi。 【行政区划】阿巴嘎旗辖3个镇、3个苏木:别力古

2、台镇、查干淖尔镇、洪格尔高勒镇,那仁宝拉格苏木、吉尔嘎朗图苏木、伊和高勒苏木。全旗现辖71个嘎查、4个社区居委会,1554个浩特(牧业点),另有煤矿、林场、渔场各1处。【历史沿革】阿巴嘎旗是由一个古老的部落演变而来。“阿巴嘎”系蒙古语音译,汉语“叔叔”之意。因部落首领为元太祖成吉思汗同父异母弟别里古台后裔,故将其所率部落称为“阿巴嘎”部,延用下来。     6据史书记载,该地汉为上谷郡北境;晋为拓拔氏居地;隋、唐为突厥所居;辽为上京道西境;金属北京路西北境;元属上都路;明为察哈尔万户地。17世纪,阿巴嘎右翼旗、阿巴嘎左翼旗、阿巴哈纳尔右翼旗、阿巴哈纳尔左翼旗先后建制,清政府对其均设札萨克

3、统治,世袭罔替。隶属于锡林郭勒盟。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原封不动地保留了封建王公的统治地位和一切待遇。抗日战争爆发后,此地被伪蒙疆统治,日本侵略者疯狂掠夺畜产品资源,阿巴嘎草原满目疮夷,人民饱受苦难。1946年春,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首次派出以中共党员为骨干的工作组来到阿巴嘎草原开辟工作,建立民主政府。草原上的广大贫苦牧民从此摆脱了封建剥削的桎梏,获得民族的解放。从1947年开始,阿巴嘎旗一直隶属锡林郭勒盟。     1948年,阿巴嘎右、阿巴哈纳尔右旗合并为西部联合旗,阿巴嘎左、阿巴哈纳尔左旗合并为中部联合旗。1952年,中、西部联合旗合并,统称为西部联合旗,旗政府驻地设在汉贝庙。195

4、6年7月,西部联合旗改称为阿巴嘎旗。1959年9月、1963年12月先后将阿巴嘎旗的伊勒图人民公社,阿尔善宝拉格人民公社划归阿巴哈纳尔旗(今锡林浩特市)。此后,行政区域再无变化。旗政府所在地别力古台镇(原汉贝庙)位于阿巴嘎旗中部,是全旗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 【地形地貌】阿巴嘎旗受新华夏系构造影响,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海拔高度960~1500米,从形状上可划分为低山丘陵、高平原、熔岩台地、沙地四个类型。低山丘陵主要分布在旗北部和西部零星地带,海拔高1100~1500米。基岩主要由碎硝岩、砂砾岩、玄武岩组成。高平原主要在旗中部,海波高960~1500米,由第三纪白垩系砂岩、泥岩组

5、成,十时毫6平坦,其上分布有火山锥及平顶状熔岩丘和大小不同的洼地。熔岩台地主要分布在旗中东部地区灰腾锡勒和北部边境线一带。海拔高在1040~1380米。基岩由玄武岩组成,台面略有起伏,其上零星分布火山锥,火山口及剥蚀洼地。沙地分布于旗南部系浑善达克沙地北部边缘,海拔1100~1300米,沙地表层为湖相沉积物第四系冲状物,沙地多属呈东南向带状分布的固定、半固定沙丘,丘间有大面积的草滩及洼地,洼地多有湖泊及下湿地分布,并有较多的泉水露出形成小河。【气候资源】阿巴嘎旗地处中纬度西风气流带内,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主要特点:冷暖剧变,昼夜温差大,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春秋两季多寒潮大风,冬季寒

6、冷漫长,夏季温凉短促。光能本旗光能充足,年日照时数在2930~3350之间,年平均辐射总量为5948兆焦耳/米2,为我国光能丰富区。温度年平均气温0.7℃,年平均气温2.8℃。气温在0℃以上的初日一般在4月中旬,终日在10月中旬;5℃以上的初日在4月下旬,终日在10月上旬;全无霜期100~110天;最长149天;最短78天。积雪期217天。降水全旗降水量平均为245毫米,但分布不均。东南部由于纬度低,年降水量在270毫米以上,而西北部不足230毫米,最大年降水量为439.9毫米,最小降水量为127.0毫米,5~8月是降水多、光照时间长、热量集中时期,对动物、植物的生长发育十分有利。风能全

7、旗盛行偏西风,唯独6月和8月是东北风。年平均风速为3.8米/秒,风速最小中心带是新浩特镇,平均为3.5米/秒。风速最大的是伊和高勒地区达5.2米/秒,这一风能资源,正在全旗牧民生活中逐步发挥作用。主要气象灾害全旗灾害主要有:旱灾、白灾、黑灾、寒灾、雨雪灾、风灾、洪水灾等,干旱分为春旱、夏旱、秋旱3种。白灾主要发生在11月~2月,11月发生最为严重。白灾可分为一般白灾、严重白灾和特大白灾,牲畜损失惨重。6黑灾主要出现在11月~2月,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