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校园安全——主题班会

大学生校园安全——主题班会

ID:13130835

大小:2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0

大学生校园安全——主题班会_第1页
大学生校园安全——主题班会_第2页
大学生校园安全——主题班会_第3页
大学生校园安全——主题班会_第4页
资源描述:

《大学生校园安全——主题班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备课时间:2011年授课时间:2011年授课人: 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加强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打造平安和谐校园。本次主题班会主要包括“学生安全上网”、“学生暑期打工安全”、“校园安全—防盗、防火、防骗”以及“反传销”等方面的内容。一、校园常见的治安问题   高等学校人员集中且构成复杂,校园犹如一个小社会。因此,治安工作任务艰巨。学校的每一位同学均有责任和义务,努力维护校园治安的稳定,同一切违法违纪的行为作斗争。    校园常见的治安问题:    1、违法、违纪、犯罪的行为。如偷盗、赌博、打架斗殴、伤害、破坏公私财产、流氓滋扰和其他违法、违纪、犯

2、罪活动。    2、火灾。如违章用电,使用大功率电器,使用明火不慎,乱扔烟蒂等引起的火灾。任何火灾都有破坏性,会造成集体和个人的财产损失或人员伤亡,影响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3、意外事故。如因户外剧烈运动、野外实习、军训等活动不当引起的事故或骑车、驾车不慎而发生的车祸等,造成人身伤亡。   4、严重违反校规校纪。如人为损坏学校的公共设施和财产,无端聚众哄闹、滋事造成校园秩序和混乱,干扰和阻碍正常的教学和生活,产生恶劣影响。 二、治安防范常识   为保障师生员工的人身安全,使集体、个人财物不受侵害,每个同学应掌握下列治安防范常识:   1、遵守作息制度。

3、晚9:30以后,女同学尽量不要在教室、实验室等地单独行动,熄灯前应及时回到宿舍就寝。   2、晚间或节假日外出活动,应结伴而行,尤其是女同学。   3、外出应随身携带学生证和居民身份证,并防止钱物被扒窃。   4、交友应谨慎(特别是交异性朋友),对身份不明,夸夸其谈,竭力吹嘘自己社会关系的人不要轻信,要冷静分析,以防上当受骗。   5、同学之间相处要讲团结、讲礼貌、讲文明、讲道德,不为小事争吵,甚至打架斗殴、聚众哄闹,造成伤害。   6、大学生不得酗酒,特别要防止酗酒后行为失控,造成损害。   7、出门时一定要锁好门,住一楼的同学要关好窗户。不能将不熟悉的人随便

4、带进宿舍,更不得擅自留宿外人。   8、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贵重物品和钱包,不要在公共场合点钱或炫耀自己的贵重首饰等物品;有自行车的同学一定要购置优质的锁具,不要用劣质锁;有笔记本电脑的同学,宿舍门和书柜门一定要换优质的锁。   9、各类卡、证应妥善收放,以防丢失;如果手头有暂时不用的多余现金,应及时存入校内银行。   10、随身携带的书包物品等不要乱丢乱放,以免遗失。   11、掌握自己物品的特征,必要时可做上记号,以便万一丢失后查找或辨认。     三、校园防火规则    1、防火须知:    吸烟:学校的教室、图书馆、公寓、实验室、资料室等公众场合一律禁止吸烟

5、。在其他场所吸烟时要特别注意,不要将点燃的香烟随意乱放,烟头一定要熄灭。烟头尚未冷却时不能随处乱倒。    灯火:严禁在公寓宿舍内生明火、使用电热器、热的快、点蜡烛、点煤油灯、烧酒精炉和焚烧杂物等。    严禁私拉乱接电线,不要将过多的插头插在同一个插座上。停止用电时,一定要拔下插头,切断电源。     2、发生火灾的处理:    一旦发生火灾,每个师生员工都有义务扑救,争取将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应了解消防器材的位置,如灭火器、报警装置、防火太平门通道等,应掌握灭火器等设备的使用方法。    如果发现火情:    第一、立即拔打"119"火警电话。    

6、第二、高声呼救,引起周围人群的注意,前往扑救。    第三、立即切断电源,就近取水取物扑救,不要盲目进入着火的房间(必要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后方可进入)。    第四、不要从二楼以上的地方贸然跳下。    第五、注意人身安全,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伤害(如人身着火,切忌奔跑,应就地打滚或脱掉衣服,设法将火扑灭)。    四、如何防骗   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由于它一般不使用暴力,而是在一派平静甚至"愉快"的气氛下进行的,受害者往往会上当。提防和惩治诈骗分子,除需要依靠社会的力量和法治以外,更主要的还是大

7、学生自身的谨慎防范和努力,认清诈骗分子的惯用伎俩,以防止上当受骗。   1、校内诈骗作案的主要手段①假冒身份,流窜作案--诈骗分子往往利用假名片、假身份证与人进行交往,有的还利用捡到的身份证等在银行设立账号提取骗款。②投其所好,引诱上钩--一些诈骗分子往往利用被害人急于就业和出国等心理,投其所好、应其所急施展诡计而骗取财物。③真实身份,虚假合同--利用假合同或无效合同诈骗的案件,近几年有所增加。一些骗子利用高校学生经验少、法律意识差、急于赚钱补贴生活的心理,常以公司名义、真实的身份让学生为其推销产品,事后却不兑现诺言和酬金而使学生上当受骗。④借贷为名,骗钱为实-

8、-有的骗子利用人们贪图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