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隐藏基础实验

信息隐藏基础实验

ID:13130984

大小:942.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7-20

信息隐藏基础实验_第1页
信息隐藏基础实验_第2页
信息隐藏基础实验_第3页
信息隐藏基础实验_第4页
信息隐藏基础实验_第5页
资源描述:

《信息隐藏基础实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实验一基于图像的LSB信息隐藏算法一、实验目的1、了解和熟悉数字图像的读入和显示等基本操作。2、了解不同“位平面”对图像质量的影响。3、掌握不同图像格式之间的转换方法。4、熟悉和掌握基于图像的LSB信息隐藏算法。5、掌握对LSB算法的不可感知性的客观评价。6、掌握LSB提取算法。二、实验内容1、结合EXZAMPLE.M,查看不同“位平面”对图像质量的影响。(1)运行example.m程序,将“位平面”的第7、8位设置为‘0’,得到如下结果,如图所示:由图分析得:去掉第7、8为,此两位(低位)对图像质量没有明显影响,没有携带图像的有用信息。(2)运行example.m程序,将“位平面”的第3

2、、4位设置为‘0’,得到如下结果,如图所示:由上图分析:对比左右两幅图像,可以看出去掉第3、4位对图像质量有较为明显的影响,携带有图像的有用信息。(2)运行example.m程序,将“位平面”的第1、2位设置为‘0’,得到如下结果,如图所示:由图分析:对比左右两幅图像,可以看出去掉第1、2位对图像质量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携带有图像的大量有用信息。由此程序可以得出,不同“位平面”对图像的质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第1、2位携带有有用信息,而第7、8位不含有图像的有用信息。2、运行water.m程序,理解不同图像格式之间的转换方法。运行water.m程序,得到如下结果,如图所示:分析:可以在图像不同

3、格式(RGB、灰度、二值)之间进行转换。3、阅读并"完善"imbed.m内容,掌握基于图像的LSB信息隐藏算法。(1)填写完善imbed.m程序,填写部分如下所示:(2)运行已完善的imbed.m程序,得到如下结果,如下图所示:分析:将水印嵌入灰度图像的“位平面”第N=6位,得到上图右图所示,与原图视觉效果没有区别,嵌入成功。4、编写matlab函数:sse(f,f0)、mse(f,f0)、psnr(f,f0),实现对上述算法不可感知性的客观评价。(1)编写完成see(f,f0)函数,编写完毕如下所示:然后,在command窗口输入如下程序:Img_imbeded=imread('Img_

4、imbeded.bmp');Img_cover=imread('lena.bmp');Img_sse=sse(Img_imbeded,Img_cover)运行得到图像的总方差值:(2)编写完成mse(f,f0)函数,编写完毕如下所示:然后,在command窗口输入如下程序:Img_mse=mse(Img_imbeded,Img_cover)运行得到图像的总方差值:(3)编写完成psnr(f,f0)函数,编写完毕如下所示:然后,在command窗口输入如下程序:Img_psnr=psnr(Img_imbeded,Img_cover)运行得到图像的峰值信噪比值:单位为dB(分贝)分析:对伪装后

5、的图像和载体图像进行不可感知性的客观评价,可以看出这种隐藏的峰值信噪比比较大,效果不是很好!5运行detect.m程序,理解和掌握LSB提取算法的实现。运行detect.m程序,得到如下结果:容易看出所隐藏的信息被成功的提取出来,算法正确!(3)当取“位平面”N=8,运行Imbeddedm.m和dectect.m程序,得到如下结果,如图所示:嵌入效果稍比N=6好些,提取出的秘密信息也正确!进行不可感知性评价,运行sse(f,f0)、mse(f,f0)、psnr(f,f0)函数,得到如下结果:与N=6相比其峰值信噪比增大,不可感知性更加好。故可得出,将秘密信息隐藏在最低位效果比较能取得较好的

6、嵌入效果。三、分析及讨论通过这个实验,了解和掌握了LSB的隐藏算法以及提取算法,这是将每个像素点化为8位的“位平面”,在低位嵌入秘密信息,以达到隐藏信息的目的。此方法存在一种缺陷,即提取信息时须知道信息隐藏“位”,抗攻击能力不高。此外,在编程中应特别注意变量的类型,否则会造成错误。实验二基于变换域的信息隐藏算法一、实验目的1、复习理解基于变换域的信息隐藏技术相关内容。2、掌握基于变换域的信息隐藏方法。3、了解DCT变换及其系数分布。4、了解掌握相应的秘密信息提取思路,并编写提取程序。5、总结DCT变换信息隐藏的思想并改进之。二、实验内容1、复习教材中基于变换域的信息隐藏(数字水印)技术相关

7、内容。目前主要使用的变换域方法有:离散余弦变换(DCT)、离散小波变换(DWT)、离散傅里叶变换(DFT)等。本实验主要探讨离散余弦变换(DCT),DCT变换首先将载体图像分为8x8的像素块,然后进行而为DCT变换,得到8x8的DCT系数这些DCT系数从低频到高频按照Zig-Zag次序排列,左上角部分为直流和低频系数,右下角部分为高频系数,中间区域为中频系数。一般将隐藏信息嵌入在载体中的中频部分,保持了图像的可视性。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