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超临界锅炉(1000mw)安装技术交底

超超临界锅炉(1000mw)安装技术交底

ID:13131643

大小:280.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07-20

超超临界锅炉(1000mw)安装技术交底_第1页
超超临界锅炉(1000mw)安装技术交底_第2页
超超临界锅炉(1000mw)安装技术交底_第3页
超超临界锅炉(1000mw)安装技术交底_第4页
超超临界锅炉(1000mw)安装技术交底_第5页
资源描述:

《超超临界锅炉(1000mw)安装技术交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超超临界锅炉(1000MW)安装技术交底超超临界锅炉(1000MW)特点:锅炉工程量大,安装工期长,作业面广,涉及工种多,交叉多而成为工程建设的主线,同时作为超超临界锅炉,新材料的焊接数量多,焊接工期长。锅炉上下部水冷壁全部由垂直管膜式水冷壁构成,上下部水冷壁之间设有混合集箱。炉膛上部布置屏式过热器,沿烟气流程方向分别设置二级过热器(大屏)和三级过热器(后屏),折焰角上方布置有四级过热器(末过)。在水平烟道处布置了垂直二级再热器(高温再热器)。尾部竖井由中隔墙分隔成前后两个烟道。前部布置水平一级再热器(低温再热器)和省

2、煤器。后部布置水平一级过热器(低温过热器)和省煤器。在后竖井烟道底部设置了烟气调节挡板装置。烟气通过调节挡板后又汇集在一起经两个尾部烟道引入左右各一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锅炉启动系统为带再循环泵系统,二只立式内置式汽水分离器布置于锅炉的后部上方,由后竖井后包墙管上集箱引出的锅炉顶棚包墙系统的全部工质均通过4根连接管送入二只汽水分离器。在启动阶段,分离出的水通过水连通管与一只立式分离器贮水箱相连,而分离出来的蒸汽则送往水平低温过热器的下集箱。分离器贮水箱中的水经疏水管排入再循环泵的入口管道,作为再循环工质与给水混合后流经省

3、煤器—水冷壁系统,进行工质回收。除启动前的水冲洗阶段水质不合格时排往扩容器系统外,在锅炉启动期间的汽水膨胀阶段、在渡过汽水膨胀阶段的最低压力运行时期以及锅炉在最低直流负荷运行期间由贮水箱底部引出的疏水均通过三只贮水箱水位调节阀送入冷凝器回收或通过炉水循环泵送入给水管道进入水冷壁进行再循环。20借助于再循环泵和给水泵,在锅炉启动期间水冷壁系统内始终保持相当于锅炉最低直流负荷流量(25%BMCR),启动初期给水泵保持5%BMCR给水流量,随锅炉出力达到5%BMCR,三只贮水箱水位调节阀全部关闭,锅炉的蒸发量随着给水量的增加

4、而增加,而通过循环泵的再循环流量则利用泵出口管道上的再循环调节阀逐步关小来调节,当锅炉达到最小直流负荷(25%BMCR),再循环调节阀全部关闭,此时,锅炉的给水量等于锅炉的蒸发量,启动系统解列,锅炉从二相介质的再循环模式运行(即湿态运行)转为单相介质的直流运行(即干态运行)。过热器采用煤/水比作为主要汽温调节手段,并配合三级喷水减温作为主汽温度的细调节,喷水减温每级左右二点布置以消除各级过热器的左右吸热和汽温偏差。再热器调温以烟气挡板调温为主,燃烧器摆动调温为辅,同时在再热器入口管道上布置有事故喷水装置。锅炉采用二级点

5、火方式:高能电火花点火器-主油枪-煤粉燃烧器。锅炉采用无分隔墙的八角反向双火焰切圆燃烧方式。每台锅炉共设有48只直流燃烧器。燃烧器共分6层,每层设8只燃烧器,每层燃烧器由同一台磨煤机供给煤粉,采用PM型主燃烧器、上部燃烬风(OFA)及AA分级风的MACT燃烧系统。制粉系统选用中速磨煤机冷一次风机正压直吹式系统,每炉配6台中速磨煤机,BMCR工况下5台运行,一台备用,并配备6台与之相适的给煤机。锅炉除渣采用刮板捞渣机机械除渣装置。锅炉的结构特点:1、采用改进型的内螺纹管垂直水冷壁,即在上下炉膛之间加装水冷壁中间混合集箱,

6、以减少水冷壁沿各墙宽的工质温度和管子壁温的偏差,取消早期的在大直径水冷壁下集箱内装设小直径节流孔圈的设计,改为在小直径的下联箱外面较粗的水冷壁入口管段上装焊直径较大的节流孔圈以加大节流度,提高调节流量能力,然后通过三叉管过渡的方式与小直径的水冷壁管(φ28.6)相接,用控制各回路的工质流量的方法来控制各回路管子的吸热和温度偏差。2、在保证水冷壁出口工质必需的过热度的前提下,采用较低的水冷壁出口温度(421℃),并把汽水分离器布置于顶棚、包墙系统的出口,这种设计和布置可以使整个水冷壁系统包括顶棚包墙管系统和分离器系统采用

7、低合金钢SA213-T12(P12),所有膜式壁不需作焊后整屏热处理,也使工地安装焊接简化,对保证产品和安装质量有利。3、由于过热器和再热器大量采用优质高热强钢,管壁相对较薄,因此各级过热器可以采用较大直径的蛇形管(φ51~60)保证较低的过热器阻力,而在很多其它公司(特别是欧洲公司)的设计中,超临界和超超临界锅炉过热器均采用小直径管(φ38~44.5)以控制壁厚,这样导致较高的过热器阻力。204、汽温调节手段的多样化,除过热器采用三级六点的喷水外,直流运行时主要靠改变煤/水比来调节过热汽温,再热汽温主要调节手段为烟气

8、分配挡板,而以燃烧器摆动作为辅助调节手段,再热器还在再热汽的入口管道上加装事故喷水减温装置。过热器采用三级喷水能更好消除工质通过前级部件所造成的携带偏差,也增加了调温能力。5、为降低过热器阻力,过热器在顶棚和尾部烟道包墙系统采用二种旁路系统,第一个旁路系统是顶棚管路系统,只有前水冷壁出口的工质流经顶棚管;第二个旁路为包墙管系统的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