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及印刷期刊利用比较研究

电子及印刷期刊利用比较研究

ID:13132256

大小:2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20

电子及印刷期刊利用比较研究_第1页
电子及印刷期刊利用比较研究_第2页
电子及印刷期刊利用比较研究_第3页
电子及印刷期刊利用比较研究_第4页
电子及印刷期刊利用比较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电子及印刷期刊利用比较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电子及印刷期刊利用比较研究摘要:目的:比较电子与印刷期刊(两类期刊)利用特点,促进利用优化。方法:二维折线比较两类期刊利用发展,数据经SPSS16.0处理。结果:电子与印刷期刊利用特点为波型发展,前者为利用主体,后者存在利用需求。关键词:馆藏利用;期刊【中图分类号】G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8-0026-01期刊主要包括电子及印刷期刊,其利用影响馆藏服务。本文比较分析本馆2006-2011年印刷及电子期刊利用情况,提供其利用建议,以期促进医院图书馆馆藏服务。1对象与方法6第一,调查对象为本馆2006-2011年间“印刷期刊利用

2、记录”及“电子期刊后台记录”数据,其中后者包括维普医药信息资源的中文期刊数据库和大医100外网数据库。第二,本文对2006-2011年本馆两类期刊原始数据整理形成“馆藏资源频数表”,数据权重及计算经PSS16.0统计学处理,采用二维折线分析结果。第三,参考依据为《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评估》,优选代表性敏感的利用指标,主要包括查询人次、服务时间和借阅量等,为便于比较采用人次数、均数、增长率等量化单位。2结果2.1人员构成根据本院2006-2011年“印刷期刊馆藏服务记录”及“电子期刊馆藏后台记录”数据,累计查询人次650。其中,“电子期刊馆藏后台记录”中查询科室依次为内科

3、136人、外科106人、中医科87人、特检科42人、五官科34人、妇儿科9人。其次依序为行政43人、护士66人和其他42人。“印刷期刊馆藏服务记录”中查询科室依次为内科23人、外科16人、中医科16人、特检科1人、五官科18人、护士11人。2.2两类期刊资源利用情况本文包括比较两者的查询人次、人均咨询时间、人均借阅量以及他们的增长率等动态发展情况(见图1-6)。2.2.1查询人次及其增长率比较。图1示电子期刊和印刷期刊查询人次比较,前者发展呈波动势,2008年最多:135人,2011年最少:50人;后者2006年最多:58人,2009年最少,仅2人。进一步观察查询人次

4、增长率(图2),2009年两类期刊可见交叉点,此前电子期刊高于印刷期刊,此后相反,表明电子期刊查询人数为到馆主流,印刷期刊查询人数则存在利用需求。2.2.26人均咨询时间及增长率比较。图3可看出2006年两类人均咨询时间出现交叉后,电子期刊高于印刷期刊,其中,前者连年上升,2010年最长(30.27分),2011年减少(28.1分);后者2006年达最长:25.84分,之后呈波动发展。人均咨询时间增长率发展比较见电子期刊除2010年外均高于印刷期刊,环比发展呈下降势,2011年首次出现负增长为-7.17,或为增长平台期;而印刷期刊环比发展则为先升后降(图2)。2.2.

5、3人均借阅量及增长率比较。图5见两类人均借阅量发展不同,人均下载篇数高于人均外借册数,前者除2010年外均为正增长;后者为波动式发展。观察增长率可见两类发展波动具一致性。图6见2010年人均下载篇数环比增长现负增长,或与消极影响因素有关。3分析3.1研究结果:本馆电子期刊利用明显高于印刷期刊利用,成为馆藏利用主体;另一方面,印刷期刊低水平徘徊发展并具备利用需求;电子与印刷期刊利用多呈波型发展。3.1.1电子期刊利用高于印刷期刊利用成为馆藏利用主体,但发展不平衡。首先本馆利用资源格局变化:2007年起本馆提供维普科技和大医100期刊数据库电子期刊查询,各项利用指标成为利

6、用主体。其6次馆藏服务影响馆藏利用波型发展。消极因素影响馆藏利用减少,以2007、2009年两次馆址变迁为例,图书馆关闭或半关闭状态影响馆藏服务停止或缩小,电子期刊查询人次、人均下载量增长率等指标下降。相反,积极因素影响馆藏利用增加,如2009年本馆增加考试、诊断等信息查询服务平台后,人均查询时间、增长率等指标增长。再次2011年电子期刊人均咨询时间增长率为现负增长(-7.17%)或同外网服务削弱内网利用有关。3.1.2印刷期刊低水平发展,但存在利用需求。近年,本馆印刷期刊主要来源于免费获赠,数量为有限,陷入无书可看的尴尬,致使印刷期刊利用大幅降低,且低水平徘徊发展。

7、本馆为例,投入自2006年起向电子期刊倾斜后,2009年停止印刷期刊征订,其数量减少至53册。与此相对的是印刷期刊查询人次、人均咨询时间、人均借阅量等利用指标虽多低于电子期刊,但未见消失,提醒馆藏应为印刷期刊留一席之地,保障传统阅读习惯者和科技研究者利用。3.2研究比较、不足及发展方向:一是本文对两种期刊利用比较进行了连续五年的动态观察,旨在拓宽期刊利用研究面,不同于以往同类研究,如刘伟对传统型馆藏利用、何艳燕等对数字馆藏利用、赵静对年观察资源利用的比较等研究均同本在方法、内容及时间等方面有所不同。二是本文观察了2006-2011年电子及印刷期刊利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