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南站应急工程施工技术报告

杭州南站应急工程施工技术报告

ID:13136328

大小:2.47 MB

页数:59页

时间:2018-07-20

杭州南站应急工程施工技术报告_第1页
杭州南站应急工程施工技术报告_第2页
杭州南站应急工程施工技术报告_第3页
杭州南站应急工程施工技术报告_第4页
杭州南站应急工程施工技术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杭州南站应急工程施工技术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杭州南站杭长场站房应急工程施工技术技术报告完成单位: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三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二○一四年六月目录一、项目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4二、项目概述51工程概况52总体布置53地质水文条件63.1地质条件63.2水文条件7三、详细技术方案和路线71整体施工工艺流程72分项工序施工技术82.1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82.2玻璃纤维钻孔桩施工技术112.3SMW工法桩施工技术研究162.4三种基坑围护体对比222.5高压旋喷桩施工技术222.6降水方案242.7临时支撑施工242.8施工量测施工技术研究

2、262.9深基坑开挖技术382.10地下结构防水412.11主体施工452.12清水混凝土施工473质量、环境、工期保证措施503.1质量保证措施503.2环境保证措施503.3工期保证措施52四、所解决的关键或共性技术和创新点561关键技术562技术创新点56五、推广应用的条件、措施和前景分析及目前应用情况571玻璃纤维筋钻孔桩572SMW工法桩57六、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分析581经济效益582社会效益583环保、节能效益58七、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计划591存在的问题592下一步计划59一、项目研究的必

3、要性和重要性二、项目概述1工程概况1.杭州南站位于杭州市萧山区,杭州南站东距规划通城快速路约320m,西距商城中路约190m,北距朗家路约340m,南距商聚街约134m。杭州地铁5号线、11号线规划在杭州南站市政东广场设站。车站站场按7台21条线(其中12条到发线,9条正线)进行设计,到发线临靠站台,站房按照最高聚集人数2000人设计。2.本工程名称为新建杭长客专杭州南站站房工程,站房由-10.5m地下出站通廊、-5m夹层、-2.65m轨道层、0m站台层、4.0m夹层、9m高架层、15.04m高架夹层、钢结

4、构屋盖组成。3.结构形式:站房9m以下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局部大跨度梁采用后张有粘结预应力梁,15.04m高架夹层结构形式为钢框架,屋盖为双向平面钢桁架。4.轨道层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形式,顺轨向轴网9m+24m+9m,垂轨向最大轴网11.5m。东西向长247.02m,南北向最长127.2m,地下通廊处南北向长43.5m,在杭长正线、杭甬正线及普速场双层集装箱区域采用桥梁结构形式(该部分详见其他分册图纸),将轨道层结构分成4个温度区段,温度区段Ⅳ东西向最长,85.1m。5.高架层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框

5、架结构形式,大跨度梁采用后张有粘结预应力梁,板布置无粘结预应力筋抵抗温度应力。顺轨向轴网12m+2*9m+24m+2*9m+12m,垂轨向最大轴网28.75m.东西向长247.02,南北向最长127.2m,高架候车厅处南北向长86.4m。在对应杭甬场正线上方设置南北向伸缩缝一道,将高架层分成两个温度区段,温度区段Ⅱ区东西向最长,147.1m。6.高架夹层结构形式为钢框架,布置在高架候车厅的南北两侧,夹层钢柱生根在高架层混凝土梁上。在对应杭甬场正线上方设置南北向伸缩缝一道。屋盖结构形式为双向平面钢桁架,顺轨向

6、最大跨度42m,垂轨向最大跨度35.575m,屋盖支撑柱为十字型钢柱、格构柱以及圆形钢管混凝土柱,十字型钢柱柱顶铰接。南北向长140.5m,东西向长254.42m,屋盖未设伸缩缝。7.基础形式:柱下桩基独立承台、柱下条形基础梁+防水板。8.本工程±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值9.477m(黄海高程系统)。2总体布置杭长紧急工程基坑范围,即杭州南站C轴至1/F轴中间城市通廊和出站地道基坑。整个基坑呈长方形型,基坑总面积(含放坡面积)为3574m2。根据设计文件,本基坑分两部分施作,分别为I-1期杭长紧急工程、I

7、-2期杭长杭甬连接段。其中,Ⅰ-1期基坑2134m2,I-2期基坑1440m2。西南北东图2杭长客专杭州南站站房紧急工程平面示意图3地质水文条件3.1地质条件本工程地质情况自上而下分述如下:0-2杂填土(Q43ml):杂色,松散~稍密,稍湿。层顶标高1.80~7.93m,厚1.10~4.20m。1-1粉质粘土(Q43al+l):灰黄色、褐黄色,局部呈灰色,硬可塑,局部软可塑状。层顶标高2.78~7.71m,厚约0.70~5.00m。2-1粉土(Q42al+m):灰色、黄灰色,稍密~中密,湿~很湿。层顶标高-

8、0.39~6.21m,厚约0.64~7.60m。3-2淤泥质粘土(mQ41):灰色,饱和,流塑。层顶标高-22.76~4.01m,单层厚度2.10~33.10m。4-3粘土(Q32-2m):灰色、青灰色,饱和,软塑,局部可塑。层顶标高-31.99~-19.45m,厚度2.20~15.90m。5-3粘土(Q32-1m):灰色、褐灰色,饱和,软塑,局部可塑。层顶标高-39.40~-30.81m,厚度1.00~15.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