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校教师幸福感调研分析报告 - 幸福是一个充满困惑,充满神秘

北京高校教师幸福感调研分析报告 - 幸福是一个充满困惑,充满神秘

ID:13156040

大小:1.37 MB

页数:53页

时间:2018-07-21

北京高校教师幸福感调研分析报告 - 幸福是一个充满困惑,充满神秘_第1页
北京高校教师幸福感调研分析报告 - 幸福是一个充满困惑,充满神秘_第2页
北京高校教师幸福感调研分析报告 - 幸福是一个充满困惑,充满神秘_第3页
北京高校教师幸福感调研分析报告 - 幸福是一个充满困惑,充满神秘_第4页
北京高校教师幸福感调研分析报告 - 幸福是一个充满困惑,充满神秘_第5页
资源描述:

《北京高校教师幸福感调研分析报告 - 幸福是一个充满困惑,充满神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北京高校教师幸福感调研分析报告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吴启富孙际平姚丽芳郭友仙(获北京市教育工会2009年基层工会调研报告一等奖)52摘要:古今中外,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人们都把对幸福的追求视为最重要的生活目标之一。而高校教师作为一个独特的群体,有着自身的社会责任和情感生活,本文旨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根据教师的主观感受编制高校教师的幸福指数。本文调查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方工业大学等七所高校500名教师,收回有效问卷397份,从身心健康、物质条件、人际关系、个人价值实现、工作满意度、家庭生活状况和业余生活状况等七个方面了解高校教师的幸福感,在个体幸

2、福指数的基础上,编制了总体分类幸福指数和总体综合幸福指数。调查结果显示:北京高校教师总体综合幸福指数为71.55,低于同期北京市居民幸福指数;并对各影响因素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说明身心健康等因素对教师幸福感影响具有统计显著性。关键词:高校教师,幸福指数,检验52目录第一部分幸福感理论与发展综述3一、幸福感研究的范畴3二、幸福概念的界定7三、研究高校教师幸福感的意义8第二部分幸福指数测量方法10一、幸福指数的定义10二、幸福感指标体系设计10三、幸福指数的编制内容与方法12四、权数的确定13第三部分调查实证分析15一、调查方法与样本分布15二

3、、教师幸福指数现状描述16(一)幸福指数总体状况17(二)分项幸福指数18(三)幸福指数影响因素的相关性检验20三、不同人群的幸福指数24(一)性别与幸福感25(二)年龄与幸福感26(三)职称与幸福感28(四)职务与幸福感31(五)岗位与幸福感33四、幸福指数的进一步解读35(一)工作压力较大,身心健康不容乐观35(二)收入付出不相符,物质生活满足程度低38(三)高校管理体制需完善,公平公正认可度低40结束语44【参考文献】45【附录1】46统计图表目录46【附录2】48调查问卷4852幸福是一个充满困惑,充满神秘的千古难题,每个人都知道其

4、含义,但却无人能够精确定义。古今中外,差不多每个思想家都论述过幸福,但是关于幸福的每个问题,从幸福的定义、结构、类型到其规律,却一直扑朔迷离,没有定论。即使如此,也并没有阻挡人们对幸福的追求、思考与研究,虽然每个人幸福的原因可能不同,在所有文化中,人们都把幸福的追求视为最珍贵的生活目标之一。人们在对幸福的追求中进步。52第一部分幸福感理论与发展综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GDP也保持了高速的增长。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极大地丰富,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渐提高。然而,伴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的生活质量却并没有成比例的增长。与此

5、相反,很多人的生活质量却出现了下滑。究其原因,GDP只能从某个侧面反映人民的生活水平,但其衡量不出人们的幸福程度。正如美国前总统肯尼迪说过:“GDP衡量一切,但并不包括使我们生活有意义的这种东西。”正是由于这种原因,经济学家提出了生活质量的概念。强调精神生活水平对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意义。向传统经济学仅仅以收入水平等客观要素作为衡量社会发展和国民生活水平指标的做法发起了挑战。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后期,人们开始把生活质量的研究同社会指标结合在一起。一些研究者提出了采用幸福感作为反映生活质量的指标,由此而发展了生活质量意义上的幸福感研究。一、幸福感研

6、究的范畴幸福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主观感受。幸福感大致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加以把握。首先是满意感:个人的基本需要是否得到了满足,最基本的是身心健康,衣食无忧;其次是快乐感:即许多事情都能带给人快乐,其中也包括了一些周围环境的因素对幸福程度的影响;而幸福感的较高表现是价值感,它是在满意感与快乐感同时具备的基础上,增加了个人发展的因素,比如目标价值,成就感等等,体现出了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所以本文所研究的幸福感不同于单纯的只重视物质条件满足的享乐主义,还包括了更高层次的价值层面。幸福感研究主要是针对人们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我们将幸福感界定为人们依

7、据自己的标准对自身生活满意程度的认知评价。所以本文主要是从高校教师的个人健康,家庭生活,财产收入,社会生活,工作状况,个人发展等多个方面对高校教师52主观幸福感加以研究,以把握现今高校教师的生活质量及其精神状态。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描述性研究阶段(20世纪50年代—70年代),研究主要局限在资源分类和人口统计项目上。研究这只是将各类人群的幸福感进行了简单的测量,并描述和比较了其相应的幸福感水平。(2)理论建构阶段(20世纪70年代--90年代),主要的研究是建立了许多关于SWB(主观幸福感)的心理理论模型,并且仔细的研

8、究、验证、解释SWB的模型。(3)实证性研究阶段(20世纪90年代—现在),研究重点是结合多种方法测量幸福感,探讨提高人们幸福感的方法。在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中有生活质量意义和心理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