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中历史单元练习高三历史单元练习卷

深中历史单元练习高三历史单元练习卷

ID:13175122

大小:5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21

深中历史单元练习高三历史单元练习卷_第1页
深中历史单元练习高三历史单元练习卷_第2页
深中历史单元练习高三历史单元练习卷_第3页
深中历史单元练习高三历史单元练习卷_第4页
深中历史单元练习高三历史单元练习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深中历史单元练习高三历史单元练习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三历史科单元练习卷提示:先练后学,先学后教,学后总结;不动笔墨不看书,强化基础促能力。态度决定高度。把练习当考试,把考试当练习。先看书再做题,做题时不看书,做完题再看书。选择题要拿满分!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48题,共计48分)1.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重要转型时期,郭沫若把这一阶段比拟为“第一次五四运动”,指出是“社会的转变”促成了这一时代的“百家争鸣,群花怒放”。这一时期“社会的转变”的表现是①分封制崩溃,井田制瓦解②各种政治力量异常活跃③各种思想交相辉映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2、度确立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美国物理学家卡泼勒曾将老子的哲学思想与现代物理学进行过比较,他认为“‘道’暗示着‘场’的概念,‘气’的概念与量子‘场’的概念也有惊人的类似”。对卡泼勒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老子的思想为现代物理学提供了哲学框架B.老子“道”的观点蕴含了朴素唯物主义思想C.老子的哲学思想与量子论有相同的科学价D.老子的思想是现代物理学发展的理论源泉3.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宰相无权,则天下无纲,天下无纲而不乱者,未之或有。”因此他希望君主能“虚静以统天下”。下列思

3、想与王夫之这一主张最为相近的是A.老子无为而治思想B.韩非中央集权思想C.孟子民贵君轻思想D.孔子仁者爱人思想4.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礼”。下列对此评价正确的是①孔子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②孔子强调“礼”的实质是希望建立稳定的社会秩序③孔子的“仁”要求统治者“为政以德”,实质上是强调统治的艺术性④孔子“仁”和“礼”的主张对今天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建设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5.孔子认为作为社会性的人要“仁者爱人”,要“克己复礼”,因而其本质思想被

4、历代统治者所重视。其本质思想是指而然A.追求天下为公B.崇尚秩序C.主张仁政D.天人感应6.孔子主张社会和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德民”。这些主张产生共同的社会背景是A.社会动荡矛盾尖锐B.百家争鸣趋于合流C.分封制全面崩溃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7.孟子曰:“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雨不王者,未之有也。”这体现了他主张A.民贵君轻,长治久安B.仁者爱人,社会稳定C.为政以德,君民共乐D.克己复礼,和谐共处8.“明礼仪

5、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上述材料说明该思想家主张A.重视礼仪教化B.主张礼法并施C.强调严刑峻法D.提倡为政以德9.战国末期的韩非子提出了系统的法治理论和君主驾驭大臣的诸多权术,这代表了哪一种历史发展趋势A.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形成B.以德治国,实行“仁政”C.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D.建立大一统的专制国家710.战国后期,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吕氏春秋·不二》篇宣称“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故—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思想大一

6、统被提到了十分醒目的位置。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①建立地主阶级统治的需要②小农经济发展的需要  ③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④适应兼并战争的需要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1.法家思想在战国时期之所以能成为“显学”而备受推崇,是因为它 ①适应了当时社会政治改革的需要②符合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趋势③有利于统治者加强对人民的控制④强调树立君主个人权威以加强中央集权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12.“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提出这

7、一观点的思想家主张A.加强对人民的控制B.对人民宽刑薄赋C.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D.根据时代的变化进行改革13.汉初,刘邦崇尚黄老之学,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而70余年后汉武帝强行罢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这种文化政策变化的路径实际上反映了A.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此消彼长的残酷性B.从立国安邦到皇权专制的现实变化与需要C.道学理论的缺陷和新儒学的博大精深D.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争夺与利益分配的冲突14.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指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B

8、.正统的孔孟学说C.糅合了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等学说的儒学D.儒家学说与权术1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指的是A.“独尊儒术”体现了法家的思想专制原则B.法家思想是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C.儒家思想已经失去了先秦的“民本”特色D.法家学说被董仲舒全面吸收16.古代治国讲“帝道”(尧舜禹汤治理之道)、“王道”(德政)、“霸道”(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