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化”的服务理念及内涵

“正常化”的服务理念及内涵

ID:13187215

大小:51.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21

“正常化”的服务理念及内涵_第1页
“正常化”的服务理念及内涵_第2页
“正常化”的服务理念及内涵_第3页
“正常化”的服务理念及内涵_第4页
“正常化”的服务理念及内涵_第5页
资源描述:

《“正常化”的服务理念及内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正常化”的服务理念及内涵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日期:2007年08月13日访问次数:399每个人都有权利享受正常的生活内容的权利,这与他是否有某方面的能力缺失无关,即与他有“多正常”无关。什么是正常的生活内容呢?正常生活的保障与什么有关呢?正常的生活只属于正常的人吗?回答这些问题,也涉及到几乎每一个家长的一份忧虑和牵挂,相信在读完夫劳斯的文章后,您会有很多的启发!一、概念及起源在大约50年前的1959年,北欧的丹麦颁布了一个内容广泛的新[社会福利法],这项法律将公民社会中智力障碍人士的社会辅助原则置于一个完全崭新的基础之上。丹麦的法学家和

2、行政官员N.E.班克-米可斯(Bank-Mikkels)是这项法律的制订的重要参与者。在这部社会福利法的前言中,有一句话尤为引人注目,它后来被冠以“正常化原则”而闻名于世,这句话是这样说的:"正常化的意义是:允许智力障碍人士有尽可能正常的生活。"开始,这句话并没有产生理论上的结果。但是从此丹麦的新法律和不久之后邻居瑞典的立法都以这条原则为基准。十年之后,在专业文献中第一次出现了关于正常化原则的理论描述,当时主要是由瑞典的本特·尼耶(BengtNirje)。又隔了三年(1972年),美国的教授沃尔夫斯伯格(Dr.WolfWolfensberge

3、r)博士将这种已经在北欧出现的立法原则与美国的情况进行比较,这时在理论界引起了一场对正常化原则的深入探讨,结果使这一原则很快地得到国际上残障领域专家的关注和认可。二、内容及发展之后,关于正常化原则的定义出现了各种不同的版本,它们都在内容上有不同的扩展以及认识上的更新。各种版本虽有所不同,但在一点上它们却都是一致的。以下面是两个扩展后的版本实例:“让智力障碍人士在各个阶段都过上尽可能正常的生活。换句话说:围绕着智力障碍人士的所有努力都应该以实现符合当地文化特点的年龄、性别角色关系为目标。围绕着这一目标而提供的社会辅助应该尽可能的正常和少量,但要

4、尽可能的专业和全面。”“正常化原则是一种方法,它允许智力障碍人士获得成就的机会,与社会上的其他群体一样,接触并使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条件。”从各种不同版本的定义中,本特·尼耶(BengtNirje)发展出衡量正常化原则是否实现的八个方面:1正常的每日生活节奏变化:睡觉、起床、穿衣、吃饭、工作时间和业余时间的变换……这些内容的变换是否发生在一个智力障碍者的每日生活中——以同龄无障碍人群的日生活节奏为参照。2工作—消遣—居住地的分离:像社会中其他大多数的人一样,智力障碍人士在这三个重要的生活方面有明确地分离。其中包括:工作、消遣和居住在场所上的分离

5、,以及在这三个方面交往人群的分离。3年度生活节奏的正常化:生日、节假日、亲友往来,季节变化……所有这些无障碍人群在一年中要经历的事情,智力障碍人士在生活中也应该有机会去经历。4正常的生命进程:在对待智力障碍人士和与他们交往时,他们的年龄阶段得到尊重。即按照他们的年龄特点提供社会交往的机会。5需求得到尊重:智力障碍人士的愿望和决定不仅应该被认识到,而且要——尽可能地——得到尊重并有尝试它们的机会。6正常的性别交往:智力障碍人士也有性生活的正常权利。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严格的与异性分开是不能被允许的。虽然由此可能产生麻烦,如“被迫怀孕”,但这也不能

6、导致从一开始就将性生活列为智力障碍人士的禁区。7正常的经济条件:与社会中的正常人一样,智力障碍人士生活的经济水平受到法律的保护。8正常的设施(Einrichtung)水平:为智力障碍人士提供的设施使智力障碍人士的愿望和需求也同其他人一样有实现的可能。四、排除误解,追求理想正常化原则并没有给出具体的方式和措施,迄今为止在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完全彻底地实现了它。智力障碍人士生活的绝对正常化大概会永远是一个乌托邦。但正常化原则是一个强大的指导思想,它把家长、亲友、教师、社工、医务人员以及其他相关的专业人士的工作与智力障碍者的童年、青少年和成年时

7、期紧密地结合起来。同时也要避免对正常化原则的曲解。正常化原则并不意味着:2绝对的社会适应,例如:只是因为一个国家的失业率是15%,这个国家就应该将智力障碍人士的工作机会目标确定在:有15%的智力障碍人士没有工作。2取消为智力障碍人士提供的特殊辅助、服务和设施,因为它们不是“正常”的。反过来,所有的辅助都是必要的,只要它们的目的是为了使智力障碍人士的独立生活成为可能,而不是不自觉地使障碍人士因为它们的存在而有更大的依赖性。2绝对的同一性和社会融合。每个人——也包括每个智力障碍者——都有保持个性的权利。正常化原则应该确定的是,智力障碍人士在他们生

8、活的历程中,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有总体融合的可能性,但不是必须。五、沃尔夫斯伯格体系模式1972年,沃尔夫斯伯格博士作了一个尝试,将正常化原则从领域和影响方面进行体系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