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自然辩证法概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自然辩证法概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ID:13201207

大小:35.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7-21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自然辩证法概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_第1页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自然辩证法概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_第2页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自然辩证法概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_第3页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自然辩证法概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_第4页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自然辩证法概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_第5页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自然辩证法概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自然辩证法概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17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自然辩证法概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17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自然辩证法概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17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自然辩证法概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17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自然辩证法概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17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自然辩证法概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17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自然辩证法概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17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自然辩证法概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17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自然辩证法概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17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自然

2、辩证法概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17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自然辩证法概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17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自然辩证法概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17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自然辩证法概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17《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学习资料之二——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自然观是关于自然界及其与人类关系的总的观点;它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本体论基础和方法论前提;它和自然科学发展相一致,并随其每一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改变自己的形式;它在发展历程中,始终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等论争,并由此推动其演化和进步。辩

3、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自然观的高级形态,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核心;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具有革命性、科学性、开放性和与时俱进等特点的辩证自然观,是自然辩证法的重要理论基础。第一节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的思想渊源包括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的理论基础和重要标志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一、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是建立在古代科学技术基础上的朴素唯物主义和自发辩证法的自然观,它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的最初思想渊源。(一)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渊源和基础

4、1.原始社会的人类实践水平和认识能力低下,活动范围狭窄,他们对自然界既产生了客观现实的、朴素的观念,又形成了某些神秘的观念。2.奴隶社会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分工,产生了阶级的分化;哲学和自然科学相融合,形成了整体知识形态的自然哲学。(二)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观点和特征1.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主要观点是:自然界是具有无限多样性的统一体,它体现在具体的物质形态中;自然界“处于永恒的产生和消灭中,处于不断的流动中,处于无休止的运动和变化中”[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于光远等编译.人民出版社,1984.15.]

5、;人和其他动物都来源于自然界。2.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特征主要体现在:直观性、猜测性、思辨性等。(三)中西方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1.古代中国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观点。道、“五行”(金、木、水、火、土)、元气、太极等是自然界的本原;自然界的发展遵循相辅相成、中庸和谐的辩证法则;宇宙具有无限性和永恒性,是时间、空间、物质、运动的统一;人来源于自然界,并与其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关系;运用“阴阳”、“五行”和“气”等哲学思想和归纳、抽象等方法认识自然界。2.古代希腊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观点。水、无限者、

6、数、气、火、种子、“四元素”(土、水、火、气)、原子、“四因素”(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目的因)等是自然界的本原;自然界在其内部各元素间的矛盾作用下,无限和永恒的变化和发展着;人来源于动物,生物是进化的;通过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等路径和演绎推理等方法认识自然界。3.中西方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特点。在认识自然界的本原方面,都持有一元论或多元论的观点;在认识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方面,都主张人类来源于自然界;在认识宇宙方面,中国侧重研究宇宙的时间和空间等问题,希腊侧重研究宇宙的演化等问题;中国的“元气说”和希

7、腊的“原子论”是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杰出代表。(四)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作用1.它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的思想渊源。古代人从自然界本身及其相互联系和变化发展中认识自然界,蕴涵着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例如,赫拉克利特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结合起来,主张自然界不是人创造出来的,是变化和发展着的。他的思想被列宁称赞“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原则的绝妙的说明”[列宁.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74.395.],他被列宁称为“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列宁.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74.390.]。2.它从某一方

8、面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古希腊人阿利斯塔克的“日心说”、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和恩培多克勒的进化论等分别被近代的哥白尼、道尔顿和达尔文等人的科学发现所证实,成为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渊源和理论基础。这正如恩格斯所说,“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差不多可以找到以后各种观点的胚胎、萌芽。因此,如果理论自然科学想要追溯自己今天的一般原理发生和发展的历史,它也不得不回到希腊人那里去。”④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