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万家”发言稿

“访万家”发言稿

ID:13201620

大小:17.2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21

“访万家”发言稿_第1页
“访万家”发言稿_第2页
“访万家”发言稿_第3页
资源描述:

《“访万家”发言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访万家”发言稿 “访万家”发言稿 2012年10月8日全省召开深入推进“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的视频会议。随着教育的外部环境和条件在不断改善和优化,教育内部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因此我们全省开展了“比教学访万家”活动,随后学校也动员、部署、开展、推进了“比访”活动。 作为一位身处一线的青年教师,我认识到“比访”活动能提高教师专业素养,能进一步增强同家长、社会的联系,争取家长、社会对教育、对教师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因此在“访万家”活动中我积极参与,与班主任和其他科任老师完成了近20次卓有成效的家访,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好评,对教育教学工作起

2、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在上学期期末工作总结中,我有幸被学校评为“访万家”活动优秀教师,作为高一唯一一位非班主任教师获此殊荣我感觉很是惭愧,因为还有很多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做的比我好,并且还有教师在课内课外教研工作上比我做的要好,今天李主任要我在此和大家交流想法和体会,下面我就谈谈我的几点疏浅体会和想法,如有不妥之处还望大家批评指正。 1、让家访的老传统焕发新魅力  家访是我国一项老的教育传统,它能有效地促进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联系,它有助于教师更加全面的了解学生、了解学生家庭和家长,同时也可以让家长更加全面的了解学校和教师以及教育,家访让教师、家长和学生加强沟通和了解、交流

3、思想、统一认识、形成教育合力,从而让教育更加有效和高效。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革,家访这项老传统近十年在慢慢的被淡化,当然这也是有一些客观原因的,比如教师的工作负担在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也在加重、家长的事物繁忙、学生家庭多元复杂等等,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交流更多是通过家长会、电话、短信或者是少有的几次个别家长到校咨询。这样在无形之中就拉开了师生与家长之间的距离,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出现了一些脱节,也就会有家长“拜托各位老师加强管束和教育,小孩只听老师的话”之类的言语,甚至出现家长不理解教师的教育行为的误会,从我8年有限的工作经验来看,其实很多家长是希望自己能教育好小

4、孩但是苦于对小孩的思想了解有限和对小孩在校的表现情况不清楚而没有好的教育方法,如果此时教师能与家长很好的沟通互相交换信息,不仅能更好的促进教师在学校的教育效果更能让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助一臂之力,这样对学生的教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一位07级学生的亲身教育经历让我记忆深刻,该生在进校根本没有敢想考大学直到最终考入一本,这种变化是在其高一下学期6月份一次我与家长的交流后,其家长与我一直保持沟通交流互换学生学习、生活、思想的情况下才得以改变的,中途有其谈恋爱、逃学厌学、转科等等一系列的变故,但后来还是在我和家长理智、平静的分析和沟通中不断地引导改善了该生的学习习惯和思想

5、,从而是该生从低谷中走了出来。这一经历使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家长的期盼心情和聪明才智,也是使我感觉到了作为教师的成就感,但是这一切还必须依赖于家访这一老传统,当然我认为家访也不一定是必须到学生家里去访问,家访的核心是教师要与学生、家长保持经常的沟通和交流,现代技术也取代不了面对面地沟通,因为人是有感情的,需要面对面的交流来感化。因此我们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应该想尽办法让家访的老传统焕发新魅力,可以是形式和技术上的改进,但永远不能脱离面对面沟通交流的前提和基础。 2、通过家访让家长这只“手”也动起来 我相信家长都是欢迎我们教师去家访的,开展“课外访万家”活动,对家长也是个触

6、动,容易在教育中形成合力。前面我已经提到了家访可以促进学校、家庭、教师、学生、家长之间的互相了解和相互沟通,教育是需要合作的,学校教育的单方面作用是有限的,因此如何更大地挖掘家庭教育的作用就显的尤为重要。我校的学生家长应该来说总体素质都是比较高的,家长也都是希望小孩能够很好地成长和成才,那么我们教师是不是可以通过家访让家长更多的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思想波动,也能让家长了解学校教育情况和教师的教育方法理念,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调动家长这一方面的积极性,让家长更懂教育更加深入地参与到教育中,使家长在学生的教育中发挥到最大的作用,毕竟家长是学生最亲最近的人,也是可以给予学生

7、最多关心、最大影响的人,让家长们动起来了教师的教育岂不是更轻松容易些了。 3、家访让学生们也动起来 老师上门家访,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重视,这对学生是个激励。每个学生其实都是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和帮助的,当然平时老师也都关注了学生的学习和思想,但不一定有机会和学生交流让他们知道老师是关注过他们了解他们的习惯的,通过家访让学生自己了解到从生活习惯到勤奋学习、从同学交往到与老师交流、从时间分配到计划目标、从应考的速度功效到准确规范等等方面有哪些优点和不足之处,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指出问题、指明方向,可以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学生将来可以更好的面对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