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艺术插上科学的翅膀》教学设计

《给艺术插上科学的翅膀》教学设计

ID:13202982

大小:6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1

《给艺术插上科学的翅膀》教学设计_第1页
《给艺术插上科学的翅膀》教学设计_第2页
《给艺术插上科学的翅膀》教学设计_第3页
《给艺术插上科学的翅膀》教学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给艺术插上科学的翅膀》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人美版第十册第17课给艺术插上科学的翅膀辽宁省大连市春柳小学徐文颖一、教材分析(一)指导思想本节课属于“综合•探索”领域,与第18、19课构成一个学习单元。通过资料搜集、观察欣赏、分析讨论,了解科学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美术综合探索能力。通过本课教学,启发学生善于从科学的不同视角发现美、欣赏美,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汲取美。认识感受科学给艺术带来的方便快捷,及科学对艺术的影响力。使学生了解艺术与科学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热爱艺术、热爱科学的情感。(二)教学内容与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应知:初步了解艺术

2、与科学的关系,认识感受科学给艺术带来的方便快捷,及科学对艺术的影响力。应会:能够从生活中汲取美,认识感受科学、艺术对生活的影响。使学生了解艺术与科学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2.隐性内容与目标通过观察与分析,培养学生探究学习及科学艺术考察的能力。(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启发学生善于从科学的不同视角发现美、欣赏美,激发学生兴趣。难点:感受科学对艺术产生的影响。二、教学背景分析(一)解决重点与难点的要点通过欣赏了解科学与艺术作品间的关系,在分析讨论中感受科学对艺术产生的影响。在观察中了解艺术作品的科学构思。培养学生热爱艺

3、术、热爱科学的情感。(二)学习材料教师:教学PPT课件,美术书。学生:美术书及课前网络搜索的科学艺术资料。(三)教学评价1、教学评价方法自评、讨论、总结相结合。2、教学评价点欣赏感受的效果,分析评价的活动情况。三、教学过程(探究式学习)课题17、《给艺术插上科学的翅膀》执教者春柳小学徐文颖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初步认识了解艺术与科学完美结合的美。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与分析,培养学生综合探索的能力。3、情感目标:能够从生活中汲取美,认识感受科学、艺术对生活的影响。重点探究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事例。难点启发学生善于从科学的不同视

4、角发现美、欣赏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准备网络搜索查找有关艺术和科学相结合的事例与资料。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探究学习一、探究学习:(一)在科学中发现艺术美1、课件展示太空星云图片。(1)图片中的景象像什么?(眼睛)(2)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造型、色彩)(3)在平日里我们用肉眼能看到这么美的景象吗?(天文望远镜)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才使我们在遥远太空中发现了艺术的美景(板书出示:在科学中发现艺术的美)(4)你们还想再看一些这样的美丽的星云吗,下面我们就用美术的眼光来欣赏,这些美丽壮观的景象。(多幅星云图片欣

5、赏)(5)你能不能用美术语言,说说看到这些图片后的感受2、小结:是科学拓宽了人们艺术欣赏的新视野,为艺术的创作插上科学的翅膀,(出示课题)下面我们进一步来感受一下艺术与科学结合的美(二)用艺术表现科学1、展示《下楼梯的女人》。我们一起来欣赏法国著名画家杜尚的油画作品《下楼梯的女人》。给你什么特别的感觉?这种现象你在哪里见过吗?(一个人在下楼梯,而且好像是连续的动作画在了一起)点击出示用数码相机拍摄合成的击剑运动连续动作图片,与《下》对比观察:这张照片是用数码相机选用连拍功能后合成的,是不是和这幅作品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呢?引导学

6、生欣赏观察感受艺术美寻找科技内涵进一步感受艺术与科技的结合学生初步感受画面特点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首先感受摄影的艺术美,在欣赏的同时思考探究艺术创作背后的科技支持启发学生善于从科学的不同视角发现美、欣赏美,激发学生兴趣。通过摄影作品与原作的对比使学生发现科学与艺术的内在联系小结:通常的绘画是在平面上表现一个静止的瞬间影像,而杜尚正是看到了高速摄影机拍出的连动画面才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用独特的艺术创作表现了全新的科学技术。这幅作品打破了贯常的表现形式和局限,进行了新的有意义的尝试。2、欣赏修拉作品《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1)另

7、外一位画家则是研究并运用了光学原理来作画。请欣赏法国画家修拉的“点彩画”。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画家是怎样运用小色点来排列作画的。(2)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展示细节图)(3)小结:画家作画时没有将各种颜色混合在一起,而是将需要调和的小圆色点按照一定的规律并列排点在画布上,利用光学原理和人眼对环境色的自我调和功能而达到色彩的自然调和效果。是科学的发展激发了人们艺术创作的新灵感,用艺术去表现科学的新技术。(三)艺术与科学的完美结合。1、飞檐与斗拱:(1)展示世博中国馆图片:世博会期间中国馆的奇特造型每天都吸引了上万观众排队参观,你

8、认为它的造型奇特在哪?(上宽下窄)有没有什么想问的问题?(为什么要选用这样的造型?设计师受到什么启发?下面的面积这么小,为什么能托住上面那么宽大的顶部?)(2)请大家小组内交流一下,并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参与、指导。(3)小结:中国馆的屋檐设计灵感源于我国古建筑的传统造型“飞檐”,其中的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