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松球蚜云杉寄主及防治研究

落叶松球蚜云杉寄主及防治研究

ID:13221245

大小:2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21

落叶松球蚜云杉寄主及防治研究_第1页
落叶松球蚜云杉寄主及防治研究_第2页
落叶松球蚜云杉寄主及防治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落叶松球蚜云杉寄主及防治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落叶松球蚜云杉寄主及防治研究摘要:通过对落叶松球蚜发生为害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得出落叶松球蚜不仅为害落叶松针叶,同时也为害其寄主云杉的嫩芽,造成虫瘿,由于虫瘿保护了虫体,给防治工作造成很大困难。本文主要针对其在云杉上的危害及进入虫瘿前采取及时的防治,同时采取人工及营林管理措施,基本上控制了在云杉上的危害,而且也为具有转主为害的虫瘿类害虫的防治与管理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关键词:落叶松球蚜;云杉;防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审美情趣的改变,一种新的园林绿化树种正悄然兴起,云杉以其傲美的树形、长青的姿态逐渐被园林绿化工作者青睐,是理想的园林绿化基调树种及行道树种之一。但由于

2、落叶松球蚜在其上的为害日趋严重,大量的虫瘿不但破坏了树形的美观而且给树木生长造成严重影响。近几年来,一些植保工作者虽然在其生物学及防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涉及其在云杉上为害的防治,尤其是当瘿蚜一旦进入虫瘿,药剂就对其失去了作用。给防治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1 危害特点  落叶松球蚜AdelgesLadcisVallomt属同翅目,球蚜科,球蚜属。落叶松球蚜在我国分布较广。完成一生需要两个寄主:第一寄主是云杉属(Picea)树种,主要在其枝条端部产生大量的虫瘿而为害;第二寄主是落叶松属(Larix)树种,主要以侨蚜刺吸落叶松针叶及嫩枝汁液,并产生大量白色丝状分泌物,造成枝条霉污而干枯

3、。在本林区多危害的为云杉属。  2 发育虫型  落叶松球蚜是一种多太型球蚜,主要有如下虫型:干母:生活在第1寄主上,起源于有性蚜所产的受精卵;伪干母:生活在第2寄主上,起源于瘿蚜所产的无性卯;瘿蚜:越冬干母的后代,羽化后飞往第2寄主;侨蚜:同源于伪干母。生活在第2寄主上是伪干母营孤雌生殖产生的大部分无翅型后代;性母:是伪干母营孤雌生殖产生的另一部分有翅蚜,羽化后迁回第一寄主;有性虫:由性母所产的卵发育而成,卵黄绿色,分别长为雌虫和雄虫,雌成虫桔红色,雄成虫色泽较暗,触角和足较长;雌雄交尾后,雌虫仅产1粒卵,由此孵化出干母。  3 生物学特性  4月中下旬在云杉上越冬的干母开始活动

4、,经几次脱皮长成成虫,干母产卵非常多,平均每雌300粒左右。据观察在当地5月中旬为初孵化期,5月末为孵化盛期。5月中旬开始,由于干母的刺激,云杉新芽基部膨大形成虫瘿,5月末大批量的瘿蚜若虫进入虫瘿。6月初开始,具翅的性成虫由落叶松大批量地迁飞到云杉上,持续5日左右,多时几乎每个针叶上都有定居的性母成虫。6月中下旬,虫瘿增长迅速,而后不再增大,直至8月上旬开裂为止。开裂后具翅的瘿蚜老熟若虫爬出瘿外,附在近处针叶上,停息片刻脱皮羽化为有翅瘿蚜,全部飞到落叶松上,进行孤雌产卵,每雌产30粒左右,瘿蚜产的卵在8月中旬孵化。  5月初在叶松上的伪干母成虫产卵,5月末卵堆中孵化出的一部分若虫

5、羽化成具翅的性母成虫,迁飞到云杉,其中一部分孵化为雄虫,一部分孵化为雌虫,雌雄交尾,每雌只产一粒卵于粗皮下,为受精卵。8月初孵化为干母若虫,9月初定息在冬芽处越冬。伪干母产的卵堆中另一部孵化出的若虫,最终发育成无翅的孤雌生殖的侨蚜。侨蚜产的卵孵化以后,再发育成侨蚜,如此落叶松上不断地循环,每年发生4~5代,是为害落叶松的主要阶段。  4 防治方法  因落叶松球蚜有转主为害的特性,因此在造林时或园林绿设计及施工时,绝对避免落叶松与云杉混交和同地、同圃育苗,也避免这两树种近距离种植。对同时采用二树种的已定型,则要采取同时管理的方法。  早春防治关键在于抓住防治时机,第一初孵化的瘿蚜若

6、虫期:在5月末是孵化的初期与盛期,要选择敏感有效的药物,主要以溴氰菊酯、氯氰菊酯等喷雾防治。用药方法及时间云杉与落叶松上相同。经调查,通过初期和盛期的防治可控制75%以上的瘿蚜进入虫瘿,同时可杀死部分卵。第二注意性母成虫防治:据观测6月初大量的性母成虫自落叶松上迁回云杉上,在此盛期用药防治可杀死80%以上的性母成虫。第三人工剪除长出的虫瘿:用剪枝剪在8月上旬前,将虫瘿剪除烧掉或埋掉,剪时注意尽可能减少对枝条的伤害。  增施化学肥料,提高树体抗性。据调查树体生长健壮、枝叶茂密,不易遭此虫为害或被害较轻,反之则为害严重。施肥实验表明,春季对长势较弱的树体灌施硝铵等氮肥,在8月中旬对树

7、体增施过磷酸钙等磷肥,促进了树体增长,使之恢复健康生长,为害也明显减轻,而不施肥的则仍然较重。  通过上述化学防治和人工防治及林业措施,基本上达到了有虫而不成灾,为害由原来的平均每半米枝条6个虫瘿减少到1个虫瘿以下,近2年只需无公害预防及人工每年剪除长出的少量的虫瘿即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