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端防御弹炮结合武器系统

末端防御弹炮结合武器系统

ID:13221356

大小:35.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7-21

末端防御弹炮结合武器系统_第1页
末端防御弹炮结合武器系统_第2页
末端防御弹炮结合武器系统_第3页
末端防御弹炮结合武器系统_第4页
末端防御弹炮结合武器系统_第5页
资源描述:

《末端防御弹炮结合武器系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末端防御弹炮结合武器系统地面防空武器2005年第3期末端防御弹炮结合武器系统宋建国胡晓磊何军亚1引言在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中,空袭方采用先进的电子和光电对抗技术,隐身技术,远程精确制导技术,并配合饱和攻击和低空突防战术,使得地面防空体系的防御难度大幅度提高,空袭体系的突防概率成倍增加.地空导弹武器系统虽然具有作战空域大命中及毁伤概率高等优势,但是在空袭方采用低空,超低空突防时,由于地空导弹武器系统对低空突防目标发现距离近,准备时间短,往往使地空导弹武器系统猝不及防,来不及做出反应.而高炮武器系统由于反应快速,抗干扰能力强,可以及时对低空突防目标进行射击,可弥补中远程地空导

2、弹在近程防御的死区.将高性能,高射速的小口径高炮与近程防空导弹结合在一起构成的弹炮结合末端防御系统,能充分发挥导弹打点,高炮打面的优点,可获得1+1>2的高作战效能,使防空体系更加完整和严密.末端防御的弹炮结合武器系统主要作战任务是拦截低空超低空进袭的巡航导弹,兼顾打击低空来袭飞机,武装直升机等空中目标,保卫首都,军事等重点设施.2弹炮结合武器系统组成及作战过程2.1系统组成弹炮结合武器系统是指将高炮,地空导弹混合编排,共用目标搜索雷达,目标跟踪雷达或者光电跟踪仪(红外,电视,激光测距等组合),火控计算机,CI系统构成的防空武器系统.弹炮结合武器系统按照结合的程度

3、可分为松散结合,软结合和硬结合.其中,共用搜索雷达,指控系统,而跟踪雷达(或光电跟踪设备),高炮,地空导弹分开配置的称松散结合;在此基础上将跟踪雷达(或光电跟踪设备)和火控计算机(除软件和少量硬件外)共用,成为软结合.将火控系统,导弹和高炮都装在同一车体上的为硬结合.软结合方式配置灵活,火力较强,通常用于要地防空,在阵地部署方方面,可将火控系统前出布置,确保提前发现和跟踪目标,为系统争取更多的作战时间,此种方式缺点是装备分车装载,机动性较差.硬结合方式体积小,作战准备时间短,反应时间短,机动性强.比较适合行军作战和野战防空.缺点是由于是单车形式,对导弹和高炮都有严格的限

4、制.2.2系统作战过程弹炮结合武器系统的基本作战过程是:情报系统接收上级指令,给本级下达命令,目标指示雷达完成对目标的搜索和发现,建立目标航迹,目标识别,进行威胁判断,列出打击目标顺序,并向火力单元分配目标,目标跟踪装置在搜索雷达的指示下完成对目标的跟踪和测量,解算射击诸元.导弹,高炮调转指向目标.当目标距离大于高炮射程时,由导弹进行一次或多次拦截,当目标距离较近,导弹拦截效率变低时,由高炮进行拦截,从而实现多层拦截,增大了对目标的毁歼概率.3弹炮结合武器系统基本要求和关键技术弹炮结合武器系统所选导弹通常为低空,短程和便携式地空导弹,火炮均选用高射速,高毁伤概率的小口径

5、高炮;作战任务以对付低空,超低空目标为主.7地面防空武器患第315J听3.1导弹选型基本要求为了使地空导弹能有效的拦截复杂电磁干扰环境下低空,超低空突防的目标,要求地空导弹反应时间短,低空性能好,抗干扰能力强,大都采用被动红外寻的或激光制导,便于多次攻击和火力转移.(1)对付多目标能力弹炮结合系统作为保卫目标的最后一道防线,应具有在同一时刻射击一定数量的空袭目标的能力(多目标能力);通常要求为同时射击不少于3—6批空袭目标,必要时还可适当增加目标通道.(2)对目标的多次拦截的能力弹炮结合武器系统应具有在杀伤区内对巡航导弹和飞机类目标的拦截机会应不小于三次,其中地空导弹拦

6、截次数应不小于两次,高炮拦截次数为一次.(3)杀伤区空域的要求为保证与防空体系的中近程拦截武器形成火力交叉覆盖和实现对目标的尽远射击,通常要求其射程大于8km,最低作战高度为15—30m.3.2火炮选型基本要求低空突防的目标特别是巡航导弹具有速度高,反射面积小,发现距离近的特点,因此射击时间短,这就要求所选择高炮具有反应时间短,毁歼概率高的特点.这样对高炮的选择应该从最大跟踪角速度和角加速度,有效射程,初速,射速,弹丸威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1)火炮口径选择所谓小口径高炮通常是指口径在20—40mm之间的自动炮,射程在1.5—4km之间.一般有:20,23,25,27

7、,30,35,37,40mm等,炮弹的破坏效果是口径的单调递增函数,也就是说炮弹口径越大,杀伤概率越高,如图1所示.但也不是越大越好,因为要使火炮有较高的反巡航导弹的作战效能,对火8炮有射速上的限制,因此反导高炮口径一般选30mm,35mm,40mm较为合理.图1平均必需命中弹数t1)与口径d的关系图2弹丸重量与口径的关系图3平均必需命中弹数与弹丸重量的乘积和口径的关系对不同目标打击的最佳∞×q值,其口径最佳区域为28mm一32mm,在口径30mm处存在着一个最小值.多年以来,俄罗斯专家得出30mm是自动炮的最佳口径的结论.之后,对军方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