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9 环境保护与自然灾害

专题9 环境保护与自然灾害

ID:13229373

大小:675.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7-21

专题9 环境保护与自然灾害_第1页
专题9 环境保护与自然灾害_第2页
专题9 环境保护与自然灾害_第3页
专题9 环境保护与自然灾害_第4页
专题9 环境保护与自然灾害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题9 环境保护与自然灾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2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专题(9)环境保护与自然灾害一、单选题.(2012广东卷文综1)海洋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能够对大气中CO2浓度进行调节,有人称之为海洋“生物泵”作用。该作用可能A.缓解全球变暖B.缩小臭氧层空洞C.减轻酸雨污染D.加快海洋流速【答案】A【解析】剧烈的太阳活动产生的太阳风吹袭地球,干扰地球大气层中的电离层,导致无线电短波受到影响,从而使得卫星导航失效,而对地球上的风力,生活耗能,人口迁移没有影响。【考点定位】该题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2012广东卷文综5)下图所示为我国东南部某地出现的灾害现场,其灾

2、害类型是A.泥石流B.地面沉降C.陨石坠落D.滑坡【答案】A【解析】仔细看图,可以清楚看到公路一侧山体整体移动——滑坡。【考点定位】该题考查地质灾害类型(2012北京卷文综8~9)下图是某地区大地震后救灾工作程序示意图。读图,回答题。.图中所示救灾工作程序还可能适用于A.鼠害B.洪涝C.旱灾D.寒潮【解析】:B【考点透析】本题主要考查自然灾害的危害。【思路点拨】由图示信息知,地震对建筑物等基础设施产生毁灭性的破坏,四个选项中只有B符合条件。.为降低大城市震后救灾活动强度,应采取的主要防灾减灾措施包括①完善城市功能区划②调整产业结构③人口外迁

3、④房屋加固⑤组建志愿者队伍⑥避灾自救技能培训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③④⑤⑥D.①④⑤⑥【解析】:D【考点透析】本题主要考查灾后救灾措施。【思路点拨】调整产业结构和人口外迁不会降低大城市震后救灾活动强度,不属于地震灾后的主要防灾减灾措施。 二、综合题.(2012山东卷文综)(10分)【环境保护】下表为我国西北某区域三个年份各类盐渍化土壤面积统计表。读表回答问题。(km2)年份 类型 1990年 2000年 2010年重度盐渍土153425755中度盐渍土133219293轻度盐渍土952801694合计123814451742(1)分析

4、该区域1990~2010年土壤盐渍化变化的特点。(6分)(2)指出该区域农业生产中防治土壤盐渍化应采取的措施。(4分) 【答案】(1)中度、重度盐渍土面积增大,轻度盐渍土面积减少;盐渍土总面积增大;土壤盐渍化越来越严重。(2)合理灌溉;修建排水工程;禁止盲目垦荒,退耕还草。(答对两点即可)【解析】(1)从图表中即可读出土壤盐渍化的变化特点,在分析时需要抓住从整体、纵向、横向分别分析其特点;(2)防止土壤盐渍化一般需要从其形成原因入手分析采取相应解决措施。【考点定位】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及其土壤盐渍化的防止措施。 .(2012海南卷地理)(

5、10分)【环境保护】城市涝灾(内涝)和城市水资源短缺并存,已成为我国部分城市的新环境问题。收集拦蓄雨水为城市所用被称为城市雨水资源化。城市雨水资源化可同时缓解城市涝灾和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根据资料,提出实现城市雨水资源化应采取的措施。【解析】关键是从材料中是提取:“收集”、“拦蓄”、“资源化”利用(如转化为地下水、城市“绿色水库”——绿地湿地)等关键词。可从关键词各角度,并结合一般资源利用措施(如立法、意识)具体回答。【考点定位】该题考查城市雨水资源的利用措施。 【答案】:(10分)建设雨水收集、储存设施,收集储存雨水;建设蓄洪系统,拦截雨水

6、;将收集和拦蓄的雨水回灌补给地下水或灌溉绿地、喷洒路面等;增加城市地表透水面积,提高雨水入渗量;制定雨水资源化的法律法规。(答出一项三分得3分,答出三项即可得满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2012新课标全国卷)(10分)【环境保护】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近百年来,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发生了很大变化:1910年为苏州河,1928年改至黄浦江中、下游,1978年改至黄浦江中、上游,2010年改至长江青草沙。(1)分析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变化的原因。(4分)(2)提出保护城市水源地应采取的措施。(6分)【答案】⑴水环境污染严重;城市需

7、水量增加。⑵控制污染源,加强水质监测和日常管理,防止水污染;制定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理方案;加强城市水环境教育,增强公众水环境保护意识;强化水资源管理等。【评析】2012年高考环境保护部分沿以下几条主线进行:①结合热点材料分析当前我国环境问题分布特点、发生原因、类型等;②通过图表数在环境问题分布发生、影响、防治措施等方面设问;③结合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提供节约型社会的背景在环保措施等人地关系方面思考设问。如何有效的复习环境保护模块?①归纳------归纳常考知识点,构建知识体系;②应用——高考真题及其模拟试题练习;③反思——通过反思总结规律,提高

8、做题效率和精准度;④再应用。  本题(1)关键是从材料中找出上海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变化的特点,从而分析其原因,根据材料可知,上海饮用水主要水源地逐步远离城区,说明原来的水源地污染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