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与微生物复习题

医学免疫与微生物复习题

ID:13229501

大小:47.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21

医学免疫与微生物复习题_第1页
医学免疫与微生物复习题_第2页
医学免疫与微生物复习题_第3页
医学免疫与微生物复习题_第4页
医学免疫与微生物复习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医学免疫与微生物复习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医学免疫与微生物复习题三(名词解释与问答题部分)一、重要的名词解释  1.抗体  是机体免疫系统受抗原刺激后,由浆细胞合成分泌的一类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球蛋白。抗体按其重链抗原性的不同可分为IgG、IgM、IgA、IgD和IgE。  2.非胸腺依赖性抗原  不需要T细胞辅助,指能直接激活B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  3.抗原决定簇  存在于抗原分子表面,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称为抗原决定簇。  4.人工被动免疫  是指直接给机体注射抗体类物质(如抗毒素、丙种球蛋白等)或其他免疫效应分子使机体迅速获得特异性免疫力的方法。  5.毒血症  细

2、菌在入侵局部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进入血流播散,到达特定靶器官或靶细胞引起损害。可产生毒血症的细菌如白喉杆菌、破伤风杆菌。  6.败血症  病原菌由局部侵入血液并在其中大量繁殖,产生毒性代谢产物,引起严重的全身性中毒症状,如高热、皮肤粘膜出血、肝脾肿大等。可引起败血症的常见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脑膜炎球菌、绿脓杆菌等。  7.质粒  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由双股环状DNA构成,控制细菌非生命必须性状。  8.核衣壳  由核酸构成的病毒核心和包在核心外面的蛋白质衣壳构成。  9.侵袭性酶  某些致病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并分泌到胞外的一种或数种可帮助细

3、菌在体内扩散或抵抗吞噬作用的酶。  10.侵袭力是指致病菌突破机体的防御功能,在体内定居、繁殖和扩散的能力,构成侵袭力的物质是菌体表面结构和侵袭性酶。二、期末复习问答题参考答案1.简述免疫器官的组成和主要功能。  答案:免疫器官按发生顺序及功能分为中枢免疫器官和周围免疫器官。  (1)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成熟场所,对外周免疫器官的发育也有促进作用。中枢免疫器官包括骨髓、腔上囊(禽类)和胸腺,前两者是B细胞成熟场所,后者是T细胞成熟场所。  (2)周围免疫器官包括淋巴结、脾脏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是免疫细胞定居、接受抗原刺激并产生免疫

4、应答的场所。2.简述抗体的生物学活性。  抗体的生物学活性主要有:  (1)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体内表现为抗菌、抗病毒、抗毒素等生物学效应;体外则可进行抗原检测。  (2)激活补体:抗体和抗原结合后可激活补体,通过补体的溶菌溶病毒作用进一步发挥抗感染作用。  (3)与细胞表面Fc受体结合:发挥调理促吞噬、免疫粘附、介导细胞毒性和超敏反应等。  (4)穿过胎盘,形成婴儿的天然被动免疫。3.简述超敏反应的基本类型并列出临床常见疾病的病名。  超敏反应的基本类型有四型:  (1)Ⅰ型(速发型)超敏反应,如药物过敏性休克,常见青霉素过敏反应、过敏性哮

5、喘和过敏性鼻炎。  (2)Ⅱ型(细胞毒型)超敏反应,如新生儿溶血症、输血反应、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  (3)Ⅲ型(免疫复合物型)超敏反应,如血清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  (4)Ⅳ型(迟发型)超敏反应,如接触性皮炎和移植排斥反应。4.简述补体的生物学活性?  (1)溶菌和溶细胞作用:细菌与相应抗体结合,通过激活经典途径,形成膜攻击复合物而产生溶菌作用。  (2)促进中和及溶解病毒:抗体和补体与病毒作用后有效地阻止病毒对宿主细胞的吸附和穿入,可明显增强抗体对病毒的中和作用。  (3)调理和免疫粘附:通过补体裂解产物与细菌和其他抗原

6、及吞噬细胞结合,促进吞噬细胞吞噬作用,可增强机体抗感染或清除免疫复合物的能力。  (4)炎症介质作用:包括激肽样作用、过敏毒素作用和趋化作用。5.简述细胞因子的概念及根据功能的分类。  细胞因子:是指由活化免疫细胞和非免疫细胞合成分泌的、能调节细胞生理功能、介导炎症反应、参与免疫应答和组织修复等多种生物学效应的小分子多肽,如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等。根据功能分为五类:  (1)干扰素:  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的细胞因子,。  (2)集落刺激因子:  可刺激细胞生长的一组细胞因子。  (3)白细胞介素:  是一组由淋巴细胞、单核吞噬细胞等

7、免疫细胞和其他非免疫细胞产生的能介导白细胞和其他细胞间相互作用的细胞因子。  (4)肿瘤坏死因子:  是一类能引起肿瘤组织出血坏死的细胞因子。具有杀瘤、抑瘤和抗病毒作用;免疫调节作用;促进和参与炎症反应;引发恶液质。  (5)生长因子:  促进生长的一类细胞因子。6.从以下几个方面比较人工自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的异同  区别点人工自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  接种物疫苗、类毒素抗体(抗毒素、丙种球蛋白)  免疫出现时间慢,1-4周快,立即产生  免疫力维持时间长(数月至数年)较短(2周至数周)  用途主要用于预防多用于紧急预防或治疗  注射注意事项冷

8、藏冷运,免疫缺陷禁用有注射过敏史禁用7.简述免疫应答的基本类型。  免疫应答的类型:正免疫应答和负免疫应答。  正免疫应答包括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B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