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施工方案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施工方案

ID:13234524

大小:1.75 MB

页数:32页

时间:2018-07-21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施工方案_第1页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施工方案_第2页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施工方案_第3页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施工方案_第4页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施工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施工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新建牡丹江至佳木斯铁路MJZQSG7标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专项施工方案目录1编制依据、目的及适用范围21.1编制依据21.2编制目的21.3适用范围22工程概况22.1简介22.2地形地貌及地层岩性32.3水文特征42.2.4地震动参数42.2.5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42.2.6环境工程地质特征53超前地质预报施工工艺及方法53.1超前地质预报施工要求53.1.1实施超前地质预报的目的53.1.2超前地质预报的原则63.1.3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内容63.2超前地质预报方法73.2.1地质调查法(地质素描)73.2.2物探法83.2.3超前钻探法

2、163.2.3超前地质预报工作量174质量及安全保证措施2032新建牡丹江至佳木斯铁路MJZQSG7标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专项施工方案4.1质量保证措施204.2安全保证措施205设备及人员组成215.1主要设备215.2人员组成226安全保证措施237文明生产保障措施268质量控制措施279紧急情况的处理程序和措施2932新建牡丹江至佳木斯铁路MJZQSG7标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专项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目的及适用范围1.1编制依据1、《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规程》(Q/CR9217-2015)2、《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9

3、601-2015)3、《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3-2010)4、《关于进一步明确软弱围岩及不良地质铁路隧道设计施工有关技术规定的通知》(铁建设[2010]120号)5、牡佳铁路MJZQSG-7标隧道施工图6、牡佳铁路MJZQSG-7标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1.2编制目的1、进一步查清因前期地质勘察工作的局限而难以探查的、隐伏的重大地质问题,进而指导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2、降低地质灾害发生的机率和危害程度,尤其是复杂地区隧道施工风险。3、为优化工程设计提供地质依据。4、为编制竣工文件提供地质资料。1.3适用范围适用于

4、牡佳铁路MJZQSG-7标隧道的超前地质预报。2工程概况2.1简介本标段隧道共4座,按线路里程顺序依次为保丰隧道、长安屯隧道、北兴隧道和老平岗隧道。双线隧道Ⅲ级围岩采用台阶法,Ⅳ级围岩采用三台阶法,Ⅴ32新建牡丹江至佳木斯铁路MJZQSG7标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专项施工方案级围岩采用三台阶临时仰拱法,本隧道洞口、洞口明洞采用明挖法施工,暗洞段采用新奥法施工,爆破开挖。全标段隧道地质复杂,不良地质和特殊地段比例大,岩体破碎,地质灾害风险大;隧道为双线隧道,开挖断面大;施工标准高;采用信息化施工技术,包括综合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围岩及初期支护量测

5、工作;隧道弃碴对环境影响大,施工期间要制定严格的环保水保措施。围岩等级统计如下表所示:表2.1-1隧道围岩情况统计表围岩级别统计(m)隧道名称明洞长度IIIIVV合计保丰隧道17910805602762095长安屯隧道64165330196755北兴隧道60144301505老平岗隧道2610592732111569合计3292304130798449242.2地形地貌及地层岩性保丰隧道位于佳木斯市桦南县保丰村附近,沿线地形起伏较大,局部地形较陡峻,一般坡度约10°-60°。整体呈中部高,向两端逐渐降低,最高海拔位于隧址中部的DK282

6、+570里程处,高程约371m。DK283+700-DK284+840位于林区,地表植被茂密。隧址范围内表层覆土为细角砾土及砾砂,一般厚度约1.0-4.0.且进出口段有仅有村道相通,交通不便。隧道最大埋深约97m。隧道范围内地表为笫四系全新统坡残积(Q4dl+el)砾砂,细角砾土,下伏地层为元古代(γ2)混合花岗岩;下元古界柳毛组(Pt1lm)混合岩、大理岩、片岩;下元古界西麻山组(Ptlx)混合岩、片岩。隧道地质情况复杂,出入口附近均存在混合岩、大理岩、片岩等岩土之类的整合接触带。长安屯隧道最大埋深约90.85m。隧道一般坡度约20°

7、-30°,整体呈中部高,两端逐渐降低,地表植被较茂密,表层覆盖大量黏性土,一般2-5米,进出口段均为河流岸坡,坡度20°-25°。隧道范围内地表为笫四系全新统坡残积(Q4dl+el)黏土,下伏地层为元古代(γ2)混合花岗岩;第三系上新统(βN2)本隧道地质情况复杂。隧道洞身弃渣中,弱风化混合花岗岩,玄武岩径相关试验合格后可选作生产B组料。北兴隧道最大埋深约54.45m。隧道进口自然坡度约10°,出口自然坡度约10°整个山区较平缓,坡度在3°-20°32新建牡丹江至佳木斯铁路MJZQSG7标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专项施工方案,地表植被较发育。隧

8、道范围内为笫四系全新统坡洪积(Q4dl+el)黏土,粉质黏土,主要分布于山间沟谷地带及隧道进出口地表。低山丘陵地貌,基岩出露,主要为元古代(γ2)混合花岗岩。老平岗隧道最大埋深约98m。隧区地形起伏不大,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