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论语》ppt

《孔》《孟》《论语》ppt

ID:1323778

大小:1.44 MB

页数:67页

时间:2017-11-10

《孔》《孟》《论语》ppt_第1页
《孔》《孟》《论语》ppt_第2页
《孔》《孟》《论语》ppt_第3页
《孔》《孟》《论语》ppt_第4页
《孔》《孟》《论语》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孔》《孟》《论语》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论语》《孟子》与儒学孔子、孟子与儒学(二)历史解析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社会大变革。经济的发展。阶级矛盾复杂。私学兴起,士人的解放。养士之风,活跃了战国时代的学术空气。“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赵有平原君,齐有孟尝君,皆下士喜宾客以相倾”。魏信陵君无忌因礼贤下士,“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致食客三千人”。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其一生从事着三项事业。一、是教育事业,广收门徒,培养下一代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二、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志在实现政治抱负。三

2、、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生平远祖是宋国贵族,殷王室的后裔六祖孔父嘉继任宋大司马后宋太宰华父督作乱,弑宋殇公,杀孔父嘉。其后代避难奔鲁父亲名纥,为一名武士,以勇力著称叔梁纥先娶施氏,无子,其妾生男,病足,复娶颜徵在,生孔子坎坷的政治生涯孔子自20多岁起,就想走仕途,对天下大事非常关注,到30岁时,已有些名气鲁昭公25年,鲁国发生内乱,孔子离开鲁国,到了齐国,受到齐景公的赏识和厚待,鲁昭公27年,齐国的大夫加害孔子,孔子仓皇逃回鲁国。鲁定公9年

3、被任命为中都宰,此时孔子已51岁了。孔子治理中都一年,卓有政绩,被升为小司空,不久又升为大司寇,摄相事,鲁国大治鲁定公13年,齐国送80名美女到鲁国,季桓氏接受了女乐,君臣迷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非常失望,离开鲁国,开始了周游列国,这一年,孔子55岁。  鲁哀公2年(孔子59岁),孔子离开卫国经曹、宋、郑至陈国。鲁哀公16年,孔子73岁,患病,不愈而卒。《孔子周游列国图》《孔子周游列国图》孔子讲学图孔子曲阜孔庙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一生中有一大半的时间,是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他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育、

4、教学方法;总结、倡导了一整套正确的学习原则;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提出了一系列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思想;树立了良好的师德典范。孔子的教育活动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自开始办学,到去齐国求仕之前,约7、8年时间。门徒不多,但是办学有成效,在社会上已经有了较大的名声。第二阶段:自37岁到55岁(鲁定公十三年,公元前497年)周游列国之前。共计18年的时间是孔子教育事业大发展的阶段。他的教育经验越来越丰富,教育水平越来越高,名气越来越大,所收的弟子越来越多第三阶段:自68岁(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

5、周游列国结束回到鲁国,到他去世,共5年时间。他把精力集中到办教育与整理古代文献典籍上,学生也很多孔子其人一、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二、安贫乐道“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三、“有教无类”“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论语·述而》)“有教无类”,“诲人不倦”四、

6、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五、直道而行“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六、与人为善“己所不欲,毋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子,七十古来稀,八十为耄耋之年”常用来指代年龄孔子厄于陈、蔡,从者七日不食,子贡以

7、所赍货,窃犯围而出,告籴于野人,得米一石焉。颜回、仲回炊之于坏屋之下,有埃墨堕饭中,颜回取而食之,子贡自井望见之,不悦,以为窃食也,入问孔子曰:「仁人廉士,穷改节乎?」孔子曰:「改节,即何称于仁廉哉?」子贡曰:「若回也,其不改节乎?」子曰:「然。」子贡以所饭告孔子,子曰:「吾信回之为仁久矣,虽汝有云,弗以疑也,其或者必有故乎?汝止,吾将问之。」召颜回曰:「畴昔,予梦见先人,岂或启佑我哉?子炊而进饭,吾将进焉。」对曰:「向有埃墨堕饭中,欲置之则不洁;欲弃之,则可惜,回即食之,不可祭也。」孔子曰:「然乎?吾亦食之

8、。」颜回出,孔子顾谓二三子曰:「吾之信回也,非待今日也。」二三子由此乃服之。——《孔子家语·在厄第二十》六、与人为善“己所不欲,毋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书:P:68下“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子,七十古来稀,八十为耄耋之年”孔子思想体系图仁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