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南职中12级windows xp 教学笔记

水南职中12级windows xp 教学笔记

ID:13245944

大小:180.5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8-07-21

水南职中12级windows xp 教学笔记_第1页
水南职中12级windows xp 教学笔记_第2页
水南职中12级windows xp 教学笔记_第3页
水南职中12级windows xp 教学笔记_第4页
水南职中12级windows xp 教学笔记_第5页
资源描述:

《水南职中12级windows xp 教学笔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WindowsXP复习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1概述一、术语介绍计算机(Computer):俗称电脑,是一种利用电子学原理根据一系列的指令来对数据进行处理的机器。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于1946年2月15日诞生于美国。PC(PersonalComputer):又称个人计算机,是能独立于运行、完成特定功能的微型计算机。IBM公司创立的PC标准至今仍被不断地沿用和发展。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rlligence):由约翰·麦卡锡在1956年提出,其主要目标是让计算机具有人类的智慧,可以像人类一样思考、推理和学习。二、计算机的发展(一)ENIAC的诞生1946年2月,世

2、界上第一台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宣告研制成功。该计算机使用了18000个电子管,另加1500个继电器及其他器件,其体积约90M3,重量为30t。(二)计算机的发展阶段1、第一代(1946——1957):电子管时代以ENIAC为代表的第一代计算机,主要以打孔片作为输入/输出的媒体,以磁鼓和磁芯作为主存器,以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设计程序,元件运算的速度是毫秒(ms)为单位。主要用的芯片是电子管。2、第二代(1958—1964):晶体管时代第二代主要以磁带作为辅助存储器,以磁芯作为主存储器,使用的是高级语言设计程序,元件以微秒(us)为单位。主要用的芯片是晶体管。3

3、、第三代(1965-1971)中小规模集成电路时代集成电路(IC)体积小、省电、成本低,它是将晶体管、电阻等元件浓缩在一个硅芯片,以半导体为主存储器的材料,以BASIC、APL高级语言设计程序。元件以纳秒(ns)为单位。主要用的芯片是中小规模集成电路。4、第四代(1972——20世纪80年代):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使用更高密度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比以前的计算机更轻、薄、短、小,速度更快。以半导体为主存储器,微处理器问世,个人计算机开始流行,主要开发的语言是C、PASCAL等应用导向语言,元件以皮秒(ps)为单位。主要用的芯片是大规模集成电路。集成电路的划分种类芯片上的元件数目

4、小规模集成电路(SSI)10——100个中规模集成电路(MSI)100——1000个大规模集成电路(LSI)1000——10000个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10000——1000000个超特大规模集成电路(ULSI)1000000个以上5、第五代(20世纪80年代——至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计算机具有人的部分功能,能识别和处理声音、图像,具有学习的推理功能。主要用的芯片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三)计算机的分类根据功能与使用对象的不同,计算机可以分为以下五种:1、巨型机第17页共27页WindowsXP复习又称超级计算机,具有计算速度快、内存容量大的特点,一般用于航天、气象、能源等领

5、域。2、大中型机一般具有很高的速度,其主机与附属设备通常由若干个机柜或工作台组成,通常用于金融、研究机构。3、小型机具有规模小、结构简单、硬件成本低和软件开发易的特点,主要用于一些中小型企业或学术机构。4、工作站工作站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面向工程技术人员的计算机系统。5、微型机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计算机。体积小、价格低、使用方便。三、计算机的特点与应用第17页共27页WindowsXP复习(一)计算机的特点1、运算速度快2、计算精度高3、存储容量大4、具有记忆和逻辑判断能力5、自动化程度高(二)计算机的应用领域1、数值计算2、信息处理3、计算机辅助设计(1)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6、2)计算机辅助制造(CAM)(3)计算机辅助教学(CAI)(4)计算机辅助测试(CAT)4、过程控制5、人工智能第17页共27页WindowsXP复习四、辅助知识1、银河系列计算机我国高性能计算机形成了三大系列:银河系列、曙光系列和神威系列。银河—I:1983年11月,我国第一台被命名为“银河—I”的亿次巨型电子计算机,历经5年,在国防科技大学诞生。它的研制成功,向全世界宣布:中国成为继美国、日本等国之后,能够独立设计和制造巨型机的国家。银河—Ⅱ:1992年11月,研制成功,填补了我国面向大型科学工程计算机和大规模数据处理的并行巨型计算机的空白。银河—Ⅲ:1997年6月,研制成功。2、

7、计算机的发展趋势向着微型化、巨型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四个方向发展。3、阿兰·麦席森·图灵阿兰·麦席森·图灵,1912-1954年,英国数学家、逻辑学家。称为计算机之父、人工智能之父。§1.3计算机系统一、术语: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也称为微处理器,CPU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负责处理、运算计算机内部的所有数据,好比人类的大脑一样。CPU由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组和内部总线等构成。OS(OperationS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