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wto以来中国机电产品国际竞争力分析

加入wto以来中国机电产品国际竞争力分析

ID:13252681

大小:2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21

加入wto以来中国机电产品国际竞争力分析_第1页
加入wto以来中国机电产品国际竞争力分析_第2页
加入wto以来中国机电产品国际竞争力分析_第3页
加入wto以来中国机电产品国际竞争力分析_第4页
加入wto以来中国机电产品国际竞争力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加入wto以来中国机电产品国际竞争力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加入WTO以来中国机电产品国际竞争力分析加入WTO以来中国机电产品国际竞争力分析加入WTO以来中国机电产品国际竞争力分析加入WTO以来中国机电产品国际竞争力分析011年,世界机电产品出口额约为万亿美元,与2016年相比,在世界货物贸易出口中所占的比重有所下降。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复苏情况好于世界平均水平,超出同期世界增幅个百分点,占全球机电出口比重为%,同比上涨了个百分点。  一、关于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及评价体系  我国关于国际竞争力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目前最为权威的研究机构是中国人民大学竞争力评价与研究中心。国内关于竞争力的研究是从国家层面开始进行的,从1995年开始每年出版

2、《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金碚较早地借鉴了迈克尔·波特等人的研究成果,从工业品国际竞争力角度探讨了研究我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方法;裴长洪在借鉴产业组织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行业分析、市场类型和价值链三种方法相结合的经济分析框架;张金昌设计了用进出口数据评价国际竞争力的较为系统的指标体系,为研究国际竞争力提供了定量分析方法,确立了三大指标:一是市场份额指标,如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市场渗透率指数、出口增长优势指数等,这一组指标主要是反映市场的占有率情况;二是基于净出口能力的指标,如贸易竞争力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产品质量升级指数等,主要是反映净出口所占比例;三是贸易结构的指标,

3、如固定市场份额指数、赫希曼指数、行业集中度指数等,主要是反映贸易额度分配情况。目前,国内有关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已经扩展到产业竞争力、产品竞争力、科技竞争力、城市竞争力、企业竞争力等多个领域,而且具体到各个部门、行业、产品、企业、地区、城市、乡镇等各个层次上。其中,有关机电产品国际竞争力的研究主要为两方面:一是从国家整体角度对我国机电产品国际竞争力进行研究,如刘芳基于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的机械及运输设备数据的视角对我国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进行了分析,唐骁鹏主要从动态竞争优势联盟、国际市场占有率、进出口比价以及贸易模式等方面对入世前后中国机电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变化进行了对比研究;二是从不同省份出

4、发在个体上对各省机电产品国际竞争力进行了研究,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等机电出口大省。本文选取了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对入世后我国机电产品国际竞争力进行整体分析。  二、中国机电产品国际竞争力分析  按WTO规定,除单列的机械及运输机械设备外,3大类初级产品和6大类制成品的加工机械装备及机电仪辅助机械都属于其他机电产品出口范畴。  贸易竞争力指数  贸易竞争力指数可以显示一国某类产品是净进口还是净出口,以及净进口和净出口的相对规模,用来判断一个国家的某类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是否具备相对竞争优势的指标,反映某国生产的某类产品相对于世界市场上供应的其

5、他国家的该产品来讲,是出于生产效率的竞争优势还是劣势以及优劣势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TCij=/  其中,TCij为i国第j种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Xij为i国第j种产品出口额,Mij为i国第j种产品进口额。如果TCij﹥0,表明该产品具有贸易竞争力,该产品的生产效率高于国际水平;如果TCij﹤0,表明该产品缺乏贸易竞争力,该产品的生产效率低于国际水平;TCij值越大,表示该产品贸易竞争力越强。  1.入世后中国机电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整体水平有了明显提升,机械器具及  其零部件在中国机电产品中的贸易竞争力最强。贱金属、机械器具、车辆及运输设备的贸易竞争力已从入世初期的竞争劣势已经转

6、变为竞争优势,表明中国在该产品的生产效率上是高于国际水平的,其产品的技术含量有所提高。  2.贱金属的TC指数上升最快,但波动性较大,其指数在2016年有明显的下降,主要是受金融危机导致国际市场需求萎缩的影响;其次为机械器具及其零部件、车辆及运输设备,二者的TC指数的波动性较小;仪器仪表及其零部件是中国机电类产品中存在国际竞争力劣势的产品,2002-xx年其劣势明显增强,xx-2016年虽然劣势在减弱,但劣势程度仍然高于入世前,这表明中国该产品的生产集中在密集使用劳动力的加工、组装环节,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环节仍然明显缺乏竞争力。  图1002-2016年中国机电产品贸易竞争力变动趋

7、势  资料来源:根据中经网统计数据库整理计算  注:根据《协调商品名称和编码制度》将机电产品分为第15类贱金属及其制品,第16类机械器具及其零部件,第17类车辆、航空器、船舶及有关运输设备,第18类仪器仪表及其零部件。其中第16、17、18类是主要内容。  国际市场占有率  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标显示一国某种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份额或占有程度,反映该产品出口的整体竞争能力和比较优势。IMS越大,说明该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率越高,从量上说明了一国在该产品的出口上具有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