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适应国情的节水农业技术体系(摘要)

建立适应国情的节水农业技术体系(摘要)

ID:13264577

大小:25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1

建立适应国情的节水农业技术体系(摘要)_第1页
建立适应国情的节水农业技术体系(摘要)_第2页
建立适应国情的节水农业技术体系(摘要)_第3页
建立适应国情的节水农业技术体系(摘要)_第4页
建立适应国情的节水农业技术体系(摘要)_第5页
资源描述:

《建立适应国情的节水农业技术体系(摘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建立适应国情的节水农业技术体系(摘要)黄修桥(水利部、中国农科院农田灌溉研究所,河南新乡453003)1、节水农业技术模式“九五”以来,通过总理基金项目、国家攻关项目的研究,我国农业节水开始初步形成了一些综合型节水灌溉模式、旱地农业高效利用降水模式或技术体系。我国亩均用水量虽然基本维持在400-500m3,而单方水的产出水平不断提高。(1)渠灌区节水模式我国的大部分渠道灌区,存在渠道防渗衬砌率低、田间工程不配套、田间灌水方法落后等问题,造成有限水资源的浪费。采取渠道防渗衬砌、田间平整土地,并重新

2、确定沟渠规格、采用小畦灌、沟灌、长畦短灌和波涌灌等节水灌溉与农业综合节水技术结合、实现渠灌区全方位节水。如甘肃省武威市的山水灌区采取上述措施后,渠系水利用率达59.2%,田间水利用率达90%,灌溉水利用率达53.3%;井泉灌区渠系水利用率达82%,田间水利用率达95.1%,灌溉水利用率达78%。(2)井灌区节水模式目前的井灌区,由于多年的过量开采,灌溉保证率下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维持地下水采补平衡成为该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以可用水资源确定灌溉规模,发展低压管道输水或喷微灌、田间平地、小畦灌溉、

3、非充灌溉及覆盖保墒等节水措施。如山东省桓台县通过实施以充分利用降水、开发利用土壤水,合理调控地下水为主的节水改造,普遍采用低压管道输水,田间实行小畦灌溉,并与节水高效的农业增产措施密切结合。比传统地面灌溉节水29.8%,节能28.8%,省工33.2%,省化肥34.6%,增产46.7%,纯收益增加3709.5元/hm2。年减少地下水开采量30亿m3。从而不但有效控制了地下水位下降,而且还有所回升。(3)井渠结合型灌区节水模式开展地面水与地下水在时间上及空间上的联合调度,采用渠道防渗技术、低压管道输

4、水技术、长畦改短畦、小畦灌技术及田间覆盖、化学节水、节水灌溉制度等农艺节水技术和管理节水措施实现水资源的联合调度和农业高效用水。河南省清丰县自70年代以来,由于大量开采地下水,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干旱缺水成为当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在建设节水增产县中采取了引黄河水与地下水联合运用,咸水与淡水联合运用,建设适合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运用的节水工程、节水高效模式化栽培技术组成的节水灌溉模式。(4)城郊农业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模式城郊农业的特点是产值高、生产效率高。适应城市发展需求、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发展

5、高效用水、建设特色农业、实现优质高效是城郊农业节水的一大特色。如北京大兴县“九五”期间在459hm2城郊农业节水灌溉示范区内进行大规模整修道路、疏挖排水渠、配套建桥、植树绿化、打井配电,在大田粮食作物,实行农田喷灌、管灌相结合的保苗增产的新灌溉技术。蔬菜、保护地、果园及经济作物采用水肥并施微灌入户系统节水灌溉模式,发展微灌和喷灌、灌溉用水管理实施自动化控制,年节水150万m3,节点17.4万度,节省投工1.6万个,缩短轮灌周期3~5天,小麦、玉米两茬平均hm2增产18.1%,瓜菜倒茬hm2均增产

6、15%的效果。(5)集雨区节水模式在贫困缺水山区,兴建骨干水利工程难度很大、农业生产“靠天吃饭”、农民收入低。利用雨水集流工程发展有限灌溉(灌关键水);同时调整农作物布局、适水种植、田间采用小畦灌、点灌或滴灌,提高作物产量、促进农民脱贫致富。适宜开展集雨节灌的地区包括西南、西北、华北的14个省(区)。如甘肃实施的“121”雨水集流工程(每户建100左右的雨水集流场,打2眼水窖,发展1亩左右庭院经济),内蒙古自治区实施的“112”集雨节水灌溉工程(一户建一眼旱井或水窖,采用坐水种和滴灌技术,发展2

7、亩抗旱保收田)等。(6)抗旱灌溉区节水模式东北松辽及松嫩平原,农作物播种季节或某个生育阶段发生干旱、其他阶段靠降雨可满足需水要求。采用坐水种节水抗旱灌溉工程技术模式,利用行走式注水点播机,将开沟、注水、点种、施肥、覆土一次作业完成,主要用于玉米、大豆、甜菜的抗旱点灌。目前,在黑龙江省西部、吉林省西部、辽宁省北部和西部、内蒙古东部地区,已把坐水种作为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环节,每年坐水种面积高达466.7万hm2以上。豫南、苏北、皖北和南方丘陵地区则应用软管抗旱灌溉和轻小型移动式喷灌机抗旱喷灌。(7)

8、雨养农业区保水节水模式①采用少免耕技术、覆盖保墒,配合使用各种保水制剂、适水种植等相结合。②深耕翻压秸秆、选用抗旱品种、覆盖保墒、增施有机肥。③坡改梯、覆盖保水、选区用抗旱品种、增施钾磷肥。④调整作物种植结构、尽量做到作物生长与雨热同步,配合能充分利用降雨的农业综合技术措施。2、节水农业技术突破的重点与难点(1)重点①灌区续建配套和技术改造。目前大部分灌区采用传统落后的灌水技术,灌溉水浪费十分严重,灌溉水利用系数低,节水潜力十分可观。②新材料、新设备的开发。为适应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要求,21世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