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伪劣产品案例分析

假冒伪劣产品案例分析

ID:13267355

大小:42.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21

假冒伪劣产品案例分析_第1页
假冒伪劣产品案例分析_第2页
假冒伪劣产品案例分析_第3页
假冒伪劣产品案例分析_第4页
假冒伪劣产品案例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假冒伪劣产品案例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引案说法之关于假冒伪劣产品案例分析姓名:韩冰专业:09级广告学关于假冒伪劣产品的案例分析一、案例链接据杨先生称,他在沃尔玛知春路店购物时,看到该店出售的“红井源”牌亚麻籽食用油说明上,宣传该食用油具有“防癌、减肥、降血压及预防糖尿病”等多种功效,于是花4470元购买了30盒。后有朋友提醒杨先生,食用油不可能有多种治病疗效,杨先生遂向有关部门举报。海淀卫生监督所调查后,对沃尔玛作出了罚款5000元的处罚决定。杨先生认为,沃尔玛误导消费者,其行为构成了欺诈,遂诉至法院要求双倍赔偿。事后他曾多次找到沃尔玛,要求协商解决此事,但对方以“已经

2、受到了行政处罚”为由,拒绝接受他提出的任何要求。法院认为,沃尔玛作为销售者,在亚麻籽油未经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的情况下,进行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已构成欺诈,据此做出了双倍赔偿杨先生8900余元的判决。二、生活中的假冒伪劣产品杨先生的经历,在我们生活中可谓随处可见。毒奶粉,地沟油,化妆品,假药品到处泛滥。 广东省消委会日前公布的“消费维权10大案例”中,也可以看到中国黑心产品的泛滥严重程度。云浮市有石材公司于销售时拒绝消费者验货,至顾客发现货不对办,却又拒绝退货;顺德有快递公司运送时打破价格逾两万元的液晶显示屏,但结果只肯赔偿540元

3、,遭消费者告上法庭等。重庆市工商部门公布10宗典型案例,情节更为吓人,包括2010年查获商贩销售过期大白兔奶糖,当局缴获多达11吨;南岸区两间幼稚园买入2百多张未经消毒的黑心棉被;有钢厂出售不合格钢筋,当局至少缴获75吨问题钢筋等。湖南长沙则有民间打假人士到超市调查,一小时内发现超过10种问题食品,主要为伪造质量安全的QS认证。广西南宁前日一场教授如何辨别伪劣产品讲座,更有来自云南的民工当场投诉,经常在路边摊档买到假货,促当局加强监管。长春市一女子使用质护皮肤品,贪靓变毁容,出现脸部红肿刺痛、呕吐等症状,求医后证实重金属汞“水银”中

4、毒,涉事产品水银超标3千倍。青岛市民吃鱼干腹泻不止。生产鱼干的现场弥漫腥臭味,部分已发臭腐烂。工人用水靴直接踩掉鱼头,经污水洗刷后,放入乌黑的劣质油内烹煮。有业者甚至用双氧水洗鱼。……三、现象背后的原因(一)高额利润的引诱1、高额利润的驱动是假冒伪劣产品盛行的主要原因。当假正经厂商看到假冒厂商得到超额利润而自己利益受损时,一部分厂商在假冒厂商的示范作用下就会从事假冒伪劣的生产经营活动;一部分讲信誉的厂商,由于受到不正当竞争的压力将做出退出市场的决策。2、被假冒的企业无力打假或不愿打假。一个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均是有限的,若从中抽出

5、一部分人力、物力、财力专门从事打假活动,可能影响到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并且因为支付打假费用而提高产品成本,削弱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二)消费者法律意识的淡薄由于我国对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不够,加之消费者法律意识淡薄,多数消费者对有关法律知之甚少,对商品知识的了解更是皮毛。造假售劣者正是利用消费者这一弱点,向消费者兜售假冒伪劣产品。(三)假冒伪劣产品有需求市场消费者对假冒伪劣产品存在强烈的需求,为假冒伪劣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一方面,某些消费者为了其不可告人的目的而购买假冒产品。这些消费者知法犯法的行为更坚定了造假者的决心。另一方面

6、,消费者虚荣心作怪,喜欢消费名牌产品,而购买力有限,假冒名牌商品便满足了他们的炫耀性心理。只要存在市场需求,供给就会产生,需求越强烈,供给者获利的机会越大,供给就会更加活跃和旺盛。(四)消费者投诉的机会成本较高,客观上给造假售劣分子带来了可乘之机。当受到假冒伪劣产品侵害的消费者到有关部门投诉时,一拖再拖的官僚作风,使许多受害者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投诉难的问题在广大消费者之间已形成共识。因此,投诉的机会成本过高,使许多受害者特别是受到假冒伪劣小商品侵害的消费者放弃投诉,自认倒霉。这样,消费者疏于投诉的事实无形之中降低了非法厂商生产销

7、售假冒伪劣产品的风险,使假冒伪劣产品长盛不衰。(五)地方保护主义的支持和纵容地方保护主义为制假售劣分子撑起了保护伞。因为我国现行的财政政策是包干制,所以有些地方政府就为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自己的政绩,而罔顾国家的法律法规。为了发展地方经济,对假冒伪劣现象视而不见。为了增加地方税收,政府对当地的假冒伪劣产品生产经营者网开一面,甚至为他们大开“绿灯”,公然保护假冒伪劣行为。(六)工商部门执法不严、打击不力、执法犯法导致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不可否认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打击假冒伪劣方面付出了很多努力,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同时必须承认执法不严、

8、执法犯法的现象在我国仍很严重。某些素质不高的执法者为了谋求私利,官商合谋、共同制假售劣,致使假冒伪劣产品屡禁不止。可以说,假冒伪劣产品泛滥的地方,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工商行政部门的执法腐败或地方保护主义。(七)法制不健全、不完善,对造假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