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第二轮复习备考讲座

高考政治第二轮复习备考讲座

ID:13272064

大小:9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1

高考政治第二轮复习备考讲座_第1页
高考政治第二轮复习备考讲座_第2页
高考政治第二轮复习备考讲座_第3页
高考政治第二轮复习备考讲座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第二轮复习备考讲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2届高考政治第二轮复习备考讲座湖北武汉余泽海2012.2.18第一部分高考政治第二轮复习总体安排一、第二轮复习的时间安排——提分增效的关键期:2012.3——2012.4二、第二轮复习的主要目的和任务——提高应用能力1、在目的层面上:二轮复习更加重视知识网络的构建、知识内在联系的揭示和考生应用能力的提高。2、在知识层面上:帮助考生掌握好能体现政治学科中具有理论思维价值(学科思想)和命题价值(应用价值)的重点知识。3、在能力层面上:重点提高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等四项基本能力。三、第二轮复习的主要内容——专题复习传统的

2、复习模式是线性的,即第一轮复习抓教材考点,第二轮复习抓时政热点,第三轮复习抓解题方法训练。这种复习模式是低效的忽视了教材知识与时政热点的有机融合,也忽视了解题方法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知识、热点、能力三位一体,有效推进,是实现高考目标的最佳复习备考模式。二轮专题复习知识专题热点专题能力(题型)专题二轮复习总体思路是:整合知识,构建网络;关注热点,学会运用;训练题型,提升能力。第二部分高考政治第二轮复习方法探讨一、知识专题复习备考,首先要搞清楚考什么、怎么考的问题,这样,复习才会方向明确,事半功倍。1、明确高考命题的三个重要依据(1)持续深入研究《考试大纲》,进

3、一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以书为本,精心品读教材,是基础支撑。(3)贯彻课改理念,绝不能穿新鞋走老路。2012年《考试大纲》解读一要注意2012年《考试大纲》的变化2011年2012年(2010年)11、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要求(2)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科学发展观 经济持续协调发展11、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小康社会  经济建设的要求  (2)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  科学发展观  经济持续协调发展3、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3、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二要注意《考试大

4、纲》与教材的差异如《经济生活》:影响(均衡)价格的因素、融资、纳税人和负税人2、第二轮复习知识专题的确定(1)针对高考、适应学生、微观切入、宏观把握。(关键是打破教材体系,知识重组)(2)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的行为主体。经济生活:政府、企业、消费者、劳动者等;政治生活:党、政府、公民、人大等。(3)近年来高考中的高频考点。《经济生活》如价格、通货膨胀、宏观调控、市场调节、宏观调控、劳动者权益、扩大就业、国民收入分配、财政和货币政策、家庭消费、汇率、经济全球化等。3、知识专题课的基本结构情境导入——问题设置——共同探究——情境回归这种基本结构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政治

5、课的教学原则4、宏观、中观、微观构建知识专题以“宏观调控”和’价格“为例5、2010年高考考点预测经济生活12题集中在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13题在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14、15题在第三、四单元《收入与分配》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观性试题主要集中在企业这个考点,其他三个单元分布比较均匀;政治生活试题主要集中在公民的政治生活和我国的政府,其次是我国的外交政策;文化生活主要考查文化与生活、文化传承与创新,其次是发展这个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哲学主要考查唯物论和认识论,其次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二、热点专题1、高考政治试题不回避热点。2、时政热点的命题

6、思路:立意——选材——设问3、2012年应关注什么样的时政热点。(1)与教材知识密切结合社会热点。这些社会热点问题应具备如下特点:体现国家意志,被老百姓普遍关注的时事和热点;带有战略性、事关人类社会未来的新价值观;学生能运用教材中比较重要的理论知识去分析,而不是纯时政的新提法和新理论。(2)多年来一直被关注的持续性热点。要关注那些长效的,且事关我们的生存环境、国计民生的有重大影响的持续性热点。科学发展观、和谐发展、“三农”问题、科教兴国战略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经济全球化、绿色GDP、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公民意识、对外开放的国策、国家统一、国家主权等都是多年的热点,在高

7、考中是“常考点”,只是在每年的高考中切入的角度有所变化。这些热点要多关注,而且要注意这些持续性热点在一年的具体体现。 (3)重点关注国内热点。不管是文综卷政治试题,还是政治单科卷试题,都有一个原则:“以我为主”,也就是着眼于我国的实际问题。从近几年的高考试卷来看,越来越偏重于对国内热点问题的考查,特别是我国内一些持续性的特点,而对国际热点考查较少。但这并不表明,国际热点就不要关注,而是要看国际热点与我国的相关度。一些与我国根本利益、我国的外交政策紧密联系的,本身又相当稳定、清晰的国际热点也应关注。(4)2012年应关注什么样的时政热点。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农产品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