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基础灰土回填技术交底记录

地基基础灰土回填技术交底记录

ID:13273912

大小:5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21

地基基础灰土回填技术交底记录_第1页
地基基础灰土回填技术交底记录_第2页
地基基础灰土回填技术交底记录_第3页
地基基础灰土回填技术交底记录_第4页
地基基础灰土回填技术交底记录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基基础灰土回填技术交底记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表C1-3技术交底记录工程名称XX科技园生活区交底部位地基基础灰土回填工程编号日期2010年10月25日交底内容:1.材料要求(1)土:宜优先采用基槽中挖出的土,但不得含有机杂物。使用前应过筛,其粒径不大于15mm。含水率应符合规定。(2)石灰:应用块灰或生石灰粉;使用前应充分熟化过筛,不得含有未熟化的生石灰块,其粒径不得大于5mm,也不得含有过多的水分。2.主要机具一般应备有木夯、推土机1台、挖掘机2台、铲运机3台、压路机机1台、拌合机1台、蛙式打夯机、手推车、筛子(孔径6~10mm和16~20mm两种)、标准斗、靠尺、耙子、平头铁锹、胶皮管、

2、小线、钢尺等。3.作业条件(1)当地下水位高于基坑(槽)底时,施工前应采取排水或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使地下水位经常保持在施工面以下50cm左右。(2)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填料种类、设计压实系数、施工条件等合理确定土料含水率控制范围、铺土厚度和夯打遍数等参数。重要的填方工程其参数应通过压实试验来确定。(3)回填灰土时应将沟槽、地坪上的积水和有机杂物清除干净。(4)施工前,测量放线工作应作好水平高程的标志。如在基坑(槽)或沟的边坡上每隔3m钉上灰土上平的木橛;在室内和散水的边墙上弹上水平线或在地坪上钉好标高控制标准的木桩。4.操作工艺工艺流程:验土

3、和石灰粉的质量并过筛→灰土拌合→槽底清理→分层铺灰土、耙平→夯压密实→找平验收表C1-3技术交底记录(1)首先检查土质和石灰的材料质量是否符合标准的要求;然后分别过筛。如果是块灰闷的灰,要用6~10mm的筛子过筛;土要用16~20mm筛子过筛。(2)灰土拌合:灰土的配合比为3:7。基础垫层灰土必须过标准斗,严格控制执行配合比。拌合时必须均匀一致,至少翻拌两次;拌合好的灰土颜色应一致。(3)灰土施工时,应适当控制含水量,工地检验方法是:用手将灰土紧握成团,两指轻捏即碎为宜。如土料水分过多或不足时,应晾干或洒水润湿。(4)基坑(槽)底或基土表面应将虚

4、土、树叶、木梢、纸片清理干净。(5)分层铺灰土:每层的灰土铺摊厚度,可根据不同的施工方法,按表1选用。各层虚铺厚度都用木耙找平,与坑(槽)边壁上的木橛相等,或用木折尺、标准杆检查。灰土最大虚铺厚度表1项次夯具的种类重量(kg)虚铺厚度(mm)备注1木夯40~80200~250人力打夯落高400~500一夯压半夯2轻型夯实机具—200~250蛙式或柴油打夯机3压路机机重6~10t200~300双轮(6)回填土大面积采用压路机压实,震压时应一轮压半轮,轮轮相接,行行相连。防止回填不密实,造成塌陷。对于边坡狭窄及临近基底边缘部位采用人工夯实,铺土厚度1

5、50mm,夯实遍数3-4遍;(7)如果机械夯压不到的地方,采用人工夯压方式夯打密实:夯压的遍数应根据设计要求的干土质量密度或现场试验确定。一般不少于三遍。人工打夯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纵横交叉。特别是灰土地基每层夯压后都应用环刀取土送验。按规定分层取样试验,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上层施工。(8)留接槎符合规定:灰土分段施工时,要严格按施工规范的规定操作,不得在墙角、柱基及承重窗间墙下接槎。上下两层灰土的接槎距离不得小于500mm表C1-3技术交底记录。当灰土基础标高不同时,应作成阶梯形。接槎时应将槎子垂直切齐。(9)找平和验收:灰土最上一

6、层完成后,应拉线或用靠尺检查标高和平整度。高的地方用铁锹铲平;低的地方补打灰土,然后请质量检查人员验收。(9)雨、冬期施工1)基坑(槽)或管沟的灰土应连续进行,尽快完成。施工中应防止地面水流入槽坑,以免边坡塌方或基土遭到破坏。雨期应有防排水措施。刚铺完尚未夯实的灰土,如遭雨淋浸泡,则应将积水及松软灰土除去,并重新补填新土夯实,受浸湿的灰土,应在晾干后再夯打密实。2)冬期打灰土用的土,不得含有冻土块,要作到随筛、随拌、随铺、随打、随盖,认真执行接槎、留槎和分层夯实的规定。在土壤松散时允许洒盐水。气温在-10℃以下时,不宜施工。5.质量标准(1)保证

7、项目1)基底的土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2)灰土的干土质量密度或贯入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2)基本项目1)配料正确,拌合均匀,分层虚铺厚度符合规定,夯压密实,表面无松散、翘皮。2)留槎和接槎,分层留接槎的位置、方法正确,接槎密实、平整。3)允许偏差项目:见表2。6.成品保护(1)施工时,应注意保护定位桩、轴线桩、标高桩,防止撞坏位移。(2)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设有足够的照明设施,防止铺填超厚或配合比不准确。表C1-3技术交底记录灰土地基允许偏差表2项次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顶面标高±15用水平仪或拉线和尺量检查2表

8、面平整度15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3)灰地地基打完后,应及时进行基础施工和回填基坑(槽),否则应临时遮盖,防止日晒雨淋。夯实后的灰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