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导论_复习要点

心理学导论_复习要点

ID:1327843

大小:117.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7-11-10

心理学导论_复习要点_第1页
心理学导论_复习要点_第2页
心理学导论_复习要点_第3页
心理学导论_复习要点_第4页
心理学导论_复习要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心理学导论_复习要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一篇绪论第一章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方法及其学科发展第一节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一级概念: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2、1879年,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冯特(WilhelmWundt,1832-1920)在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研究人的意识经验,从此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冯特因此被誉为“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旗手”。3、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心理现象。在心理学中,一般把统一的人的心理现象划分为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个部分:心理过程和人格。4、心理过程:根据

2、其能动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关系的角度不同,分为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5、人格:人格主要表现在心理动力(*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和心理特征(*能力、气质和性格)两个方面。第二节现代心理学的发展6、构造主义(结构主义):心理活动的内容代表人物:[德]冯特(创始人)、铁钦纳(推广)基本观点:心理学应该采用内省法来研究人的直接经验,个体的直接经验要从内容、过程和原因进行研究;个体经验由人的感觉、意象、感情三种元素结合而成。7、机能主义:有目的的心理

3、代表人物:[美]詹姆斯等人基本观点:主张以心理活动和心理机能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认为意识是个人的、变化的、连续的、具有选择功能的。8、行为主义:理解和控制行为代表人物:[美]华生(斯金纳)基本观点: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应该是可以为他人观察到的外显行为,而不是内隐的心理与意识活动。心理学的研究要遵循观察刺激—反应的公式,环境刺激是行为产生、变化和发展的因素,而遗传的影响可以不必理会。9、格式塔心理学:整体的心理代表人物:[德]韦特海默、苛勒、考夫卡基本观点:主张人的心理应该作为一个整体来探讨,整体不能还原为各个部

4、分、各种元素;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整体大于部分之和。10、精神分析:心理活动的动力代表人物:[奥]弗洛伊德(1896年创立)基本观点:潜意识、生本能与死本能、力比多;人格发展五时期(口腔、肛门、性器、潜伏、生殖)、恋父(母)情结;本我、自我、超我、焦虑与心理防御机制。11、人本主义:潜能的发展代表人物:[美]马斯洛、罗杰斯基本观点:强调心理学应以正常人为研究对象,人是最重要的,其本性是善良的,并蕴藏着巨大、无限的潜力。12、认知心理学:多水平、多层次的信息加工代表人物:[瑞士]皮亚杰、[苏联]维果斯基基本观

5、点:1967年,[美]奈瑟《认知心理学》标志认知心理学正式建立当代心理学的主要范式,以人的认知过程为主要研究对象,把人视为一个主动的信息加工系统,努力揭示认知过程的内部心理机制和过程。第三节心理学研究的方法13、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相关研究法、实验法(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个案法、测验法(信度、效度)、调查法(问卷调查、晤谈法)。第二章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第一节神经元14、神经元的基本组成部分:细胞体、轴突、树突。15、人脑中约有100亿到1000亿个神经元。16、神经元基本功能:兴奋(以神经

6、冲动为方式)和传导。*17、神经元的种类: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联络神经元(中间神经元)。18、突触:突触是神经元之间彼此接触的部位。(结构: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突触的三种接触形式:轴突与细胞体、轴突与轴突和轴突与树突。第二节神经系统19、神经系统结构: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脊髓和脑以外的神经)躯体神经系统(感觉运动神经、随意)植物性神经系统(体内系统,非随意)交感神经系统(应对环境、激活)副交感神经系统(维护身体内环境、恢复)中枢神经系统(脊髓和脑)20、人脑的结构

7、分为:后脑、中脑和前脑(最先进)。*后脑包括小脑和延髓(生命中枢),又称为脑干;中脑是前脑和后脑的连接部分;前脑的主体是大脑。21、大脑皮层是脑的最高级部位,是心理活动最重要的器官。22、大脑皮层的主要机能区域有感觉区、运动区、言语区和联合区。*23、大脑皮层的四个脑区:颞叶(听觉中枢)、枕叶(视觉中枢)、顶叶(感觉、运动中枢)、额叶(言语中枢)。第三章条件反射和学习第一节学习概述24、一级概念:学习学习是个体通过练习或经验而导致行为或潜在行为比较持久改变的过程或结果,也是个体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25、

8、学习具有三个特征: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改变、较为持久的行为变化、基于经验的过程。26、反射:神经系统最基本的活动方式,是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有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反应。27、反射弧: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也是执行反射活动的生理基础。*28、完整反射弧的五个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传出神经和效应器。29、按照反射发生方式的不同,把反射分为无条件反射(食物、防御、内脏、朝向、性)和条件反射(经典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