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湖天都转换层施工方案

云湖天都转换层施工方案

ID:13285336

大小:163.50 KB

页数:37页

时间:2018-07-21

云湖天都转换层施工方案_第1页
云湖天都转换层施工方案_第2页
云湖天都转换层施工方案_第3页
云湖天都转换层施工方案_第4页
云湖天都转换层施工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云湖天都转换层施工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金科.云湖天都5、6#楼人防工程转换层施工方案1编制说明1.1根据现场完成情况,在目前设计图纸并不完善前提下,为满足施工需要,转换层施工方案需单独编制。1.2该方案是依据金科·绿韵康城三期工程施工图纸及现行施工规范、标准图集、法规及相关地方标准编制的。1.3该方案编制后,经监理,建设单位审批后作为17~18#楼转换层施工的指导性文件。1.4该方案是金科·绿韵康城三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一部分,与施工组织具有同等的效律,在施工组织设计中不再编制。1.5本工程有2栋商住楼组成,其中17#楼为27/-1层,18#楼为20/-1层,考虑到17#、18#楼转换层的难度较大,特编制本施工方案。2转换层

2、结构设计概况2.1本工程17#~18#楼的转换层均设在负一层,层高4.5~7.7m不等。2.2转换层结构为梁承式,其转换层大梁截面相对较大,钢筋较密集,截面形式有600×2000㎜、500×1500㎜、800×2200㎜、500×1600㎜、500×1500㎜、600×1600㎜等几种载面形式,另有一些小截面梁,共同形成转换层梁承式结构:转换层大梁主要有Φ32、Φ28、Φ25、Φ22四种,箍筋主要有Φ12、φ12、φ10、φ8四种,其中Φ12量多。2.3为避免钢筋搭接密集,影响砼浇筑质量,按设计要求转换层大梁纵筋应用机械连接,本工程转换层大梁凡直径≥25㎜的钢筋(含腰筋及抗扭筋等)接头均

3、采用等强直螺纹机械连接。2.4本工程17#和18#楼转换层和裙房相连,板厚主楼部分180㎜厚,裙房120㎜、140㎜厚,配筋均为双层双向φL10@180㎜、φL12@180㎜、φL8@180㎜、φL10@150㎜。2.537金科.云湖天都5、6#楼人防工程转换层施工方案结构转换层的作用:通过结构转换层,将下部楼层的大跨度、大空间框架结构性,转换层的小跨度、小空间框架结构或其它结构性形式,并改变(转换层)上下部楼层的柱网和轴线尺寸。2.6结构转层的特点:概括而言,可用“大、重、密”三字概括。2.6.1“大”:主要是指混凝土框架梁的截面高度为1500~2200㎜,截面宽度为300~600㎜,

4、梁的跨度在5000~8000㎜。2.6.2“重”:由于转换层的混凝土浇筑量大,钢筋量大,就造成模板系统,和支撑系统所撑受的荷载特别大。2.6.3“密”:由于转换层主、次梁要传递(承受)上部结构的巨大荷,且这些荷载的很大一部分直接作用在主、次梁上,再由主、次梁将这些荷载传递到框架柱,故转换层主次梁的内力(弯矩、剪力等)比普通框架梁的内力大,梁设置较多,配筋较密。3转换层施工的质量管理要点由于转换层具有“重、大、密”的特点,使施工难度增大,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发生支撑系统失稳、模板变形、钢筋错位、混凝土漏浆等问题。因此,除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外,还须加强如下质量管理。3.1在进行施工前,特编制转换

5、层施工方案,用以指导施工。3.2项目部必须执行一套严格的技术、质量管理制度,其中主要有:转换层施工方案的审批制度;分项工程施工前的技术制度;分项工程施工的检查验收制度;混凝土浇筑前须有建设、监理、施工、质监等部门共同对支撑系统、模板系统和钢筋工程进行全面检查验收,合格后才签发混凝土浇灌许可证制度:钢材及焊接件等原材料和半成品的试验制度,现场监理见证取样、见证送检和试验结果的验证等制度。3.3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相应的技术和质量保证措施。3.3.1必须加强模板支撑系统,将其作为转换层施工的一个关键工序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支撑系统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3.3.2要加强模板系统的整体稳定,

6、确保其可靠性(不变形)和严密性(不漏浆)。37金科.云湖天都5、6#楼人防工程转换层施工方案3.3.3针对梁内钢筋密集的特点,在钢筋的连接、安装过程中,采用等强直螺纹机械连接新技术、新工艺,确保钢筋规格、数量、位置的准确性。3.3.4在混凝土浇筑前,制定有效的浇筑方法和振捣措施,确保混凝土的整休性和密实度,并应注意采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4转换层结构施工准备4.1认真阅读转换层结构施工图,并对照03G10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规则和构造详图》图集,对不明确或存在疑问的地方以图纸绘审的形式经设计明确,确定各结点、各部位的结构作法。4.2准备充足的劳动力,以确保转换层的结

7、构施工。4.2.1由于转换层结构面量大面广,需用的劳动力较多,同时,配备足够的劳动力也是保证工期的良好措施,为此,针对各转换层的结构做法,准备350人左右的劳动力来保证转换层的顺利施工(劳动力需用计划详表4—1)。工种人数模板工钢筋工混凝土工机械工架子工管理人员17#~18#13080268407注:上表中工种人数,按最高使用出勤人数为准,用工时以施工进度要求为准,做好各种平衡调度。4.2.2加强各工种、各班组之间的工序交接,合理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