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两则同步练习2

世说新语两则同步练习2

ID:13288685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1

世说新语两则同步练习2_第1页
世说新语两则同步练习2_第2页
世说新语两则同步练习2_第3页
世说新语两则同步练习2_第4页
世说新语两则同步练习2_第5页
资源描述:

《世说新语两则同步练习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世说新语>两则〉》同步练习11.解释下列加粗部分的含义。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________②俄而雪骤________③撒盐空中差可拟________ ④未若柳絮因风起________[来源:中.考.资.源.网]2.简答。《咏雪》只是客观地写出谢家子弟咏雪的事,对“兄子”与“兄女”的两个比喻并未加任何评论,但作者的褒贬却已在其中,一望而知,为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按课文内容默写填空。①俄而雪骤,公欣然曰:“________________?”兄

2、子胡儿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兄女曰:“________________。”公大笑乐。②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翻译下列各句。①白雪纷纷何所似?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与人期行,相委而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语段

3、点将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解释文中加粗的词。①中:________ ②不:________中.考.资.源.网③引:________ ④顾:________2.给文中划线句添上省略的部分。(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   )乃至。3.陈元方不再理会“友人”的原因是因为“友人

4、”“________”又“________”。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陈太丘不守信用,约好跟朋友出行,结果不等友人来自己先走了。B.陈元方小时候傲慢无礼,竟敢教训长辈,目中无人。C.小元方能指出父亲的朋友“期日中”而“日中不至”是“无信”,“对子骂父”是“无礼”,可见他明白事理,落落大方。D.“友人”之所以“下车引之”,是想哄陈元方带自己去找他的父亲。5.友人已经感到惭愧,元方还是“入门不顾”,这样做过分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这则故事选

5、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朝代)文学家。中.考.资.源.网(二)迁移过关华歆王朗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zhé,即)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入。歆曰:“本(当初)所以疑(迟疑不决),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接受他的请托),宁可以急相弃邪(同“耶”,呢)?”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来源:中.考.资.源.网]选自《世说新语·德行门》通过患难中对待别人的态度,你如何评价王朗和华歆的人品?答: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略2.略3.略4.答案参照“释疑解难”部分的“译文”(一)1.①中午②通“否”③拉④回头看2.友太丘友3.无信无礼4.C5.略6.世说新语刘义庆南朝宋(二)华歆谨慎对待别人的请托,但一经接受请托,无论遇到怎样危急的情况都不相弃,表明他重信重义,危难中救人能救到底。而王朗正相反。轻易接受他人的请托,而一旦形势紧急便“欲舍所携人”。这样的人机巧善变,有始无终,不能共患难,不值得信赖【提示】“基础训练”第2题:回答这个问题,要注意到作者最后补充交代了道韫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

7、表明他赞赏道韫的才气。“点将过关”(一)第5题:这是一个探究性的问题,只要言之成理,可以有不同见解。当然不要忽视元方当时只有7岁。www.3edu.net教师助手学生帮手家长朋友www.3edu.netwww.3edu.net教师助手学生帮手家长朋友www.3edu.net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