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动机认知理论的主要观点

简述动机认知理论的主要观点

ID:13288997

大小:6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1

简述动机认知理论的主要观点_第1页
简述动机认知理论的主要观点_第2页
简述动机认知理论的主要观点_第3页
简述动机认知理论的主要观点_第4页
简述动机认知理论的主要观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简述动机认知理论的主要观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简述动机认知理论的主要观点1.期待价值理论动机的期待价值理论是早期的一种认知理论,这种理论将达到目标的期待作为行为的决定因素。新行为主义者托尔曼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提出,行为的产生不是由于强化,而是由于个体对一个目标的期待。托尔曼将期待定义为刺激与刺激的联系或反应与刺激的联系。期待对于个体获得目标非常重要。2.归因论归因论最早是由海德(1957)在研究社会知觉中提出的,海德认为个体的任何行为既有外部的也有内部的原因,是内外两方面共同起作用的结果,但在某一时刻,总有其中某一种原因起主要作用。关键是弄清其行为的原因是外在的还是内在的,才能有效控制个体行为。维纳发展了海德的

2、理论,认为在分析他人行为的因果关系时,原因的稳定与不稳定、个体归因的结果的控制性也是重要的问题。维纳认为个体行为可以归结为许多可能的因素,但都可以把它们归入内在-外在、稳定-不稳定的和可控的-不可控的六个范畴中。归因的不同维度有不同的作用。根据维纳等人的研究,因果源维度与随后情感反应密切相关,稳定性维度与随后的期望相关,可控性维度与评价和人际判断有关。在成就情景中,个体会根据不同的结果,在此三个维度内归因。研究结果显示,一般来说,能力水平高的个体或团体,常会把内在原因看成胜负的决定因素,如能力、努力等;经常失败者则常常把外在原因作为失败的理由,如运气、机会等。经常取

3、得成功偶尔失利者则把暂时失败归结于相对的不稳定因素。如:自己没有努力,运气不佳等。3.认知评价论认知评价论是由德西和莱恩(Deci&Ryan)提出的,又称为自我决定论。该理论从人的内部动机出发,强调人的兴趣感、能力感、控制感和主动感在个体行为中的重要性。根据该理论,外部事件对个体而言是一个刺激,个体会对这些事件进行认知评价。如果将外部事件知觉为一种控制性事件,则个体可能会觉得行为不是由自己控制,其内部的自我决策感即会被削弱,进而引起其内部动机弱化,反之则增强。4.自我效能理论自我效能概念是由班杜拉提出的。他认为,人对行为的决策是主动的,人的认知变量如期待、注意和评价

4、等在行为决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期待是决定行为的先行因素,强化的效果存在于期待奖赏或惩罚中,是一种期待强化。由于这个概念有助于来解释人类动机的中介认知过程,所以很快被有关的动机研究所采纳。班杜拉本人也自1977年提出这一概念之后,对它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并建立了有关的理论。自我效能如今已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一种影响人类动机的中介认知因素,这个因素表明了动机过程中人自身的能动作用。以我们所提出的动机的总体模式来看,班杜拉的这种理论的重要贡献在于它认识到了自我效能这种中介自我调节作用,行为者通过它将内在动因和外在诱因相协调从而形成动机。然而,我们也清楚地看到,自我效能只

5、是中介自我调节作用中的一种因素,它虽然有助于我们了解人们的自我调节作用,但要用它来解释人类的动机的全部,是不客观的、不全面的。5.目标定向理论20世纪80年代,尼科尔斯和德维克等人将成就目标概念引入成就动机领域,提出了以目标结构为核心的目标理论。成就目标理论认为在成就情景下有两种主要的目标取向起作用,一般称作任务目标和自我目标,这两种目标取向与人们如何判断自身的能力水平及如何主观定义成功有关。当人们处于任务目标时,对能力的判断是以自我为参照的,人们的行为重在完成现有的任务及提高掌握程度,个体的成功感取决于自身是否有进步及学习的掌握程度。当人们处于自我目标时,他们将自

6、己的表现和努力程度与他人比较来判断自身的能力,其行为重在是否表现自己的能力。当他们超过他人,尤其是付出更少的努力时,他们就体验到了成功。通常以自我标准来判断成功与失败,认为只要付出努力就能成功。因此,这种定向的个体不担心他们的竞争力,而是更多地将注意力集中在活动的过程而不是结果上。任务定向有助于培养和提高人的主观能力感。而自我定向则有可能会使人们产生不足之感。两者相较,任务目标定向可更好地提高人们的能力感,而这种能力感对人们的行为绩效以及行为的持久性均有重大影响。前已述及,认知评价理论认为,任何能增强个体能力感的事件将会导致内部动机的增强,因此任务定向可以增强人的内

7、部动机,而自我定向则有可能会弱化内部动机。目标倾向理论较注重于任务定向,认为个体通过这种以自我为参照系统的任务定向可以获得更多的乐趣,从而保持并增强内部动机。6.成就动机论成就动机论是美国心理学家麦克莱克和阿特金森于20世纪40-50年代提出的理论模式。该理论认为,个体在投入成就情境时会产生两种心理倾向,即追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追求成功的动机和追求失败的动机都是在任务难度中等困难的情况下最强。成就动机比避免失败动机强的人,倾向于选择中等难度的任务,因为中等难度的任务既存在着成功的可能性,也存在着足够的挑战性;能满足其成就动机。反之,避免失败动机强的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