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中思维灵活性的培养

物理教学中思维灵活性的培养

ID:1329409

大小:1.53 MB

页数:10页

时间:2017-11-10

物理教学中思维灵活性的培养_第1页
物理教学中思维灵活性的培养_第2页
物理教学中思维灵活性的培养_第3页
物理教学中思维灵活性的培养_第4页
物理教学中思维灵活性的培养_第5页
资源描述:

《物理教学中思维灵活性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物理教学中思维灵活性的培养富阳中学生陆文辉摘要:本文根据物理思维灵活性的特点和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积累起来的训练思维灵活性的素材,提出了一些在物理教学中培养思维灵活性的观点和方法。如训练思维灵活性要从培养思维起点的灵活性开始;物理思维的灵活性集中表现在对问题的转化;训练思维的灵活性有赖于思维的发散能力等。其中对思维的发散能力的训练是培养思维灵活性的主要途径。关键词:物理教学思维灵活性培养策略思维的发生和发展,既服从于一般的、普遍的规律性,又表现出个性差异。这种差异体现为个体思维活动中的智力特征,就是思维品质。思维品质主要包括思维的敏捷性、独创性

2、、批判性、深刻性、灵活性五个方面。思维的灵活性是指主体思维活动的灵活程度,在物理解题中,思维的灵活性具体表现在:多角度、多方向地考察问题,能运用多种手段求解同一问题,善于将繁难、陌生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熟悉的问题,能够根据解题过程中所出现的情形,及时改变自己的思路。思维灵活性训练的操作模式如下:问题发散可逆迁移教师操作水平学生引导多维改变表征组织讨论呈现反馈理解提供变式10从上表可知,思维的灵活性与思维的发散性有着很大的相关性。思维的发散性使我们在解题决策时有较大的选择余地,这为我们灵活改变解题思路提供了重要的保证,吉尔福特认为,发散思维“是

3、从给定的信息中产生信息,其着重点是从同一的来源中产生各种各样的为数众多的输出,很可能会发生转换作用”。发散思维具有的多端性使全体对一个问题的考察和思维采取开放的方式,从多个开端产生众多的联想,揭示事物之间众多的联系,获得多种多样的结论,思维灵活性的实质是“迁移”。它体现在主体针对问题所能发生迁移的广度、深度和速度。思维的灵活性越大,发散思维越发达,组合分析的交叉点越多,迁移就越显著,越顺畅。一、训练思维灵活性要从培养思维起点的灵活性开始求解物理问题,总要先确定研究对象,分析研究对象所经历的物理过程,根据研究对象所经历的物理过程,以及题给的已

4、知信息,选择合适的方法,再选取适用的物理规律,所以,能否灵活地选取研究对象和物理过程,选择恰当的方法,找准解题的入口,是顺利求解物理问题的首要因素。例1金属球壳带有电荷+Q,当球壳在静电场中处于静电平衡时,整个球壳是一个等势体。试证明:此时球壳的内表面没有净电荷。本题从正面直接加以证明比较困难,我们改用反证法加以证明:假设球壳有一部分电荷分布在内表面,则这些电荷必向球壳内部发出电场线,而这些电场线在球壳内部空间不会自然图1中断,它必将终止于球壳内表面的另一处(那里带有负电荷),但整个金属球是一个等势体,电场线不可能从等势体的某处出发而终止于

5、另一处,所以,上述假设不能成立,即带电金属球壳的内表面不可能有净电荷。上述解答中,当我们发现直接肯定正命题比较困难时,及时改变策略,从否定反命题的角度切入问题,使问题的答案跃然而出。这是解题主体思维的机警性和灵活性的生动表现。二、训练思维灵活性集中表现在对问题的转化10问题转化是物理思维的核心,从某种意义上说,物理解题实质上就是将面临的问题转化为已经解决过的问题,解题思维的根本任务就是促使问题发生一系列的转化,如问题表述的变更,问题情境的转化,动与静、陌生与熟悉、繁与简、变与常、曲与直、一般与特殊、整体与部分、数与形、抽象与具体的转化,等等

6、,转化是对不同的问题进行沟通,使主体在运动变化中把握问题的本质,能否善于对问题进行转化,是主体思维灵活性的具体反映。例2如图2,有一质点A和一直杆B,开始时质点A从某高度处做自由落体运动,杆B同时从地面以200m/s的速度竖直上抛。质点A和杆从开始相遇到分离用了0.05s时间。若直杆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竖直,不计空气阻力,求直杆B的长度。VAB图2●分析和解:本题中,质点A做自由落体运动,直杆B做竖直上抛运动。因质点A起始高度没有给定,相遇、相离的位置不确定,所以问题的求解较为困难。鉴于此,我们改选质点A为参照物,则问题即转化为:质点A静止

7、,直杆B相对于质点A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即可求得直杆B的长度:l=vt=20×0.05m=1m.三、训练思维的灵活性有赖于思维的发散能力解题主体的应变能力是以主体的元认知为基础的,一个思维灵活的解题者,总是十分关注解题思维的进展状况,注意捕捉解题过程中产生的新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思维策略和思维路线。(一)根据思维进展的方向和趋势,在物理问题解决中,发散思维的主要表现方式有:1、正向发散思维正向发散思维是指在问题涉及的范围内,根据问题条件,使思路顺势向可能的各种状态发散,从而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正向发散思维是物理解题最常见

8、的发散思维方式。正向发散思维是一种“顺藤摸瓜”式的思维,但它并不是沿着一条路子走到底,而是注意在一些“分叉”处进行发散,并且常常敢于突破陈规,标新立异,这也正是它与聚合思维的区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