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国考行测行程问题

2012国考行测行程问题

ID:13295930

大小:7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21

2012国考行测行程问题_第1页
2012国考行测行程问题_第2页
2012国考行测行程问题_第3页
资源描述:

《2012国考行测行程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2备考数学运算----行程问题之多次相遇问题华图教育李恩菊2012国考已经拉开帷幕,离笔试考试还有不到一个半月时间。考生朋友们正在摩拳擦掌积极准备。在国考行测考试中很多考生对数量关系的题目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事实上,数量关系模块也一直是很多学员复习的重点和难点。从9·17联考来看,这一模块的难度有所下降,且基本是上课过程中涉及较多的传统题型,如行程问题、经济利润问题、工程问题、几何问题和计数问题等。但是根据题目类型来看,行程问题出题方式比较多,难度也比较大,其中的多次相遇问题、队伍行进问题等式很多考生最为头疼的题目,本篇主要就行程问题中的多次相遇问题做一个简要的

2、梳理和解读。多次相遇问题要求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基本结论,很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基本结论:从左右两点出发:第N次迎面相遇,路程和=全程*(2N-1);第N次追上相遇,路程差=全程*(2N-1)。从同一点出发:第N次迎面相遇,路程和=全程*(2N-1);第N次追上相遇,路程差=全程*(2N-1)。一、从左右两点出发:1、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点出发,他们迎面相遇次数和路程和之间的关系见下图:迎面相遇次数路程和第一次1个全程第二次3个全程第三次5个全程..............第N次2N-1个全程第一次迎面相遇AB第二次迎面相遇AB第三次迎面相遇AB从左右两点出发:

3、第N次迎面相遇,路程和=全程*(2N-1);2、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点出发,他们迎面相遇次数和路程和之间的关系见下图:追上相遇次数路程差第一次1个全程第二次3个全程..............第N次2N-1个全程第一次追上相遇AB第二次追上相遇从左右两点出发:第N次追上相遇,路程差=全程*(2N-1);【例题1】(2011浙江省考)a大学的小李和b大学的小孙分别从自己学校同时出发,不断往返于a、b两校之间。现已知小李的速度为85米/分钟,小孙的速度为105米/分钟,且经过12分钟后两人第二次迎面相遇。问a,b两校相距多少米?()A.1140米B.980米C.840米

4、D.760米【答案】D。根据多次相遇结论,从两点出发第二次迎面相遇两人路程和=3个全程,故路程和=速度和*时间=(85+105)*12=190*12=3倍全程,一个全程=760米,答案选D。【例题2】(2011国考)甲、乙两人在长30米的泳池内游泳,甲每分钟游37.5米,乙每分钟游52.5米。两人同时分别从泳池的两端出发,触壁后原路返回,如是往返。如果不计转向的时间,则从出发开始计算的1分50秒内两人共相遇多少次?A.2B.3C.4D.5【答案】B。根据多次相遇结论,从两点出发两人相遇次数=迎面相遇次数+追上相遇次数路程和=速度和*时间=(52.5+37.5)*=90

5、*。一个全程30米,两人路程和等于5.5个全程,迎面相遇3次。路程差=速度差*时间=(52.5-37.5)*=15*。一个全程30米,两人路程差等于个全程,追上相遇0次。两人共相遇次数=3+0=3次,答案为B。一、从同一点出发:对于从同一点出发,考生朋友可以自己画一下图,可以可出结论:甲乙两人从同一点出发,第N次迎面相遇,路程和=全程*(2N-1);第N次追上相遇,路程差=全程*(2N-1)。【例题3】(福建、辽宁、海南联考2009)河道赛道场长120米,水流速度为2米/秒,甲船静水速度为6米/秒,乙船静水速度为4米/秒。比赛进行两次往返,甲、乙同时从起点出发,先顺水

6、航行,问多少秒后甲、乙船第二次迎面相遇?()A.48B.50C.52D.54【答案】C。根据多次相遇结论,两人从同一点出发,第二次迎面相遇两人路程和=4个全程,由于甲船较快,我们假设甲走了2个全程多一个S,乙走了2个全程少一个S,而且本题中存在顺水逆水问题,往返速度不一样,对于此类题目,建议考生把图划清楚。乙甲6-26+24-26+24+2从起点出发开始计时到两人相遇,两人时间相同。图中红色标出的甲的路程部分设为s,可以得出T甲=T乙=T甲=T乙根据方程可以求出S=56,T甲=T乙=52秒。答案选C。小结:由以上几道例题我们可以发现对于多次相遇问题,考生们只要在理解的

7、基础上记住基本结论,很多此类题目就能够迎刃而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