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上册课时训练33

高一历史上册课时训练33

ID:13302944

大小:9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21

高一历史上册课时训练33_第1页
高一历史上册课时训练33_第2页
高一历史上册课时训练33_第3页
高一历史上册课时训练33_第4页
高一历史上册课时训练33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上册课时训练3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www.ks5u.com第四单元第16课抗日战争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1937年底,美国某一周刊提出“中国近代发生的事情,不仅仅构成一个警告,更是一个最后的信号,即白种人的负担将由一个更愿意承担的日本接过去。”这表明(  )A.美国主流意识形态对蒋介石主持抗日大局的认可B.其对于国民政府积极抗日的态度表示赞赏和肯定C.其赞赏日本能够主动承担列强在亚洲的“负担”D.其对于中国已经开始的全民族抗战持悲观态度2、1945年8月6日和9日,两枚原子弹在日本广岛和

2、长崎爆炸,瞬间造成了数十万人的伤亡。对投放原子弹的意义,至今仍有各种各样的看法。下列对此事件看法明显偏颇的是(  )A.原子弹的投放与结束战争密切相关B.战争加害国的受害民众不值得同情C.这是一种对非战斗人员的伤害行为D.造成战争中大量平民被屠杀的惨剧3、1937年德国《共和报》曾载文称:“上海乃世界最富庶城市之一,在日本垂涎已久,在中国必以死力抵御,原属意料中事。观于战况之烈,足见日本获胜之望尚属渺茫。”此处所言战事(  )A.揭开了中华民族全民族共同抗战的序幕B.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C.标志着中国军队取得抗日战争以来的最

3、大胜利D.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捷4、1931年5月,蒋介石在国民会议上说:“法西斯蒂(法西斯主义)之政治理论,本超象主义之精神,依国家机体学为据,认定国家为至高无上之实体,国家要求国民任何之牺牲,为民族生命之挽救国家迫不及待之危难,领导者无经验之民族,是非借经过较有效能的统治权之行施不可。”蒋介石讲话的背景是()A.日本法西斯发动了侵华战争B.国内军阀混战,民族力量涣散C.国民党围剿红军取得了胜利D.世界经济危机加剧了国内矛盾5、《武汉会战目的方针与策略指导》指出:“以目前国际形势观察,自力更生仍为我战略上最高原则,基于

4、此而产生之作战指导方针,亦即持久战与消耗战。”材料反映出A.中国共产党抗战的指导方针B.国民政府正面战场全面失败C.中国战场始终坚持独自抗日D.国民政府意识到抗战的持久性6、在1939年至1940年的两年间,正面战场先后进行南昌会战、长沙会战、枣宜会战等7次大规模战役,每次战役日军投入的兵力均在8至10万人,中国军队投入的兵力至少在20万人以上。在枣宜会战中国民党军队先后调集40万人,抗击日军10万余人的进攻,这接近战略防御阶段4次大会战的规模。材料表明A.抗战相持阶段国民党仍然继续抗日B.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C.相持阶段,

5、正面战场牵制了日军侵华的大部分力量D.集中优势兵力进行会战是正面战场战胜日军的法宝7、第一张《新华日报》于民国二十七年创刊,有《蒋委员长告国民书》:“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在各大都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还有彭德怀撰写的专论,文章从华北抗战的新形势,五个月来抗战的收获,抗战中遭遇严重失利的原因,持久抗战胜利的因素等四个方面论八路军对抗战形势及抗战任务的认识.对上述资料所提供的信息认识较为准确的是(  )A.国共双方都强调了全民抗战,持久抗战的决心B.抗战相持阶段到来,报纸凸显了国共两党开始合作抗日的精神C.报纸

6、在争取民族生存独立的战斗中起到了主要的推动作用D.八路军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敌后战场成为主战场8、抗日战争期间,中国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致电朱德:“顽寇陆续增兵,企图扫荡华北,截断我西北国际交通,兄等抽调劲旅,事以迎头袭击,粉碎其阴谋毒计,至深佩慰.”该电文称赞的军事行动(  )A.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次大捷B.是徐州会战的重要组成部分C.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D.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大规模战役9、部分学者认为,日军如果像古代游牧民族那样自北而南攻取武汉,可以把中国切为两半,但日军没能实施其既定战略,这是国民

7、政府在战略指导方面的成功.学者肯定的战役是(  )A.徐州会战B.太原会战C.淞沪会战D.武汉会战10、如表是新中国以来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所发行的邮票,其中50周年的纪念邮票与前相比,其最主要的变化在于(  )纪念周年枚数和内容20周年4枚,毛主席在著作、八路军东渡黄河、人民战争胜利、光荣参军50周年8枚,七七战火、台儿庄大捷、百团大战、敌后游击队、芒友会师、华侨捐献、台湾光复、伟大胜利A.突出了中共在抗战的地位B.肯定了美苏两国对中国抗战的援助C.以全国的视角来看待整个战争D.强调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作用11、1940年代,《抗建通

8、俗画刊》刊载了邵恒秋创作的漫画《日本的今昔》(见如图),其昭示的主题是(  )A.抗战是一场持久战争B.日本侵华.蓄谋已久C.中国能迅速赢得胜利D.民族觉醒,抗战必胜12、1935年国民政府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