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响乐赏析结课论文bjtu 2

交响乐赏析结课论文bjtu 2

ID:13308183

大小:63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21

交响乐赏析结课论文bjtu 2_第1页
交响乐赏析结课论文bjtu 2_第2页
交响乐赏析结课论文bjtu 2_第3页
交响乐赏析结课论文bjtu 2_第4页
交响乐赏析结课论文bjtu 2_第5页
资源描述:

《交响乐赏析结课论文bjtu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珠峰高程测量摘要:简介珠峰,阐述了珠峰高程测量的发展历程,简述了中国历次珠峰高程测量所的测量技术,并针对2005年的珠峰测量中的平面测量数据的获取与处理;珠峰测高中的高程数据的获取与处理以及珠峰峰顶冰雪层厚度的测量方法并最终得出珠峰高程数据。通过学习对于珠峰的测量有了进一步系统的了解。关键词:珠峰;高程;测量;数据处理;GPS简介珠峰世界上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被誉为地球第三极,位于我国与尼泊尔交界处,它像一座巨型的金字塔,巍然屹立在白雪皑皑的喜马拉雅山的群峰之上。关于珠峰的高度测量,其历史可以上溯到18世纪,1714年到2005年,围绕着珠峰所展开的关于地球之巅一轮又一轮的追问从未停止,追

2、问珠峰的高度,已成为人类认识地球、了解自然、检验科技水平和探索科技发展的过程,更是人类挑战自身、突破极限的过程。认知珠峰的历史就好像一部测绘史,见证了我们测绘技术不断的发展。中国珠峰高程测定的历程1714年,3名中国人,对西藏地区进行勘测,采用经纬测图法和梯形投影法,对珠穆朗玛峰的位置和高度进行了初步测量,并在绘制的《皇舆全览图》上。尽管对于珠峰高度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结果,却是有关世界最高峰最早的文献记载。在此后的200多年间,它的高程数据,地理资料成果一直被外国的“测量权威”所垄断,直到1975年,中国人的身影才再次出现。建国以来,我国单独或与国际合作,分别在1966、1975、1992、19

3、98、1999和2005年对珠峰高程进行了6次大规模的测量、数据处理和相应的研究工作,其中包括天文、重力、平面、高程、大气折射等测量项目,既采用了常规技术,也从1992年起采用了GPS技术。从中国高程基准(青岛黄海海面)出发,以5000km的一等水准联测至珠峰以北70km处(绝对误差小于10cm),再以二等、三等水准联测至珠峰北坡毗邻地区(以下简称珠峰地区),离珠峰最近的水准点只相距约13km。以这一水准点为基础,将高程传递至测定珠峰高程的各地面测站。施测时间珠峰雪面计算值(正高)精度珠峰高程采用值备注1966年8849.758849.75交会山头,未测雪深1975年8849.058848.1

4、3交会觇标,采用值为计算值减去当年雪深0.92m1992年8849.048846.49交会觇标与GPS测定取权中值,采用值为计算值减去当年雪深2.55m1999年8848.458848.40GPS测定,未测雪深平均8848.978849.001975,1992,1999年的权中数我国历次珠峰高程计算值与采用值1966年至1968年,我国组织大规模的珠穆朗玛峰科学考察,国家测绘局派出的工程技术人员参加测绘专题组.采用了垂线偏差、大气折光、天文重力水准的方法获得了高程数据。共布测交汇点39个,最高水准点612O米,最大交会角76度.距珠峰顶峰最近三角点5公里.水准点距珠峰14公里.重力点4公里,天

5、文点10公里。1972年完成计算,引入重力正常高系统,对全部珠峰观测方向进行了垂线偏差改正,确定珠峰雪面高程8849米.精度±0.22米。1975年,我国组织了大规模的珠峰登山,测绘,科考行动.连续3天,测量人员于当年5月27日首次将3.51m的红色金属测量觇标竖立在珠峰峰顶上,同时量测了峰顶的覆雪深度并从珠峰附近选择了9个测站点.它们分布在以珠峰为中心的69的扇形区域内.至珠峰的距离为8.5—21.2公里.高程为5600—6240米。这9个点的坐标和高程分别利用三角测量、导线测量、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方法求得。在9个测站上对珠峰觇标观测水平角和垂直角,根据水平角确定珠峰的水平位置和各测站至

6、珠峰的水平距离。根据三角高程测量原理,由这些垂直角和水平距离确定各测站同珠峰之间的高差,进而推得从我国黄海平均海面起算的珠峰高程为8848.13米。1992年10月,中国测绘工作者同意大利登山队科研合作对珠穆朗玛峰的高程进行了复测,这次行动开展了平面控制测量、水准测量、天文重力测量,珠峰交会测量在大本营、Ⅲ7点和珠穆朗玛峰峰顶用GPS接收机同步进行了GPS测量。我国这次测定的珠峰峰顶雪面海拔高程为8848.82米。1998年中国测绘工作者同美国登山队合作,对珠穆朗玛峰的高程又进行过一次复测,开展了平面控制测量、水准测量、天文重力测量、GPS联测。此次的珠峰交会测量,由于美国登山队登顶失败未能进

7、行觇标交会,只采用常规三角测量方法对珠峰峰顶进行了交会。自1995年开始,美国登山俱乐部为进行“珠峰千年探险”,在中国测绘工作者的配合与协助下,相继共派出4批登山队员登上珠峰,在不同位置放置了测量仪器、传感器等,收集有关资料和数据。1999年5月5日,两位美国登山家比尔克劳斯和皮特·亚山在5名藏族登山者的协助下,成功登上珠峰峰顶。他们在峰顶上停留了两个小时,并用了近1个小时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收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