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中国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与物价稳定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中国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与物价稳定

ID:13308861

大小:44.0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8-07-21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中国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与物价稳定_第1页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中国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与物价稳定_第2页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中国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与物价稳定_第3页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中国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与物价稳定_第4页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中国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与物价稳定_第5页
资源描述: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中国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与物价稳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中国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与物价稳定作者:孔丹凤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1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中国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与物价稳定作者:孔丹凤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1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中国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与物价稳定作者:孔丹凤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1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中国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与物价稳定作者:孔丹凤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1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中国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与物价稳定作者:孔丹凤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12012年11期自2008年9月以来,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史无前例的大

2、规模全球金融危机所带来的严重外部冲击使得中国的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受到了相当程度的影响。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尽快从经济衰退中走出,中国政府及时调整了宏观经济政策方向和政策力度,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在2009年、2010年、2011年保持住了稳定增长。但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中国财政赤字2010年达到万亿历史新高、2009年信贷投放量达到历史天量、近期通货膨胀风险加大、民生福祉受到损害的严峻现实。因为在一定意义上说,在短期“保增长、防通缩”的“保卫战”中所采取的灵活政策措施,从中长期的视

3、角来看,由于政策本身所具有的动态不一致性,货币政策容易产生通货膨胀偏差(inflationbias)倾向,财政政策容易产生赤字偏差(deficitbias)倾向。根据物价决定的货币理论与财政理论(FTPL,fiscaltheoryofprice21level),非李嘉图财政政策的赤字偏差在中长期内容易加剧通货膨胀偏差,从而直接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福祉水平。如果没有连续有效的具有前瞻性的跨年、多年制度约束框架,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就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偏离纪律性(discipline),出现政策的动态不一致性,对未来产生通货膨胀压力,往往出现应对通货

4、紧缩之后,马上就要面对治理通货膨胀重任的风险。中国近年的通货膨胀、资产价格形势与货币政策从“适度宽松”转向“稳健”充分验证了这一推断。因此,从物价稳定的视角系统探讨货币和财政政策交互影响和动态协调问题,对于丰富宏观经济政策研究、提高中国宏观经济调控水平和效率、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以价格水平决定的财政理论为基础,理论探寻物价水平与货币和财政政策的内在关联与动态影响机制,实证分析中国物价水平与货币和财政政策之间的动态关系,对策探讨稳定物价水平的货币和财政综合政策操作框架,力图比较深入地探讨中国的货币政策

5、、财政政策与物价稳定问题。一、物价决定的货币观点和财政观点货币经济学中关于物价水平决定的理论包括货币观点和财政观点。传统的观点是货币观点,其基本思想是物价水平是由货币供求决定的。依据货币数量方程式MV=PY,可以得到P=MV/Y。在货币流通速度(V)一定、实际产出(Y)相对稳定的情况下,物价水平与货币供应量会同方向变动。弗里德曼的名言——“通货膨胀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一种货币现象”①是这一观点最好、最有影响力的概述。另一方面,物价决定的财政理论由SargentandWallace②在其于1981年撰写的论文《SomeUnpleasantMonet

6、aristArithmetic》中首次提出。学术界全面研究财政与物价水平之间的关系,形成系统的物价水平财政理论(FTPL),则是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的,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献包括Leeper(1991,1993,2006,2011)③,Woodford(1994,1995,1996,2001)④21,Sims(1994,1997),Cochrane(2000,2001),Daniel(2001),Dupor(2000)等。研究的理论背景是新兴市场经济体先后出现了通货膨胀与货币危机,政府在保持货币价值稳定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普遍的关注。物价水平决

7、定的财政理论的主要观点是物价水平要受到政府的跨时预算约束的制约,强调政府的财政行为、预算约束对民间部门形成的通货膨胀预期的影响。Woodford等学者的理论推导表明物价水平等于政府债务与政府财政盈余现值之比P=B/s(P为物价,B为政府债务,s为政府盈余现值)。在FTPL框架下,通货膨胀与产出不再独立于财政变量。也就是说,货币当局(中央银行)、财政当局(政府)、民间部门之间的行为博弈共同决定了均衡物价水平路径。从当前经济增长与未来债务的关系来看,财政当局的财政政策可以分为李嘉图财政制度和非李嘉图财政制度两种类型。前者强调应当用未来征税来偿还债

8、务。后者则不强调用未来征税来偿还债务。因此,从财政政策类型、货币政策和物价水平的关系来看,传统物价水平决定的货币观点是以李嘉图财政运营框架为前提的。二、货币政策、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