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工艺要求

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工艺要求

ID:13310620

大小:202.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07-21

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工艺要求_第1页
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工艺要求_第2页
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工艺要求_第3页
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工艺要求_第4页
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工艺要求_第5页
资源描述:

《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工艺要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安装工艺要求呼伦贝尔电业局农电部2011年6月22日18一、电杆基坑及基础埋设1、基坑施工前的定位符合下列规定:⑴、直线杆顺线方向位移,10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不应超过设计档距的3%,直线杆横线路方向位移不超过50mm。⑵、转角杆、分支的横线路、顺线路方向的位移均不应超过50mm。2、电杆基础坑深应符合设计规定。电杆基础坑深度允许偏差应为+100mm、-50mm。同基基础坑在允许偏差范围内按最深一坑操平。3、电杆的埋深应符合设计规定,一般为杆高的1/6,有底盘时坑深等于埋深加底盘厚度,电杆埋深如下表:杆高(m)81012151821埋深(m)1.

2、51.71.92.333.24、电杆的拉线基础与堤坝基础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电杆埋设深度的2倍。电杆的拉线基础与沟渠边沿距离不应小于1.0M,小于1.0M时应有保护基础措施。5、双杆基础坑应符合下列规定:1)根开中心偏差不应超过+30mm,两杆坑深度应相等;2)直线杆、跨越杆、直线耐张杆。两杆坑基底标高应相等;3)转角耐张双杆基础坑,内角坑高于外角坑2----3cm,使转角杆向外侧有一定倾斜。6、15M及以上的转角、耐张杆,在沼泽地带;地下水位较高的杆位,应设底盘。为防止洪水冲刷和基础冻胀,可采用高杆深埋措施。18电杆基础用底盘时,底盘圆形平面应与电杆中心垂直,找正后应填土

3、夯实至底盘平面。底盘的原槽直径不允许超过电杆根直径50mm。7、电杆基础用卡盘时应符合以下原则:1)安装前应将其下部分层夯实,安装方向、位置、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无设计要求时,上平面据地面不应小于500mm,安装方向应考虑主风向。2)卡盘弧面应与电杆吻合,卡盘螺栓应紧固可靠。3)12m及以下电杆除在沼泽地、或地下水位较高或砂壤路径外可不用卡盘;15M及以上水泥杆当倾覆稳定安全系数不够时应使用卡盘。8、基坑回填土应符合下列规定:⑴土块应打碎。⑵10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基坑每回填30cm应夯实一次。⑶松软土质的基坑,回填土时应增加夯实次数或采取加固措施。⑷回填土后的电杆基础宜

4、设防沉土层。土层上部面积不宜小于坑口面积;堆土高度应超出地面30cm。一、电杆组立与绝缘子安装1、单电杆立好后应正直,架线后位置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⑴直线杆各方向位移不应大于50mm。⑵转角杆向外角平分线位移不应大于150mm。⑶分支杆向拉线侧位移100mm。⑷终端杆立好后,应向拉线侧位移100mm----200mm,紧线后不应向受力侧倾斜。2、以螺栓连接的构件应符合下列规定:18⑴螺栓应与构件面垂直,螺头平面与构件间不应有间隙。⑵螺栓紧好后,螺杆丝扣露处的长度,单螺母不应少于两个螺扣;双螺母可与螺母相平。⑶当必须加垫圈时,每端垫圈不应超过2个。3、螺栓的穿入方向应符合下列

5、规定:(1)对立体结构:水平方向由内向外垂直方向由下向上。(2)对平面结构:顺线路方向,双面构件内由向外,单面构件由送电侧穿入或按统一方向,横线路方向,两侧由内向外,中间由左向右(面向受电侧)或按统一方向;垂直方向,由下向上。4、线路单横担的安装,直线杆应装于受电侧;分支杆、转角杆(下)及终端杆应装于拉线侧。5、横担安装应平正,安装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1)横担端部上下左右歪斜不应大于20mm;(2)上层横担准线与杆顶距离应为150mm—200mm;(3)双杆的横担,横担与电杆连接处的高差不应大于连接距离的5/1000;6、同杆架设的双回线或多回线横担间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下

6、表:导线排列直线杆(mm)转角或分支杆(mm)高压与高压800距上担450/600距下担高压与低压12001000低压与低压60030018一、拉线安装1、拉线的设置与要求:1)普通拉线:终端杆、转角杆、分支杆使用普通拉线;2)30º以内的转角杆设合力拉线,合力拉线设在外角的平分线上;3)30º以上的转角杆拉线应按线路方向分设,每条拉线应向外角角平分线方向位移0.5m----1.0m;4)终端杆拉线应设在线路中心线的延长线上;5)防风拉线设在电杆两侧,拉线与线路水平角应为90º;6)拉线与电杆夹应为45º,受地形限制时不应小于30º;7)水平拉线(过道拉线):水平拉线过道使

7、用时,拉线跨道部分与路面的垂直距离不小于6M,拉线副柱处对地距离不小于4.5M,水平拉线副柱宜采用底盘,并向道边倾斜10º---20º,尾线设在水平拉线上方距杆顶250mm处,斜拉线与副柱夹角应不小于30º,拉线绝缘子装于水平拉线靠近主杆位置,水平拉线断线后拉线绝缘子距地面不小于2.5m,不得装在斜拉线上。8)自身拉线:道路狭窄地段不能装设普通拉线时可设置自身拉线;9)顶杆拉线:受地形限制不便选用其他拉线时可设置顶杆拉线。顶杆与主杆的夹角应为30º顶杆一般应与主杆的材料相同,稍径不得小于150mm,顶杆的埋设深度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