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每逢佳节倍思亲

23.每逢佳节倍思亲

ID:13312612

大小:9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21

23.每逢佳节倍思亲_第1页
23.每逢佳节倍思亲_第2页
23.每逢佳节倍思亲_第3页
23.每逢佳节倍思亲_第4页
23.每逢佳节倍思亲_第5页
资源描述:

《23.每逢佳节倍思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3.每逢佳节倍思亲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借助课文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身居外地在重阳佳节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1.尊重学生个性感悟,并通过学生的个性感悟,使学生对诗、文的理解更多元化,从而达到读文悟情的目的。2.在读文中逐步理解感悟诗句的意思。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第一课时(总第108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初步感知课文主要内容,能说说诗句的意思。3.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能在田字格中用钢笔正确书写。能正确认读绿线中的4个生字,初步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教学过程:一、背诵古诗导入1.谈话创设情

2、景,引导学生背诵思念家乡的古诗。2.出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学生自由读读。3.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板书:每逢佳节倍思亲4.解释题意。 (1)“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唐朝诗人王维写的一首诗里的诗句,意思是每逢遇到美好的节日就会更加思念自己的亲人。 (2)简介王维  王维(公元701—761)字摩诘,原籍祁(今山西祁县),后迁局蒲州(今山西永济西),他是唐代著名的诗人、画家。二、初读课文1.学生初步谈谈预习的收获,教师充分肯定学生的预习效果。2.组织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提出自读建议:(1)读准生字的音,认清字形。(2)边读边想读懂了哪些词语。理解词语可以联系上下文、查字典、做上记

3、号与同学讨论等。(3)简要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以及古诗的主要意思。3.学生带着所提出的问题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4.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适时作个别指导。5.指名读课文,引导学生专注地听读,发现错误,教师引导学生帮助正音,特别要注意翘舌音。出示课文中的部分词语,学生练读增强记忆。6.学生在学习小组内分节朗读。7.分组朗读全文。8.学生说一说,读过课文后,你知道课文主要介绍了什么?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主要内容,说说古诗的意思。三、指导书写。1.复习生字朗读情况。(学生拿出生字卡片读一读、再出示小黑板抽读)2.指导书写“插、逢、忆”。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回指

4、导。第二课时(总第109课时)教学目标:1.复习生字和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重阳、兴高采烈”造句。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借助课文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身居外地在重阳佳节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在理解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难点:领悟课文内容,交流阅读感受。教学准备:投影片教学过程:一、复习1.复习字词,听写2.引导回忆第一课时所学内容,进行交流。二、精读感悟(一)学习第一、二自然段1.学生自由读。说说读懂了什么?2.引导学生通过抓住“离开”、“来到”、“两年了”等词语,理解

5、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意思,体会诗人孤独一人在他乡做客的寂寞心境。3.通过“重阳节又到了”、“扶老携幼”、“兴高采烈”、“看着”、“更加”等词语,理解“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意思,体会诗人作客他乡,在重阳佳节家家团聚的欢乐气氛中,更加难以抑制的思念亲人的感情。4.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两行诗句。(二)学习第三自然段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2.指名读,引导学生想象“总要”、“头插茱萸”、“手挽着手”、“登高远眺”的情景,体会如今“天各一方”、“不能相会”的遗憾。3.引导学生读读,体会“一定也在登高聚会,西望长安,思念自己”是诗人自己的想象,看起来是在写兄弟们思念处

6、在异乡的自己,实际上是写自己思念家乡兄弟的一片深情。(三)指导朗读背诵1.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感受诗人内心的激动与神往。2.指导学生反复吟诵古诗,吟诵时要注意停顿、节奏。这首诗重在抒情。要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领会诗人当时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读出这种韵味来。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三、总结全文1.总结谈话。2.朗读背诵。四、造句练习:指导学生按照如下步骤用“兴高采烈”造句:1.精读课文时时先要结合语境理解词义。2.出示范句,“人们扶老携幼,兴高采烈地去登高游玩。”3.学生朗读范句知道这个句子所表达的情境。4.练习词语搭配,如“兴高采烈地划船(做游戏、秋游)等。5.

7、在此基础上拓展思路,使句子内容丰富起来。6.学生口述句子,经过评议、修改,最后书面造句。五、实践活动进一步体会第三课《古诗两首》所描绘的深秋枫林美景以及枫桥环境的凄寒、幽静,感受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以及旅途中孤独、寂寞的心情,展开合理想象,试模仿本课编一个故事在班上或小组内交流。板书设计:23.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异乡重阳节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第三课时(总第110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在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能流利的说说诗句的意思。3.默写本课的生字词和诗文,较好地完成本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