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主张蒙以养正

古代主张蒙以养正

ID:13314244

大小:139.50 KB

页数:29页

时间:2018-07-21

古代主张蒙以养正_第1页
古代主张蒙以养正_第2页
古代主张蒙以养正_第3页
古代主张蒙以养正_第4页
古代主张蒙以养正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代主张蒙以养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壹、前言古代主張「蒙以養正」,強調當兒童智慧萌發之際,應及時施以教育啟迪兒童,使之健全成長。因此,古代小學教育又稱為「蒙學」,顧名思義即啟蒙之學。它既是學校教育,也可能是家庭教育,或是化民成俗的社會教育,學習的內容與就學的時間,都相當多元有彈性,涉及到社會生活多個領域,影響極為廣泛。  「蒙學」研究範圍的界定,就教育目標而言,它首重道德陶冶,強調行為舉止的規範。在課程的安排上,以識字、習字為起點,培養基本的讀寫能力。並在此基礎上,習得一些經史、文學、名物的簡單知識,粗具一些文化素養。其後,或更進一步接受較高

2、層次的經館、書院、官學教育,參加科舉考試;或不再繼續進學,即步入社會謀生自立。針對後者的需求,蒙學教育也擔負有培養應世智能的任務。所謂應世智能,包括各行各業常用的文字,基本的算術能力,以及正確的職業態度與待人處世的人情世故等。總之,蒙學教育是針對兒童「習業」或「應舉」的不同需求而施行的基礎教育。明清時代,隨著社會、政治、經濟、教育和科舉的發展,以及人口的增長,義學、社學、私塾等蒙學機構,形式之多樣,設置之普遍,與教材編寫種類之豐富、數量之眾多,都遠遠超過從前各代,堪稱為蒙學教育的黃金時代。  中國傳統蒙學教

3、育存在久遠,影響廣泛,以蒙學教材而言,《三字經》、《千字文》、《百家姓》至今仍是童蒙琅琅上口的韻文;明清以來的《昔時賢文》、《幼學瓊林》至今仍普遍遍流通。而《弟子規》一書更是自其成書以來即廣為流傳,甚至可與《三字經》相互媲美。可見其生命力之強韌,禁得起時間的考驗,值得我們深入研究。本文即試圖針對《弟子規》一書,對其版本、纘承、內容及價值方面,做一初步考證與論述,希望書中的文化典範與應世知能,能與現實生活和教學做一結合,期能對傳統啟蒙教材與現代兒童文學和教育,略盡棉薄之力。但礙於吾人才疏學淺,疏漏不周之處,但

4、祈學者方家能不吝指正,以匡不逮。貳、外緣探究29一、作者與成書年代在我國歷代用韻語編成,傳授倫理道德的蒙學讀物中,以《弟子規》的影響最為廣大。自清代開始傳授以來,幾乎沒有任何一部蒙學讀物比它更為風行,即便是自宋代以來就長期風行的《三字經》,也幾乎因《弟子規》的傳授而廢棄。在清代,許多地方政府都曾飭令所屬州縣,將《弟子規》列為私塾或義學的童蒙必讀書籍見徐梓《蒙學讀物的歷史透視》頁110,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中國教育的傳統語變革叢書。關於《弟子規》的成書年代及作者方面,有人以為無可考或年代不詳如:林

5、文寶《歷代啟蒙教材初探》(台北市:萬卷樓,民85年)頁162中,言《弟子規》原作者已無可查考。。而郭立誠則以為:坊本「弟子規」都沒有寫出作者的名氏,也不知作者的身世,但據近人彭國棟撰《重修清史藝文志子部儒家類》列有《弟子規》一卷,題為李毓秀撰,次序在王筠、張師載之後,依此推之,大約是清嘉慶、道光間的人,其餘就無可考了。見郭立誠《小四書》頁54,台北市:號角出版社,民72年7月而雷僑雲在《中國兒童文學研究》中亦有相同之看法見雷僑雲《中國兒童文學研究》,臺北市:臺灣學生,民77年然而,根據吾人研究結果,卻發現郭

6、立誠即雷僑雲所推測的年代可能有誤。茲將蒐集到的資料羅列如下:(一)徐梓《蒙學讀物的歷史透視》中提到:《弟子規》的作者李毓秀,字子潛,清代山西絳州人。從黨冰壑游近20年,精研《太極》、《西銘》之說,是一個理學家。生活在康熙年間,83歲時卒。本來它只是一個小小的秀才,但因撰著了《弟子規》,死後他的牌位也被供奉在絳州先賢祠。《弟子規》原名《訓蒙文》,經賈有仁修改之後,才改易今名見徐梓《蒙學讀物的歷史透視》頁110,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中國教育的傳統語變革叢書。。(二)屏東阿西國工作站刊行的《弟子規》一

7、書中,提到:《弟子規》原名《訓蒙文》,原作者李毓秀(公元1662-1722年),是清朝康熙年間的秀才。……後清賈存仁修訂改編《訓蒙文》,並改名《弟子規》見《弟子規》序文,屏東:阿西國工作站,1999、5。(三)臺北風車圖書出版《弟子規注音版》序文中提到:《弟子規》原名《訓蒙文》,是清代李毓秀根據宋朝朱熹的《童蒙須知》改編,後來又經過清代儒生賈存仁修訂,改名為《弟子規》見《弟子規注音版》序文,臺北市:風車圖書,1999。(四)臺北瑞昇文化出版之《兒童弟子規》序文中,提到:宋朝朱熹先生曾編寫了一本《童蒙須知》,

8、專門教導兒童待人接物應有的態度,後經清朝李毓秀及賈存仁修訂,定名為《弟子規》見郭湘齡《兒童弟子規》序文,臺北縣:瑞昇文化圖書事業有限公司,2001年10月。(五)《幼學啟蒙圖書集成》中輯有《弟子規》,上書「絳州李子潛先生著29」,除此之外,並未說明是根據古代何種版本刊印見《幼學啟蒙圖書集成》上冊頁77,張萬鈞、李遠、申家云著,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綜合上述資料,我們大概可以說《弟子規》大約成於清朝李毓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