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简介

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简介

ID:1332232

大小:296.02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7-11-10

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简介_第1页
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简介_第2页
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简介_第3页
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简介_第4页
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简介_第5页
资源描述:

《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简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989-2003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简介2003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一)英国科学家曼斯菲尔德曼斯菲尔德1933年出生于英国伦敦,1962年获伦敦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1964年开始一直在英国诺丁汉大学物理系任教,现为该大学物理系名誉教授。1972年,英国诺丁汉大学的彼德·曼斯菲尔德进一步发展了核磁共振技术,1976年,他率先将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应用于临床,拍摄下了第一个人体核磁共振成像照片,即一个人的手指的成像,包括检测到的骨头、骨髓、神经以及血管等。后来,他又开发出一种快速扫描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即回波平

2、面成像技术。这种技术在几微秒内便可扫描整个大脑。这种技术对于中风诊断中和脑部功能的研究都是至关重要的。2003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二)美国科学家劳特伯劳特伯1929年生于美国俄亥俄州小城悉尼,1985年至今一直担任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生物医学核磁共振实验室主任。1971年,他开始致力于发明一种使用核磁共振技术制图的方法。到1974年,他已经可以使用大型核磁共振成像设备对活老鼠的胸腔进行成像了。10月6日凌晨4点,他被从睡梦中被叫醒。得知获奖喜讯后,他对记者说:“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最初只是一个想法,但随着各种可能

3、性的浮现,这个想法就紧紧抓住了我,让我为之奋斗了20多年,我一直相信这项技术可以帮助许多人,我很高兴瑞典科学院现在也这么认为。”2002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一)英国科学家悉尼·布雷内1927年1月13日生于南非。1951年在南非威特沃特斯兰大学完成了他的硕士学业,1954年取得英国牛津大学博士学位,现任职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的分子科学研究所。他选择线虫作为新颖的实验生物模型,这种独特的方法使得基因分析能够和细胞的分裂、分化,以及器官的发育联系起来,并且能够通过显微镜追踪这一系列过程。2002年诺贝尔生

4、理医学奖得主(二)英国约翰·苏尔斯顿1963年获英国剑桥大学学士学位,1966年获剑桥大学博士学位,1966到1969年间在美国圣迭戈“索尔克生物研究中心”做博士后,1969年到著名的英国MRC分子生物实验室从事研究,1986年入选英国皇家学会,1992年到2000年间任英国剑桥桑格中心主任。他的贡献在于找到了可以对细胞每一个分裂和分化过程进行跟踪的细胞图谱。他指出,细胞分化时会经历一种“程序性细胞死亡”的过程,他还确认了在细胞死亡过程中控制基因的最初变化情况。2002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三)美国科学家罗

5、伯特·霍维茨生于1947年5月8日。先后于1972年和1974年取得哈佛大学生物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后历任麻省理工学院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他发现了线虫中控制细胞死亡的关键基因并描绘出了这些基因的特征。他揭示了这些基因怎样在细胞死亡过程中相互作用,并且证实了人体内也存在相应的基因。2001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一)利兰·哈特韦尔,生于1939年,在美国西雅图的弗雷德·哈钦森癌症研究中心工作,他因为发现了控制细胞周期的一类特异基因而受奖。其中一个叫“启动器”(start)的基因对控制每个细胞周期的初始阶段具有

6、主要作用。哈特韦尔还引入了一个概念“检验点”(checkpoint),对于理解细胞周期很有帮助。2001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二)保罗·纳斯,生于1949年,在英国帝国癌症研究基金工作,用遗传学和分子学方法,识别克隆并描绘了细胞周期的一个关键调节物质CDK(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cyclindependentkinase)。他发现CDK的功能在进化中被很好的保存了下来。CDK是通过对其它蛋白质的化学修饰(磷酸化作用)来驱动细胞周期的。2001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三)蒂莫西·亨特生于1943年,在英国帝国癌

7、症研究基金工作。他的贡献是发现了细胞周期蛋白(cyclins)--调节CDK功能的蛋白质。他发现细胞周期蛋白在每次细胞分裂中都周期性地降解,该机制被证明对控制细胞周期全程重要。2000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一)保罗-格林加德(1925-)保罗-格林加德来自美国纽约市洛克菲勒大学分子和细胞科学实验室,他因发现多巴胺(一种治疗脑神经疾病的药物)和其它一些传导物质是如何在神经系统中发挥作用而获得了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他发现,多巴胺这种传导药物首先作用于细胞表面的一个感受器,接着它会产生一个能够影响某些“关键蛋白

8、质”的连锁反应,从而调节神经细胞的各种功能。这些“关键蛋白质”在磷酸盐基被增加(磷酸化)或者被去掉(逆磷酸化)时会发生改变,它会导致“关键蛋白质”功能和形状上的改变。通过这种机制,传导物质能够将信息从一个神经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神经细胞。2000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二)阿尔维德-卡尔森(1923-)来自哥德堡大学药理学专业的阿尔维德-卡尔森教授获奖的原因是他发现了多巴胺(一种治疗脑神经的药物)可以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