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 教案

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 教案

ID:13336324

大小:31.69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2

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  教案_第1页
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  教案_第2页
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  教案_第3页
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  教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 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一、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    背景:战国初期,秦国落后;秦孝公决心变法图强;商鞅的变法宣传及改革精神。   商鞅变法 措施:军事:军功爵制度;什伍组织        经济:废井田;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        政治:废分封,设县制;什伍连坐制度;轻罪重刑        思想文化:焚烧诗书     影响: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商鞅变法的背景、措施、结果的分析,提学科能力。提高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商鞅变法的学习,认识地主阶级改革家的改革精神。学法指导:学习本课知识关键在于运用纵横联系、分析

2、比较等方法,一方面在分析具体改革时可联系世界上的改革,加深对中国古代改革的认识;另一方面还可以把中国不同时间的改革联系起来进行思考和分析比较,理解每一次改革的背景、内容、影响。讲授新课:一、背景:1.战国初期,秦国落后;(客观要求通过变法以增强国力)2.秦孝公决心变法图强;(秦孝公希望建立功业,广纳贤才,主观上要求变法图强)3.商鞅的变法宣传及改革精神。二、指导思想:法家理论;     三、宗旨:富国强兵;四、措施:涉及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和习俗等方面。(1)军事:增加士兵勇气,提高军队战斗力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严肃军纪打击贵族

3、特权,树立地主阶级政治、经济优势势兵源得到可靠保证编入什伍组织兵源得到可靠保证推动地主经济的发展;(2)经济:废除井田,奖励耕织提高人们生产积极性;稳定国家财政,增强国家实力强化中央集权(3)政治:建立县制,国君任免官吏强化中央集权什伍连坐制度,轻罪重刑加强思想文化统治(4)思想文化:加强思想文化统治焚烧诗书(5)习俗:强制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五、结果:商鞅虽然被害,但新法由于新法适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因而并未被废除。不但沉重打击旧贵族,发展地主经济,增强了国力,同时也壮大了军事力量,稳定了社会秩序,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为后来秦国统一

4、六国奠定了基础。六、性质:地主阶级的改革七、评价:1.历史作用:(1)经济上: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为秦国农业生产带来生机;(2)政治上:使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更加健全,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3)军事上:极大地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秦国在对外兼并战争中掌握了主动权。总之,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一次变法。变法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秦的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2.历史局限性:商鞅变法处在一个历史交替时期,新旧势力斗争异常激烈的历史特点和变法的阶级属性使变法不可避免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变法轻视教化,

5、鼓吹轻罪重罚。变法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变法也未与旧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限。八、特点: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富国强兵,建立新型地主阶级统治。是实行最彻底、影响最深远的改革。九、商鞅变法的成功因素:1.顺应变法的潮流,加上秦位处西陲,避开外力干扰;且秦固有文化低落,易吸收较高的文化;2.秦孝公全力支持,绝对信任商鞅;3.有充裕的时间,施行十年,令百姓能适应及接受;4.厉行法治,赏罚分明,人民知所遵守;5.重农抑商,令百姓温饱,故获人民拥护;6.商鞅具全盘计划,如徙木立信,先奖励生产

6、与军功,然后才迁都求出击。     分封制与县制之下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分封制国君诸侯诸侯国官吏国君地方县吏县制启示(结语):   不难看出,改革也是一场革命,改革也应该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为目的的。商鞅变法正是顺应了时代的发展,顺应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变革,是对整个生产关系的变革,使封建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得以进一步的确立与发展,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商鞅变法是成功的。然而,商鞅最终遭车裂而死,他的家人也遭到了他自己制定的刑律——连坐,不得不说商鞅的结局是个历史的悲剧,由此可见旧势力的顽固与改革的艰辛。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不断向上的,然而在向上

7、发展的道路中会有许多可知或不可知的阻力,因此,改革者需要更多的决心与勇气,而商鞅正是具备了这种勇气与信念,在改革中表现了义无返顾的坚毅精神和大胆而审慎的处事态度。巩固练习:材料一: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力本业,耕织致栗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            ——《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孝公

8、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实,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材料三: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